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MBA管理指導:中國經典營銷案例(17)
[ 案例17] 韓國現代:捷徑爭鋒
上篇:志在必得——韓國現代的中國戰略
“只有進入世界前五名,才能在未來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存活下去!”鄭夢九為自己的企業王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樹立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如果要量化這個指標,那就是在2010年在全球達到200億美元的銷售額。為實現這個宏偉目標,迅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現代集團要在中國達到100萬的產銷量,轎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0%。”
投石問路
1990年亞運會之前,韓國車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中國汽車市場。并不可靠的質量,缺乏零配件,沒有維修服務體系,使得韓國車在中國市場口碑不好。在中國汽車市場,現代汽車采用了低成本進入策略,一方面不斷出口汽車,另一方面輸出車型與技術,先后與華泰汽車、江淮汽車進行試探性合作,生產華泰吉田、江淮瑞風、特拉卡等車型。
經過長期的市場積累后,韓國現代終于按捺不住吹響了沖鋒的號角:中國汽車市場,我們來了!
對中國消費者的深入了解,特別是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消費者的“面子”消費,使得現代汽車在產品策略上先勝一步;而對價格策略的有效應用,以及品牌運作上精妙策略,使得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很快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分進合擊
韓國現代按照政府要求和自身雙品牌策略的模式,先后成立東風悅達起亞、北京現代兩家合資公司。兩家企業南北布局,分別位于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長三角與環渤海經濟帶,依托上海、北京兩個經濟中心,成為韓國現代搶占中國汽車市場的主力軍。
兩個品牌各自一個合作伙伴的策略,在車型資源分配上得天獨厚。南北兩個大眾、廣州本田與東風本田、一汽豐田與廣州豐田對于車型你死我活的爭奪,在北京現代與東風悅達起亞之間并不存在,只需要按照品牌選車型即可。
根據全球競爭格局和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韓國現代如果進軍世界前五,在中國市場必須達到20%以上的轎車市場占有率。即中國轎車市場如果在2010年達到500萬輛以上的規模,韓國現代要拿到至少100萬輛,這主要靠北京現代汽車與東風悅達起亞來共同完成。
按照計劃,北京現代分解到60萬輛的任務,東風悅達起亞接到了至少40萬的指標。目前北京現代已經完成了30萬輛的產能建設,第二個30萬產能的工廠也即將開工,預計2008年竣工;而東風悅達起亞也已經達到了15萬輛的年產能,30萬年產能的第二工廠,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
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炯根認為,起亞并不是現代的配角,同理東風悅達起亞并不甘愿落在北京現代身后。兩家合資企業互相暗中較勁,互不服氣。韓國現代也樂意看到兩方面集團軍互相斗氣攀比——如果引導得當,通過良性的內部競爭可以達到外部效益最大化,總之受益的都是韓國現代。
雙手互搏
從集團的出發點來講,兩個品牌應該是在互補的,互不干擾狀態下的產品交叉競爭關系。但策略看似簡單,在實際操作中卻并非易事;同一集團不同品牌定位相近的兩個產品,想要避免市場上的內耗,是需要下大工夫解決的一個難題。
此前現代在中國的一個教訓就是“遠艦”的市場運作。2004年9月東風悅達起亞的中高級轎車“遠艦”一露面,媒體與消費者無不拿北京現代的索納塔進行對比;不巧的是,在“遠艦”上市前一個星期,“索納塔”整體降價10%。采用同一技術平臺的產品,起亞居然比現代貴?!媒體不解,消費者困惑。遠艦銷售慘遭滑鐵盧,上市后兩個月被迫降價近4萬,盡管此后繼續付出諸多努力,但市場至今起色不大。
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者的品牌概念并不很強,買車時考慮的重點,是外觀、配置、性能、價格等要素,品牌因素只有在高檔車中才能夠更多體現。
在遠艦出師不利之后,把現代與起亞這兩個品牌在中國市場進行有效區分,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上,現代與起亞的品牌定位開始明晰。現代的品牌口號為“Drive your way”,其核心是“refined & confident”;起亞汽車的品牌口號為“The power to surprise”,也就是“exciting & enabling”的具體表現。簡略而言,現代更加自信、時尚,而起亞更加動感、年輕。
通過不同的市場定位,現代與起亞盡量降低內耗,一致對外;但堅持適度的內部競爭也有利于整體效益最大化。2005年8月東風悅達起亞的賽拉圖上市,將與北京現代伊蘭特一起,掀起新一輪的兄弟賽跑。
里應外合
由于中外合資企業中外資比例不得突破50%,所以盡管品牌和車型都來自外方,但合資企業的利益著眼點和外方并非完全一致。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更加青睞于引進市場對路的產品;而外方除了要賣好產品外,還要考慮品牌的形象及其推廣,以備將來之需。能夠提升品牌形象的產品不一定能帶來大的銷量,這往往被合資企業放棄;對于外方來講,重點推廣這種產品則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
現代汽車的酷派跑車、圣達菲SUV,北京現代始終沒有引進——盡管這兩款車在中國的知名度很高,但畢竟是小眾車型,不足以支撐北京現代對銷量的追求;韓國現代卻從品牌角度考慮,持續不斷地對上述兩款車型投入廣告,并支持經銷商在中國銷售。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