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一站式的學習教育平臺

當中國成為消費大國

來源: 時間:2008-03-05 16:43:50

  在比較收入分布形態時,中國不同類型城市之間的機遇就凸顯出來了。以一類城市、二類城市中的一級、二類城市中的二級、二類城市中的三級以及三類城市中的代表城市(北京、南京、寧波、淄博和南寧)為例,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寧波市(二類城市中的二級城市)總人口中最富裕的20%的平均收入,已經在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方面超過了北京(一類城市)。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三類城市中的南寧已經與二類城市中三級城市的淄博市不相上下。
  到2025年,我們估計中國的城市中等收入及以上人口中大約67%將來自如今的三類城市,而目前這一比例約為24%。這將意味著,單單在三類城市中就將有略低于4億的新增人口跨入中產階層及富裕階層的行列,這一人數遠遠超過美國目前的總人口。
  
  (叁)
  
  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中國最富裕家庭將把大部分消費支出花費在交通、通信、娛樂和教育等商品類別上
  
  中國居民儲蓄行為的可能演變意味著中國的消費增長將經歷兩個階段。在近期,消費增長將主要受人均收入提高和人口增長推動。在長期,消費增長將由于儲蓄率溫和增長得到進一步加速。
  這兩種因素的結合意味著,在我們的預測期內,消費增長速度將高于整體經濟(投資再次成為緩慢增長的部分)。整個經濟層面的情形同樣也適用于城市層面。在我們的基準情景中,城市總消費將在2005-2025年間每年增長8.6%,到2025年達到超過19萬億元,同期實際GDP增長為7%。這將新增同期個人消費支出超過15萬億元。
  中國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其背后的動力將來自新興城市中產階層的消費。隨著城市人口中較低收入階層和較高收入階層兩者的合計比例從目前的39%提高到2010年的57%,其總可支配收入將從54%提高到2010年的69%。在2005-2010年,增加的大部分支出將來自較低收入階層。但從2010-2015年,較高收入階層將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在20年的預測期內,較高收入階層的消費支出將增加約12萬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富裕階層(其銷售支出將增加2萬億元),以及全球水準型階層(其消費支出將增加約2.2萬億元)。隨著貧困階層和較低收入階層人數的減少,到2025年,較高收入階層的消費支出將占到中國全部城市消費支出的將近2/3(圖3)。
  
  為觀察中國消費市場增長,我們可以將其與部分其他國家作比較(圖4)。目前,中國的總體消費市場規模大致與意大利相當,是中等規模的消費市場,盡管中國的人口是意大利的22倍。但人均消費支出依然很低,僅為意大利的5%不到。到2015年,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將使其在總水平上超越德國,到2025年最終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消費國。雖然人均消費支出將提高四倍,但依然低于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中國的城市人口本身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的消費支出為3.7萬億元(約合4470億美元),剛剛超過韓國。到2025年,每年的消費支出將達到19.2萬億元,按當前美元計約合2.3萬億美元,其規模將達到目前英國消費市場的兩倍。2025年,中國的城市消費市場將增長接近三倍,從相當于所有經合組織國家消費市場的2.7%提高到10%的規模(含中國的總消費)。
  由于目前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實施管理,這些數字在某種程度可能低估了中國消費者未來真正的實力。如果人民幣能夠自由浮動,達到購買力平價水平,那么中國消費者將更加能買得起按全球市場標價的商品。以美元計的中國消費市場的總規模,甚至能夠在規模上超越美國。例如,采用世界銀行2000年1.85人民幣比1美元的購買力平價匯率,這將意味著到2025年消費市場將實際達到14.6萬億美元。這與美國2025年預期總消費的13.7萬億美元旗鼓相當。
  
  
  消費模式快速變化
  隨著消費的增長,中國的城市消費者今后將如何花錢,消費模式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們對收入增加和總體消費支出對8大類18種商品和服務的影響進行了評估。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我們得以理解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他們的消費模式是如何變化的。采用計量經濟學技巧,我們得以預測消費者支出份額在我們劃分的五類收入人群中是如何變化的。
  中國的歷史模式,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等其他經濟體的經驗表明,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者通常在生活必需品上減少消費,轉而加大靈活消費品以及相對奢侈品的支出。為便于分析,我們將生活必需品定義為食品和服裝。或許有人認為住房也是必需品,但中國國內市場住房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使我們難以進行跨國度比較。因此,為簡單起見,我們僅僅采用了食品和服裝,因為它們容易進行跨國度比較。按這種標準,韓國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份額自1970年以來減少了一半(從1970年的44%減少到如今的22%);日本人目前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22%,而1980年這一比例則為35%;1970年,美國消費者在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到了收入的20%,但目前已降至13%。
  中國也已開始出現相同的轉變。如同其他國家的國民一樣,中國新興中產階層都想開汽車,在等離子電視機前休閑娛樂,消費名牌商品,以及享受高收入帶來的其他特權。中國城市從生活必需品到靈活消費品的轉變,已經比韓國等其他國家發生得更快。幾年來,中國城市消費者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額,比韓國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同時點更少 (圖5)。
  中國之所以出現加速變化的一個原因,是經歷過長達幾十年選擇稀少的計劃經濟時代,這使得中國消費者迫切想迎頭趕上,滿足以往受限制的各種需求。例如,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國居民依然需要票證來購買各類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家具和自行車等大件物品。隨著這些限制的取消,中國消費者已習慣于“過度消費”在改革開放前無法享受的商品。
  我們預計,除少數極度貧困的居民外,未來生活必需品支出份額的大幅減少趨勢將延續下去(圖6)。雖然最貧困的家庭(年收入不到25000元)在今后20年內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份額將維持在35%以上 (圖7),但中國最富裕家庭將把大部分消費支出花費在交通、通信、娛樂和教育等商品類別上。
  
  
  所有商品和服務都將增長,但部分增幅更大
  以絕對值計,今后20年內所有消費支出類別都將大幅提高。例如,屬于生活必需品的食品類,將大約增長2.4萬億元,住房和水電煤等公用設施支出將增加2.7萬億元。甚至預計支持份額減少(從2005年的11%減少到2025年的7%)的服裝,按2000年人民幣計也將增加接近9000億元 (圖8)。
  在全部覆蓋城市消費總需求的八大類商品中,五類商品的支出將增加超過2萬億元,它們是:食品、住房和公用設施、娛樂和教育、交通和通信、醫療保健。絕對價值增幅最小的商品類別是個人用品和家居用品,也將從2005年分別僅有1290億元和2300億元的最低水平逐步提高。
  這八大類商品的絕對和相對增長率將大相徑庭,將出現明顯的相對贏家和相對輸家,其支出變化十分明顯。雖然食品類商品將在絕對值上維持最大消費項目,但其他商品類別(主要是任意消費品項目)在預測期內將相對較快地迎頭趕上。具體而言,交通和通信、醫療保健、娛樂和教育以及住房和公用設施等四類商品在相對值上增速最快,到2025年將成為規模很大的消費類別 (圖9)。目前城市家庭總消費支出中,在住房和公用設施上的平均支出不到9%。到2025年,住房和公用設施支出將上升到占總支出的超過16%,而食品和服裝的支出份額將降至26%。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規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在職MBA熱門關注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本韩国不卡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午夜福利久久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亚洲性爱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