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資料分析題是用陳述的方式將一系列相關信息羅列出來,要求考生對所提的問題進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對一段文字中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與加工的能力。這就要求考生具備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而準確地把握字里行間包含的各種數量關系及其邏輯關系,并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從而得出準確的答案。此種類型類似于數量關系的數學運算,但一般 比數學運算要簡單。文字資料分析題中經常會涉及一些統計術語,專家就其中涉及的部分術語為大家做簡要解析。
(一)百分數與百分點
1.百分數(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減少。
1)例如,現在比過去增長20%,若過去為100,則現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現在比過去降低20%,如果過去為100,那么現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2)例如,降低到原來的20%,即原來是100,那么現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為、增的含義:
(1)“占計劃百分之幾”用完成數÷計劃數×100%。
例如,計劃為100,完成80,占計劃就是80%。
。2)“超計劃的百分之幾”要扣除基數。
例如,計劃為100,完成120,超計劃的就是(120-100)×100%=20%。
(3)“為去年的百分之幾”就是等于或者相當于去年的百分之幾,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個單位,去年為100個單位,今年為去年的百分之幾,就是256÷100×100%=256%。
(4)“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幾”應扣除原有基數。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長156%。
2.百分點
指速度、指數、構成等的變動幅度。例如,工業增加值今年的增長速度為19%,去年增長速度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長幅度提高了3個百分點。今年物價上升了8%,去年物價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價上升幅度下降了2個百分點。
(二)倍數與翻番
1.倍數
兩個有聯系指標的對比。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4.8平方米,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
2.翻番
指數量加倍。例如,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翻n番應為原來數A×2n。
(三)發展速度與增長速度
1.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指報告期發展水平與基期發展水平相比的動態相對數。它等于報告期水平對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幾或多少倍。發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發展速度有兩種——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
2.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是說明事物增長快慢程度的動態相對數。它是報告期比基期的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表示報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長了百分之幾或者多少倍。增長速度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正數表示增長,負數表示降低。增長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為環比增長速度和定基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發展速度-1。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額除以1997年存款余額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長速度就應該用2002年的減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發展速度減去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