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過去的10年不過是奠定基礎,真正的輝煌沒有達到……”
挺進大西部,開拓歐洲第二戰場,明年直飛美國,海航的國際化雄心——不,應該說另辟蹊徑,避免與國內三大航空集團直接沖突——終于實現了,就像其航空廣告所宣揚的:以“非一般夢想,飛一班實現”。陳峰還要請所有的乘客來欣賞他的“壯志凌云”大片,這可得花很多錢。幸好他有一家航空公司。
經過融資擴張重組——掌門人陳峰的金融創新能力一如既往,海航正接近中國民航“四分天下有其一”的臨界點,面臨著第二次飛躍。與過去13年的跌宕起伏相比,2006年海航的一系列動作更加驚心動魄。

無論是基地:4月,海航打進南方重鎮廣州,多年宿愿“終于夢想成真了”(陳峰語);金融動力:6月,正式公布了56億元人民幣現金的注資方案(海南省政府15億元,索羅斯基金2500萬美元);香港上市通道:8月,海航入股香港港聯航空45%(一年前已控股香港中富航空)等都已完備。
盡管航空業虧損,但陳峰看到了更大的機會。他在一次論壇上說,中國企業家在這個時代要做三樣準備:一是以全球的視野看待今天一切事情,第二以國際化的標準整合企業和中國的環境,第三則是中國企業家文化修養的準備,“與經典為伴,與圣人同行”。
“真正的商道是得人心的,而不是賺取金錢。”陳峰表示,大新華航空未來有三大目標:一是規模上一個檔次,達到200架飛機;二是擁有國內外顧客廣泛的滿意度;三是位列世界航空20強,成為中國的世界級航空品牌。
作為中國民航第四大公司,海航聲稱其航班運量占據中國支線航空的70%,“西部開發幾乎全是我們”。8月30日,海航宣布購進100架飛機,為其支線市場擴軍。10月27日,甘肅機場集團、海航蘭州分公司成立,將建立第二大西部運營基地,挺進西部干、支線航空市場。11月16日,金鹿航空轉制為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成為海航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另外,以支線航空為主的大新華快運航空公司預計今年底在天津正式運營。
陳峰將目光和影響力拓展到了國外。在兩年前布達佩斯航線的基礎上,7月20日,海航開通從上海出發、經北京直飛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國際航線。開通這條“空中絲綢之路”,陳峰獲比利時王國“皇冠勛章”。此舉表明海航將集中精力開發歐洲二級市場,以此建立初步、獨立的網絡,避免與國內三大航空集團直接沖突。海航也已獲得在中美航線上的客運和貨運經營權,但由于一些手續尚未辦理完畢,海航計劃明年上半年遲些時候開航(預計先貨運后客運)。
但遺憾的是,架構已定的大新華航空遲遲未能面世。從去年一直推遲到今年中,再到11月底,“擁有近百架客機、300億元資產”的大新華也沒掛牌。陳峰曾經對《中國企業家》說,“海航過去的10年不過是奠定基礎,真正的輝煌沒有達到……我正好60歲以前完成所有的布局,然后金盆洗手退隱江湖。”不知今年53歲的他是否的真要推遲退隱的日子?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