| ■ 政治常識 》》考點串講 考點1 唯物論和辯證法 核心知識 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的客觀性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為前提;社會及其發展規律是客觀的。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 3.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從實際出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必須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必須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內部聯系。 2.運動和發展 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要有創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長,學會運用創造性思維。 3.規律 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存在與發生作用是客觀的;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4.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對事物的特點要進行具體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6.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關系;做事情要把握重點和主流,同時也要統籌兼顧;矛盾分析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7.內因和外因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8.量變和質變 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堅持適度原則。 9.事物發展的趨勢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例題精講 【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形象,說明觀書的體會。此詩中蘊含的哲理是( )。 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 ②規律是客觀的,人在客觀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 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A。本題以一首古詩為背景,主要涉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一考點,意在考查考生對影響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相關因素的理解。題干正文強調“一毛輕”“枉費推移力”,移巨艦到江中要尊重自然規律,從中體現的哲理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制約,要按規律辦事;②的觀點是錯誤的,③的說法與題干無關。 【名師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主觀能動性這一知識點。 考點2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 核心知識 1.“三個代表”主要內容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視察“三講”(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決定,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一次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情況并對黨的建設問題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提出來的。 江澤民指出,總結八十年的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展望新世紀的艱巨任務和光明前途,我們黨要繼續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 胡錦濤總書記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基本理論。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人本觀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包含以下五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 》》例題精講 【例】 200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 )。 A.又快又好發展 B.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D.又好又快發展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D。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名師點評】本題考查科學發展觀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等相關知識點考生必須精確掌握。 考點3 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 核心知識 1.國家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2.國家職能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家對內職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擊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第二,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第三,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第四,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五,搞好社會公共服務。 國家的對外職能主要有:第一,防御外部敵人的侵犯和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第二,發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 》》例題精講 【例】社會政治結構的核心問題是( )。 A.政治法律制度 B.國家政權類型 C.國家 D.軍隊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C。國家本質上是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工具,國家最主要的內容是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治法律制度、國家政權都是國家的表現形式,而軍隊則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柱。所以社會政治結構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問題。 【名師點評】本題考查國家的本質。 》》易錯點撥 【例1】下列不屬于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的區別是( )。 A.前者認為物質是運動、發展、變化的主體;后者認為精神是運動、發展、變化的主體 B.前者認為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后者認為主觀辯證法決定客觀辯證法 C.前者是辯證法的科學形態,后者不是辯證法的科學形態 D.前者是自覺的辯證法,后者是自發的辯證法 【解析】本題正確答案為D。該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主要區別的把握。D項不屬于二者的區別。 【易錯點撥】有的考生會對“自發”和“自覺”不理解。事實上,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還是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二者都是自覺辯證法,只有古代辯證法才是自發的辯證法。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考點串講(2)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考點串講(4)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