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0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變化趨勢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都是申論考試中側重的一個方面。2010年的申論考試依舊如此,但是在地市級的要求中,只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較之以往,難度上似乎略有減少,其實不然。所謂的提出問題,就是能夠發現問題,但是在大綱中能看出,在省級的要求中,側重一個界定性,這是一個難點,而評估和權衡,是另外一個難點。在地市級中,提出問題要求考生更多的結合材料,以材料中的事件為出發點,如果脫離材料,對策沒有針對性,就是失分的一個大因素了。
第四,文字表達能力方面。這大概是所有考生最不懼怕的,但是在答題過程中,考生們還是應當注意。所謂“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不難看出在作答中對行文風格都有嚴格要求,要表述的簡單,準確、集中。而不能像散文一樣隨性。
二:201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變化趨勢
從2007年到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處于一個穩中有變的情況,2010年會是變化比較大的一次。除了考試中分為省級和地市級兩份試題之外,在試題中也會一些小變化。
變化一:難度上會更加靈活。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反映普遍較難,得分較低。2008年和2009年的難度都不算太難,但是作答要求部分十分靈活。所以很多考生覺得并不算太難,但是得分也并不十分理想。這是由于申論試卷較為靈活,考生在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從而導致分值不高的原因。2008年的怒江水電開發在當時十七大召開后,算是相當熱門的話題,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在作答要求中,卻十分靈活,如第三題第二問,要求考生站在水電規劃部門立場這樣的一個提問方式就在之前的答題基礎上顯得更加靈活。所以2010年的考試在難度方面會更加靈活,所以也要求考生們在答題的時候更加細致。
變化二:材料閱讀量會有所增加,尤其是省市級的考試。其實申論考試分為省級和地市級這樣兩種分法,最早出現在山東省。山東省的公務員考試中分為省直和鄉鎮,從難度上,省直要略高于鄉鎮,所以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的也應該高于地市級。(從考試大綱分析中也能看出。)其中一個難度就是閱讀量的增大。國家公務員近些年的變化中,數字方面一直呈現小幅度上升。閱讀量的增大就要求考生們能夠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更快速、準確的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以這也是申論變化的趨勢之一。
變化三:分析題型在申論考試中的分量增大。這種變化在省級考試中會更加明顯的體現。2007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有一題是讓考生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這和名詞解釋不一樣,因為考生必須結合材料才能得到正確的解釋,而不是光看字面,分值為15分。而在2008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第三題(針對地市級的)和第五題(針對省級的)都是分析題,分值為25分。從題目量和分值上都能看出來分析題比重的上升。而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作答要求中,第二題的兩個小題(針對地市級)和第三題的兩個小題(針對省級)的分值為40分,字數也達到到600—700字。所以這個變化時最明顯的,鑒于分析題型難度較大,當引起考生的足夠重視。
變化四:考試材料更加結合到社會生活等方面且出現多個問題。2007年國考的土地問題到2008年關于怒江水電開發的問題再到2009年的糧食問題和產業升級問題。從這一系列的問題中,我們能看到兩個變化,第一,材料所涉及的問題越來越細致,從高度上來說已經從宏觀問題見見涉及到中觀,乃至微觀的問題。所以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在注意國家政策方針的同時,要注意在外面社會各個層面發生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和國家政策之間的作用關系。第二,2009年材料中出現了兩個問題,而不是之前所有申論材料中出現的一個問題,這給了考生更大的難度,所以考生應該注意,今年的考題中,也很有可能出現兩個甚至更多的問題,而不是以往申論中一貫出現的一個問題。在地市級大綱中要求:“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樣,如果考試中真的出現多個問題的話,考生們也要能把握各個問題之間的聯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