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試題點評[4]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6-12
41.某進口設備到岸價100萬美元,國內運雜費30萬元,貿易費用20萬元,銀行財務費2萬元,免關稅,增值稅率17%,外匯牌價為1美元=8.28元人民幣,影子匯率換算系數1.08,該設備的影子價格為( )萬元。
A.944.24 8.946.24
C.818.67
D.1098.26
答案: A
點評:直接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到廠價)=到岸價(CIF)×影子匯率+貿易費用+
國內運雜費=100×8.28×1.08+20+30=944.24 詳見教材P216.
考試要點:進口投入物的影子價格。
42.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土地機會成本應按照項目占用土地而使國家為此損失的該土地“最好可行替代用途”的( )計算。
A.效益
B.凈效益
C.總費用
D.總變動費用
答案:B
點評:土地機會成本按照項目占用土地而使國家為此損失的該土地“最好可行替代用途”的凈效益計算。詳見教材P218.
考試要點:土地費用。
43.關于國民經濟評價中影子匯率表述錯誤的是( )。
A.影子匯率即外匯的影子價格
B.影子匯率換算系數是國家外匯牌價與影子匯率的比值
C.影子匯率通過影子匯率換算系數計算
D.影子匯率降低時,引進國外技術、設備方案的費用降低
答案:B
點評:影子匯率換算系數是影子匯率和國家外匯牌價的比值。詳見教材P225.
考試要點:影子匯率。
44.以下各項原則中,屬于社會評價必須遵循的原則是( )。
A.有效配置資源的原則
B.以人為本的原則
C.預防為主的原則
D.綜合利用資源的原則
答案: B
點評:社會評價的原則要求:認真貫徹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關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遵循有關法律及規章;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的發展目標為依據,以近期目標為重點,兼顧遠期各項社會發展目標,并考慮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關系,力求分析評價能全面反映項目投資引發的各項社會效益與影響,以及當地杜區及人民對項目的不同反應,促進項目與當地社區、人民相互適應、共同發展;依據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采用科學、適用的評價方法;可比的原則;按目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有無”對比的原則;要深入社會調查,搞準基礎情況,提高分析評價的科學性;社會評價人員必須以公正、客觀、求是的態度從事社會評價工作。詳見教材P230.
考試要點:社會評價的原則和要求。
45.項目社會評價中,分析預測與項目直接相關的不同利益群體對項目的態度,屬于( )。
A.社會風險分析
B.參與性分析
C.互適性分析
D.社會影響分析
答案:C
點評:見教材P231圖9—1.詳見教材P231.
46.社會評價涉及的社會因素一般可分為影響人類生活和行為的因素、影響社會環境變遷的因素和( )三類。
A.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
B.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
C.影響投資環境的因素
D.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因素
答案:D
點評:識別社會因素一般包括三類:影響人類生活和行為的因素;影響社會環境變遷的因素;影響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因素。詳見教材P235.
考試要點:識別社會因素。
47.《中國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建設項目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 )。
A.環境影響報告表
B.環境影響登記表
C.環境影響報告書
D.環境影響研究報告
答案:A
點評:建設項目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調查。詳見教材P239.
考試要點:環境影響與環境影響評價。
48.在項目建議書被批準后,有關環境影響評價的第一步工作是( )。
A.確定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單位
B.編寫環境影響評價大綱
C.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D.確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類別
答案:D
點評:詳見教材P240概括。
考試要點: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建設程序的關系。
49.環境影響評價要求實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其協調發展的主要含義包括( )。
A.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要以同等速度發展
B.要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C.要加快經濟建設步伐,以帶動環境建設發展
D.環境建設要有利于經濟建設的發展
答案:B
點評:所謂協調發展,是指經濟建設與環境和資源保護相協調,其主要含義被歸納為“三建設、三同步、三統一”,即: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必須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詳見教材P241.
考試要點:實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
50.下列關于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建設程序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環境影響評價提出的環境治理措施必須與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
B.建設項目一般應在初步設計階段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C.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必須在項目建設前期開始進行
D.在項目施工階段,應進行環境監測
答案:C
點評:環境影響評價提出的環境治理措施必須與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環境影響評價應與可行性研究分別進行,它應該與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時完成;在項目施工階段應該進行監督環保設施在施工中的實施;環境監測在運行階段進行。詳見教材P243.
考試要點: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建設程序的關系。51.下列關于敏感度系數和臨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敏感度系數高,表示項目效益對該不確定因素敏感程度高
B.敏感度系數在判斷各不確定因素對項目效益的相對影響仍有一定作用
C.在一定的基準收益率下,臨界點越低,說明該不確定因素對項目效益指標影響越小
D.計算敏感度系數的目的是判斷各不確定因素敏感度系數的相對大小
答案:C
點評:在一定的基準收益率下,臨界點越低,說明該因素對項目效益指標影響越大,項目對該因素就越敏感。詳見教材P257.
考試要點:敏感性分析的計算指標。
52.某項目基本方案的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3.1%,當原材料價格上升l0%時,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下降到16.6%,經計算,原材料價格的敏感度系數為( )。
A.3.916 8.0.355
C.0.255
D.2.814
答案:D
點評:不確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數=評價指標相對基本方案的變化率/該不確定因素變化率所以,原材料價格的敏感性系數=[(23.1-16.6)/23.1]/10%=2.814詳見教材P257.
考試要點:敏感性分析。
53.敏感性分析中,某項目在基準收益率為l0%的情況下,銷售價格的臨界點為一ll.3%,當基準收益率提高到12%時,其臨界點更接近于( )。
A.一l3%
B.一l4% C一15%
D.一l0%
答案:D
點評:從教材P258表11—1可分析得到D正確。詳見教材P257.
考試要點:敏感性分析。
54.某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為3萬噸A產品,單位產品價格為8 000元(不含稅),年總固定成本為4 600萬元,單位產品可變成本為5 200元(不含稅),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為48元,經計算,以產量表示的盈虧平衡點為( )。
A.16 429噸
B.16 152噸
C.16 715噸
D.16 600噸
答案:C
點評:以產量表示的盈虧平衡點=麗頑46F0麗00F00麗0 =16 715詳見教材P261.
考試要點:敏感性分析的計算指標。
55.某項目以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為56%,根據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判斷,若固定成本降低,其他條件不變,盈虧平衡點也會發生變化,變化后的數值更接近于( )。
A.57%
B.55%
C.58%
D.59%
答案:B
點評: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中,固定成本在分子,所以固定成本降低,其他條件不變則盈虧平衡點也會降低。所以盈虧平衡點數值應該小于56%。詳見教材P260.
考試要點:盈虧平衡分析。
56.投資項目風險的起因是經濟活動結果的( )。
A.多樣性
B.不確定性
C.隨意性
D.復雜性
答案:B
點評:人們對未來事務認識的局限性、可獲信息的不完備性以及未來事務本身的不確定性使得未來經濟活動的實際結果偏離預期目標,這就形成了經濟活動結果的不確定性,從而使經濟活動的主體可能得到高于或低于預期的效益,甚至遭受一定的損失,導致經濟活動“有風險”。詳見教材P263.
考試要點:風險分析的起因。
57.下列關于敏感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聯系與區別的正確表述是( )。
A.通過敏感性分析找出的敏感因素不能作為風險分析風險因素的確定依據
B.敏感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主要區別是兩者的分析方法不同,但分析的內容相同
C.敏感性分析找出的敏感因素可以作為概率分析風險因素的確定依據
D.敏感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目的都是要對風險程度作出判斷
答案:C
點評:敏感性分析找出的敏感因素可以作為概率分析風險因素的確定依據。敏感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主要區別在于兩者的分析內容、方法和作用不同。只有風險分析才能對風險程度進行判斷。詳見教材P264.
考試要點:敏感性分析與風險分析的區別和聯系。
58.對單個風險因素風險程度估計的方法,除專家評估法和風險因素取值評定法等簡單易行的方法外,還可以采用( )。
A.蒙特卡洛模擬法
B.移動平均法
C.概率分析法
D.特爾菲法
答案:C
點評:單個風險因素風險程度估計方法包括:(1)簡單估算法,包括專家評估法和風險因素取值評定法;(2)概率分析法。詳見教材P261.
考試要點:單個風險因素風險程度估計法。
59.風險因素取值評定法要根據最樂觀估計值、最悲觀估計值和最可能值計算期望值,計算中對三者所取權重大小的最正確表述應該是( )。
A.對三者所取權重相同
B.對三者所取權重各不相同
C.對最可能值取較大權重
D.對最樂觀值取較大權重
答案:C
點評:見教材P271表12—2.詳見教材P271.
教材P271表l2—2風險因素取值評定可研采用值
專家號 | 最樂觀估計值 (1) | 最可能值 (2) | 最悲觀估計值 (3) | 期望值(4) (1)+4×(2)+(3)÷6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期望值平均值 | ||||
偏差值 | 期望值平均值一可研采用值 | |||
偏差程度 | 偏差值/可研采用值 |
考試要點:風險因素取值評定法。
60.設置單一指標綜合評價的實踐中基本上只用于( )。
A.方案的優化
B.方案的比選
C.特大型項目
D.外部影響顯著項目
答案:B
點評:因為方案比選是按計算出的指標大小來直接進行比較并選擇方案,可以不必預先設定判斷基準。詳見教材P277.
考試要點:單一指標綜合評價的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