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在考試中無法輕松的排除選項,因為選項設置時的邏輯錯誤,正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犯的錯誤。所以,明確常見的邏輯錯誤是我們輕松排除選項的首先條件。常見的邏輯錯誤有哪些呢? 第一, 偷換概念。就是將一些看似一樣的概念進行偷換,實際上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范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 例1.有專家建議,為盤活土地資源、有效保護耕地,讓農民像城市人一樣住進樓房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將農民現有的住房“疊起來”,從而節省大量土地資源。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專家的觀點?【08國考】 A.由于農民的生產生活習慣,他們大表示不愿住樓房 B.建樓房消耗的資源與建現有的農民住房消耗的資源差不多 C.有農民表示,即使搬進樓房居住,他們也不會將現有的房子拆掉 D.農民住進樓房后遠離田地,影響農業生產,會從效益上降低土地資源的利用 本題的結論是:讓農民像城市人一樣住進樓房可以將農民現有的住房“疊起來”,從而節省大量土地資源。選項B中,將土地資源換成了資源,就屬于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可以直接排除。 第二,轉移論題。即是用一個論題去代換原來所討論的論題。 例1中,選項D,“農民住進樓房后遠離田地,影響農業生產,會從效益上降低土地資源的利用”,探討的是土地資源的利用問題。而題面探討的是讓農民住進樓房能否節省土地資源的問題。因此,選項D就犯了轉移論題的邏輯錯誤,可以直接排除。 第三, 因果倒置。即是將食物的原因當成了結果,結果當成了原因。 例如,19世紀英國有一位改革家發現,每個勤勞的農夫,都至少擁有兩頭牛;那些沒有牛的,通常是些好吃懶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國家給每一個沒有牛的農夫兩頭牛,這樣,整個國家就沒有好吃懶做的人了。這位改革家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農夫因勤勞才擁有兩頭牛,不是因擁有兩頭牛而變得勤勞。這種改革的結果自然還是勤者自勤,懶者亦懶。 第四, 以偏概全。即用片面的觀點來看整體的問題。 例2.政府對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是對出售的每一罐食用油征稅兩分錢。稅務紀錄 顯示,盡管人口數量保持穩定且稅法執行有力,食用油的稅收額在稅法生效的頭兩年中還是顯著下降了。 如果正確,最有助于解釋食用油的稅收額下降的一項是( )。【05國考A】 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稅法實施后開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稅實行后的兩年,政府開始在許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稅 D.食用油罐傳統上被用作結婚禮物,稅法實施后,用食用油做禮物增多了 在例2中,選項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這里很少家庭無法說明整個狀況,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可以直接排除。 第五,訴諸感情。即是不依靠有充分根據的論證,而僅利用激動的感情、煽動性的言詞,使人迷惑,從而掉進邏輯陷阱。 例3.小王:從舉辦奧運會的巨額耗費來看,觀看各場奧運比賽的票價應該要高得多。是奧運會主辦者的廣告收入降低了票價。因此,奧運會的現場觀眾從奧運會拉的廣告中獲得了經濟利益。 小李:你的說法不能成立。誰來支付那些看來導致奧運會票價降低的廣告費用?到頭來還不是消費者,包括作為奧運會現場觀眾的消費者?因為廠家通過提高商品的價格把廣告費用攤到了消費者的身上。 下列能夠有力地削弱小李對小王反駁的一項是:【05國考A】 A.奧運會的票價一般要遠高于普通體育比賽的票價 B.奧運會的舉辦帶有越來越濃的商業色彩,引起了普遍的不滿 C.利用世界性體育比賽做廣告的廠家越來越多,廣告費用也越來越高 D.各廠家的廣告支出總體上是一個常量,只是在廣告形式上有所選擇 本題選項B就用了"訴諸感情"的迷惑方式,即:實際情況下的奧運會舉辦確實有濃厚商業色彩,B的說法是沒錯的,而且是符合考生心理的,如果不認真看題,不用正確的解題方法,就可能被選項B迷惑。 第六,訴諸權威。在邏輯判斷的迷惑選項中也常常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某權威專家證明……”、“某權威機構證明……”等等說法,這些迷惑選項的障眼法就是“訴諸權威”,在考試的時候千萬不可以認為“權威的就是正確的”。 以上排除選項的方法均是多年實戰經驗的總結,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當屬偷換概念和轉移論題。熟練掌握這一技巧,定能幫助你快速破解論證推理。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六大題型分析 |
|
閱讀下一篇:邏輯判斷實戰技法之論證推理解題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