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電話局的位置,應能適應整個局、所規劃中各個時期的用戶發展需要;交換區域形狀盡可能成" />
  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城市規劃師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大綱 備考經驗  輔導課程   考試教材    城市規劃師考試論壇   網校課程
   城市規劃原理:輔導真題模擬題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輔導真題模擬題  管理與法規:輔導真題模擬題  城市規劃與實務:輔導真題模擬題

2006年城市規劃師《相關知識》考試真題答案(6)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09-10-27 16:19:30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第51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電話局的位置,應能適應整個局、所規劃中各個時期的用戶發展需要;交換區域形狀盡可能成為矩形,最好接近正方形,避免其形狀變成長形或交換區界的界線過于曲折。
考點:
第六章 城市通信工程規劃 ☆☆☆☆☆考點5:電信系統規劃;
1.電話需求量預測
每座電話端局的終期容量為4~6萬門,每處電話站的終期設備容量為1~2萬門。
2.城市電話局所選址
選址的環境條件應盡量安全,服務方便,技術合理和經濟實用。
3.線路布置規劃
合理確定線路路由和線路容量是電話線路規劃的兩個重要因素。
線路占總投資的50%左右。線路敷設最理想是采用管道埋設,其次是直埋。管道中心線應與道路中心線或建筑紅線平行。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8m,埋深不宜超過1.2m。直埋電纜、光纜埋深應為0.7~0.9m。市話電纜線路不應與電力線路合桿架設,不可避免與1~10kv電力線合桿時,電力線與電信電纜之間凈距不應小于2.5m;與1kv電力線合桿時,凈距不應小于1.5m。
4.移動電話網規劃
移動電話網根據其覆蓋范圍,采用大區、中區或小區制式。大區系統服務半徑為30km左右,亦可大于60km,用戶容量小,一般幾十至幾百戶,多到幾千至一萬戶;小區制系統的基本分區半徑為1.5~15km,容量為100萬戶;中區制界于大區制和小區制之間,服務半徑15~30km,容量為1000~10000戶。
5.微波通信規劃
微波路由走向應成折線,各站路徑夾角宜為鈍角。
在傳輸方向的近場區內,天線口面邊的錐體張角20°,前方凈空距離為天線直徑d的10倍范圍內,應無樹木、房屋和其他障礙物。
第52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城市消防站主要按占地和裝備狀況劃分為三級:一級消防站擁有6~7輛車,占地3000m2;二級消防站擁有4~5輛車,占地2500m2;三級消防站擁有3輛車,占地2000m2。
考點:
第八章 城市防災系統工程規劃 ☆☆☆☆考點5:城市消防設施規劃;
1.消防設施:消防指揮調度中心、消防站、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瞭望塔。其中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設施包括:消防站和消火栓。
2.消防站:一般消防站:擁有6~7輛車,占地3000㎡;二級消防站;擁有4~5輛車,占地2500㎡;三級消防站:擁有3輛車,占地2000㎡左右。
接警5min后,消防隊要到達責任區邊緣,每消防站責任區面積宜為4~7k㎡。消防站應與醫院、小學、托幼以及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50m以上的距離;消防站與危險品或易燃易爆品生產貯運保持200m以上距離,且位于這些設施的上風向或側風向。
3.消防栓:
消防栓間距應不大于120m,靠近路口沿道路設置。當路寬大于等于60m時,宜雙側設置。消防栓距建筑墻體應大于0.5m。
第53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現代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數字通訊、遙感為代表。
考點: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考點1: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規劃行業的應用;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規劃行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繪圖,即cad;
2.利用遙感信息調查土地使用、建筑類型、調查水體、大氣環境質量、調查固體廢棄物、道路交通等;
3.以數學方法為基礎,利用計算機分析、預測、模擬城市交通;
4.有關社會、經濟問題的統計、預測、評價等定量分析;
5.城市建設申請、審批日常業務的辦公自動化;
6.建立城市規劃綜合數據庫,為規劃的有關機構、相關部門提供信息,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
第54題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
提示:天氣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大氣層對電磁波輻射的透明度,因此,傳感器選擇的探測波段一般是反射、吸收散射率較少而透射率較高的波段。
考點:
第四章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考點2:遙感類別;
根據遙感平臺的高度和類型,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與地面遙感;根據傳感器工作波長分為可見光遙感、紅外遙感、微波遙感、紫外遙感;根據電磁波輻射源劃分為主動遙感、被動遙感;根據應用領域分為氣象遙感、海洋遙感、水文遙感、農業遙感、林業遙感、城市遙感、地質遙感等。其中航天遙感是距地面80公里以上空間進行的探測,探測范圍廣,成像快,又可進行動態觀測,目前已占主導地位。
第55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彩紅外像片是在攝影時加用黃濾光片,濾去藍光,并使用彩色紅外膠片攝影而得。
考點:
第四章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考點3:遙感平臺;
衛星平臺:能在短周期里反復獲取同一地區的圖像。航天遙感以掃描為主,攝影為輔獲取圖像。
航空平臺:空間分辨率較高,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航空遙感以攝影為主獲取圖像,費用較高。
超低空微型遙感平臺:小范圍內滿足大比例、高分辨率的要求,而且機動靈活,費用低廉。
第56題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
提示:由于紅外光對城市大氣煙霧塵埃的穿透力較強,而顯著地增大了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因而彩紅外航空攝影比天然彩色航空攝影所包含的城市景物信息量大為增加。
考點:
第四章 遙感技術及其應用 ☆☆☆考點1:常用遙感圖像;
1.彩紅外航空像片: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度強,清晰度好,對植被、水體的分辨率高(植被呈紅色)。
2.熱紅外掃描圖像:白天黑夜均可成像,對地面溫度的分辨率可達0.1?.5℃,常用于城市熱島分析。
3.微波雷達圖像:微波可穿透云層,能分辨地物的含水量、植物長勢、洪水淹沒范圍等。
4.mss圖像:美國的陸地衛星提供的圖像,掃描通道有4個,幾何分辨率為79m×79m,成像周期為18天。
5.tm圖像:掃描通道有7個,幾何分辨率30m×30m(紅外通道是120m×120m),周期仍為18天。
6.hrv圖像:由法國衛星提供,掃描通道有4個,全色通道幾何分辯率為10m×10m,其余通道為20m×20m,周期為26天。
7.氣象衛星圖像:中國和美國的氣象衛星圖像。
第57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從建國后直至1978年,我國住宅建設由國家單一投資,排斥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城市住房制度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低租金、分配制、福利型。
考點:
第二章 供需理論及其應用 ☆☆☆☆☆考點3:城市住房市場;
住房市場的特性是短期內供給非常缺乏,住房需求方面影響的重要因素有家族的收入、家庭人口的構成。
第58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財政的職能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曾被歸納為分配、調節、監督三大職能,但隨著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職能也有了相應的轉換。
考點:
第五章 城市公共經濟問題 ☆☆☆☆考點5:公共財政;
財政政策就是國家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是政府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財政收入和支出活動來影響經濟生活的一種手段,政府的財政政策主要有預算政策、稅收政策、公債政策等等。
財政的職能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歸納為分配、調節、監督。市場經濟下的公共財政還具有三大職能:即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經濟穩定與增長。
城市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稅收收入、利潤收入、規費收入、債務收入。
城市財政支出:市政建設支出、教科文衛事務支出、生產支出、生活支出、管理支出。
第59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在國家的領土范圍內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劃定國內生產總值是以生產的國界為準,而不是以投資和勞動力的來源為準。
考點:
第六章 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經濟研究 ☆☆☆☆☆考點2:經濟增長;
1.定義: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收入和產出的擴大,它可以用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民收入的變動來衡量。
經濟發展的含義廣泛,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著經濟的增長,沒有增長的發展是不可能的;但經濟增長并不一定代表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還應含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其中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工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上升。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用貨幣表示的,供社會最終消費和使用的全部經濟活動的成果,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標。
國民收入是指一國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或體現這部分價值的產品,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或其價值,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總指標,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人數增加而增長。
2.經濟發展程度,國際上對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通常是通過工業化的測度來評價經濟的總體發展程序。主要理論有:霍夫曼定理、工業發展階段論、產業成長階段論、產業結構演進論、羅斯托的“起飛論”。
3.經濟增長機制,城市經濟增長和國民經濟一樣,表現為實物、價格、人口的增長三個方面。包括兩個方面理論:需求指向理論、供給基礎理論。經濟增長的方式有二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的路徑為四個階段:要素推動的發展階段,投資推動的發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
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資源的開發利用,經濟開放度,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經濟體制。
4.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經濟增長的路徑方面,經濟高度聚集,實現規模經濟效益;使產業形態從資本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從而完成由資本推動向創新推動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第60題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
提示: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在其《工業化的階段和類型》一書中指出,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不是產值的絕對水平,也不是人均的產值,也不是資本存量的增長,而是經濟中制造業部門的若干產業的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考點:
第六章 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經濟研究 ☆☆☆☆☆考點2:經濟增長;
1.定義: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城市的收入和產出的擴大,它可以用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民收入的變動來衡量。
經濟發展的含義廣泛,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著經濟的增長,沒有增長的發展是不可能的;但經濟增長并不一定代表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還應含有經濟結構的根本變化。其中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隨農業比重的下降而工業比重上升,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上升。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用貨幣表示的,供社會最終消費和使用的全部經濟活動的成果,是綜合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概括、最重要的指標。
國民收入是指一國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或體現這部分價值的產品,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或其價值,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總指標,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人數增加而增長。
2.經濟發展程度,國際上對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通常是通過工業化的測度來評價經濟的總體發展程序。主要理論有:霍夫曼定理、工業發展階段論、產業成長階段論、產業結構演進論、羅斯托的“起飛論”。
3.經濟增長機制,城市經濟增長和國民經濟一樣,表現為實物、價格、人口的增長三個方面。包括兩個方面理論:需求指向理論、供給基礎理論。經濟增長的方式有二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的路徑為四個階段:要素推動的發展階段,投資推動的發展階段,創新推動階段,財富推動階段。
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資源的開發利用,經濟開放度,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經濟體制。
4.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經濟增長的路徑方面,經濟高度聚集,實現規模經濟效益;使產業形態從資本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從而完成由資本推動向創新推動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課程名稱 精講班 考題預測班 在線報名
課時 學費 試聽 課時 學費 試聽
《城市規劃原理》 28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實務》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1、任報一科,新學員200元,老學員180元;
2、同時任報兩科,新學員400元,老學員360元;
3、同時任報三科,新學員540元,老學員480元。

以下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立即發表評論
提交評論后,請及時刷新頁面!               [回復本貼]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課程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考試簡介:城市規劃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
得《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證書》并經注冊登記后,從事
城市規劃業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考試時間:2010年10月23、24日。
·考試科目: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規劃相關知識、城市規劃實務。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一级按摩a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