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公務員的選拔性考試中,行測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常出現一種試題——要求選擇合適的詞填進空格或橫線處以使句子完整,這就是選詞填空。尤其是從2007年開始以后,選詞填空就一直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以獨立的形式出現,而且占據了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一半分量,即20道題。因此,對于考生而言,做好選詞填空在整個考試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選詞填空一般是給出一段含有空格的文字,要求考生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組合適的詞語填入空白處,從而使得句子完整并連貫通順。它主要考查考生對詞語及成語的辨析和運用。做好這類題目,要求考生既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有較強的語感,還有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其中,語文功底和語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但是,解題的技巧,也就是我們取勝的法寶,則必須通過一定的學習和訓練加以掌握。所謂的“熟能生巧”、“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做好這類題目呢?下面我們就從詞義、語境、語法和語感四個方面來分析,尋找其間一些潛在的規律,讓大家收獲一些取勝法寶,從而在公務員考試中打一場漂漂亮亮的戰! 1. 明晰詞義 要正確使用詞語,就必須首先要把握詞語的涵義。這就需要平時多讀書,多思考,多查字典,多積累,擴大詞匯量。我們都知道,大多數的題所給的答案中,大多是近義詞,意思接近,但實質上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區別。一般來說,可以從詞義的大小、輕重和感情色彩等來加以明晰。另外,還要注意固定的詞語搭配,及詞語本身的屬性。 【例題】“五四”前后西方文化大引進,新的政治、科技詞語大量_______,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方面的新詞尤為活躍,如“知識經濟”、“特區”、“下崗”、“炒魷魚”等等。核裂變之際,各種微粒的高速碰撞,便產生新的微粒。語言現象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2003年中央B卷) A.涌現 與此雷同 B.誕生 與此雷同 C.涌現 與此類似 D.誕生 與此類似 【分析】備選答案的詞語都是近義詞,需要細加辨別。“涌現”的意思是“大量出現”,而“誕生”則為“出生,開始產生”(辨別詞義的重點)的意思。文段中“引進”一詞提示了這些“政治、科技詞語”在五四期間是從西方引進而來的,而不是在五四期間開始產生(產生肯定在五四之前),所以第一空應選“涌現”。“雷同”是指“不該相同而相同”,含有貶義。對于“雷同”,我們應該都并不陌生,小時候看電視機總會看到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的聲明。“類似”意為“大致相像”,是中性詞。原文對于所述語言現象并無否定的含義,所以不能用貶義詞“雷同”,因此答案應選C。 2. 辨別語境 如同人類需要適應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一樣,詞語也離不開自己的語言環境。根據歷年的公務員考試來看,選詞填空考查更多的正是詞語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具體運用,所以,學會辨別語境顯得尤為重要。有強烈語境感覺的人,就能迅速做出答案。 【例題】當體育界、工業界和其他領域中的一些領導者將他們的成功歸因于一種高度的____意識時,一個社會還是應該更好地為那些即將成為領導者的年輕人灌輸一種_____的意識。 填人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競爭 合作 B.人局 協作 C.協作 分工 D.危機 團隊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還是”表現了一個讓步的語境,是個提示信息,提示我們第一第二個空格處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據此可排除BDC三項,只有A符合退讓的語境。 3. 分析語法 語法,是言語運用中的結構規律,一般包括詞法和句法。詞法是指詞的構成及變化規律;句法則指短語和句子的組織規律。分清每個所填空格所擔當的句子成分,再聯系詞語的搭配(包括詞語與詞語之間的搭配、詞語與句子之間的搭配),很快就能得出答案。 【例題】如今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已經超過千部,但與這種發展相_______的還有人們“力作乏陳”的呼喊聲。在我看來,中國文學目前的整體發展缺乏一種_______性,對諾貝爾獎的看重,可能緣于一種在茫然中尋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2009年中央 A.矛盾 獨立 B.始終 超越 C.沖突 規劃 D.伴隨 方向 【分析】從文段第一句中的“但”表面后面是一種轉折關系(這是一種邏輯關系的提示信息)。根據語法分析可知, “相_______”結構中“相”后面應該接一個動詞(詞語搭配信息),但是B項“始終”是一個副詞,故被排除。接著將“矛盾”和“沖突”代入第一空,發現句子并不連貫通順,應該是“與這種發展相矛盾/沖突的是”而不是“還有”,因為前面并沒有提到其他矛盾或沖突。這樣,就鎖定正確答案為D。當然,也可以繼續驗證,第二句話后半部分的“航向”提示了第一個空應該填一個與“航向”近義的詞語(同義近義提示信息),即“方向”。 4.加強語感 語感,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的全過程中的高度濃縮精華,是一種修養,一種積累,是人們在長期的規范語言運用和訓練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對語言文字(包括口語、書面語)比較直接、敏捷的領會和感悟能力。公務員考試總是時間緊而題量大,這就要求我們閱讀的時候,不僅能快速而敏銳地抓住文字所表達的真實信息,從而感知語義、體悟感情、領會語境,而且還要能捕捉到詞語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語感,是一種摸不著的東西,需要我們平時多讀、多寫和多聽。在這里,也就不再用例題加以分析了。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行測言語理解文章閱讀練習題(2) |
|
閱讀下一篇:公考行測之言語理解與表達50組易考詞語辨析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