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保障中的最大項目是( )支出。 A.社會福利 B.社會救助 C.社會保險 D.社會優撫 2.根據市政府整頓農貿市場的決定,某區工商局和公安局對農貿市場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因某個體戶亂設攤點,給予其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該個體戶不服,申請復議。此案應以誰為被申請人? A.某區工商局 B.某區公安局 C.某區工商局和公安局為共同被申請人 D.某區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級機關為被申請人
3.吳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以向上級請示為由一直未予任何答復,吳某應當如何處理? A.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 B.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C.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 D.可以請求同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4.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的( )存在的期間。 A.民事訴訟權利 B.民事實體權利 C.民事請求權 D.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5.經營者銷售商品時采取的下列經營行為中,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是( )。 A. 在帳外暗中給予買方回扣 B. 因為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 C. 以明示方式給買方折扣并如實入賬 D. 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積壓商品 6.甲公司采取欺詐手段與受到欺詐的乙公司訂立了一份合同,則該合同( )。 A. 是無效合同 B. 未成立 C. 是可撤銷合同 D. 效力待定 7.國家教委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之間屬于( )。 A.平行關系 B.不相隸屬的關系 C.業務指導關系 D.隸屬關系
8.在行政訴訟中,對被訴訟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的是( )。 A.原告 B.被告 C.誰主張誰舉證 D.人民法院 9.根據刑法規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構成( )。 A.詐騙罪 B.信用卡詐騙罪 C.盜竊罪 D.侵占罪 10.下列有關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論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家公務員就是我國行政機關的一切工作人員 B.國家公務員就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中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 C.國家公務員分為政務類公務員和業務類公務員 D.國家公務員分為各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的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 |
參考答案 1.答案:C
2.A.【答案及解析】 《行政復議法》第10條第4款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本題中,雖然區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對農貿市場進行檢查,但因吊銷營業執照是工商局的職權,公安局無權行使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因此作出吊銷執照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也只能是某區工商局。就只能以某區工商局為被申請人。
3. A【答案及解析】《行訴解釋》第32條第3款規定:“受訴人民法院在七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自行審理。”可見,本題中法院一直未予任何答復,吳某依法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或者起訴。
4.B 【解析】考查要點是除斥期間的概念。法律為了促使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對于某些權利特設民事權利預定存續的一定期間。該期間在民法理論上稱為除斥期間。除斥期間消滅的是實體權利。從除斥期間所適用的范圍來看,其消滅的民事權利主要是形成權。與形成權相對的,還有請求權、抗辯權和支配權,這些權利都是根據民事權利的作用進行的分類,體現了所有權、債權以及其他民事權利的權利屬性。就本題而言,A項民事訴訟權利中包括實體性訴訟權利和程序性訴訟權利,其中,實體性訴訟權利是訴訟時效消滅的法律后果,但訴訟時效僅僅消滅實體性訴訟權利,即勝訴權,不消滅程序性權利。因此,正確答案應當為B。
5.A [解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1)采用欺騙性標志從事交易行為;(2)強制性交易行為;(3)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行為;(4)商業賄賂行為;(5)虛假宣傳行為;(6)侵犯商業秘密行為;(7)壓價排擠競爭對手行為;(8)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行為;(9)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10)詆毀商譽行為;(11)串通勾結投標行為。對照題目可知選A。
6.C。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有:①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②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7.C。業務指導關系 最準確的說應該是業務上的領導關系。他們分別為本級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在人事、財政上主要由本級政府決定,在業務上則要執行上級單位的指示。另外,教委是以前的叫法。現在,國家叫教育部,省、自治區叫教育廳,直轄市叫教育局。
8.B。解析:《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9.C。此題測試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犯罪性質問題。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騙取數額較大的行為。表現方式有四種: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而盜竊信用卡并使用,根據《刑法》第196條第3款和第264條的規定,以盜竊罪論處。
10.D。【解析】《公務員法》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同時,條例對公務員職位及級別作出了具體規定。據此,答案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