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十大熱點預測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9-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房價、物價、分配、就業等問題
提綱:
1、房價下跌:(物價與此類似)。2、分配公平(主要是解決的法)。3、就業問題
例題:
材料一: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改善就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
材料二: 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材料三:專家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平穩,國內市場容量大,就業潛力巨大,關鍵看我們如何做好工作。專家建議,針對當前經濟增長并未帶動就業同步增長的現實,要實行就業增長優先的發展戰略。另外,我們在看到“許多人無事干”的同時,“許多事無人干”也是現實,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給再就業工作增加了難度。
四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涉及到的內容:十七大,2009年兩會,選舉,公民的權利,既有國家的內容也有黨的內容
提綱:
1、為什么:國家的性質,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屬性,民主的現狀,意義,和諧社會。2、怎樣構建:A最根本的共產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統一。B加強制度建設(四個基本政治制度)。C在黨的領導下又步驟有秩序的進行。D從國情出發借鑒人類文明的成果。E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奠定物質基礎
例題:
胡錦濤主席指出,人民通過自己選出的代表組成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力,同時在基層實行群眾自治等形式的直接民主,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大創造,是我國人民民主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胡錦濤強調,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的實踐主體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的關心、支持、參與決定著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成效。要把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緊密圍繞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尤其是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工作。
五、 改革開放三十年
提綱:
1、取得成就的原因:A 經濟建設為中心 B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 C 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要求D 堅持了基本的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 E 金融資本市場的繁榮。2、影響。3、如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例題: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六 、民生問題
重要背景:財產性收入,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等
提綱:
1、財產性收入問題。2、教育問題(醫療問題等可以套用)。3、勞動合同
例題:
上學貴、看病貴、住房貴、就業難成為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四大民生問題。圍繞“如何解決好民生問題”的主題,某媒體開設“民生論壇”欄目進行了討論,下面是三位市民就此發表的各自觀點和看法:
甲:子女升學是涉及每個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應該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乙:就業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發展不能解決就業問題,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無多大意義。
丙:解決民生問題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該把一切民生問題統統管起來。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結合甲、乙的觀點,談談你對發展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對丙的觀點進行簡要評析。
(3)如果你也參與上述討論,請從唯物史觀角度,就解決民生問題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七、農業問題
重要背景: 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 、十七屆三中全會
提綱:
1、基礎設施建設。2、農業的綜合生產力。3、城鄉差距
例題:以下是記者對兩個村書記的采訪記錄:
甲村
問:咱們村去年的人均純收入是多少?
答:18000元左右,比前年增加了10%
問:村民收入來源是什么?
答:那可多了,原來的荒地已經被改造成草莓生產基地和綠色蔬菜園區,都是現代化的大棚生產。我們的村辦企業可以進行深加工,生產果汁和蔬菜干,產品還被村銷售公司賣到了國外。村民改造了住房,搞民俗旅游,接待游客,農家菜,大炕頭可受城里人歡迎了,總體上講,村里的收入30%來自種植業,70%來自加工,接送和旅游餐飲業。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