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通過向貴人借力,可以使得事情事半功倍。通用電氣前總裁杰克·韋爾奇就認為他輝煌的事業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貴人。“貴人似乎總會在我的身旁出現,扶持我、鼓勵我。”而這些貴人其實就是自己的良師益友。
對話董思陽
《當代經理人》:你覺得自己和其他80后的女生有什么不同?
董思陽:我和她們一樣,都有很多激情和夢想,但是不同的,我想可能是我有夢想并且勇于實踐,有毅力和恒心去克服困難,最終想盡一切辦法實現。另外,比同齡人都早地接觸大人們的世界,也是一個很大的不同吧。
《當代經理人》:如何管理80后員工?
董思陽:在我們公司800名員工中有40%以上是80后的員工。70年代的員工比較理智,有經驗,管理他們用制度,公司的原則就可以;但80年代的員工不像70年代的員工,僅僅用制度去約束是不行。還要告訴他們這樣做事的原因,激發起他們對于這份事業的夢想,免得他們對于制度心服口不服,造成潛在的危機。但他們的優點是敢于創新。對于他們要懂得放權,我相信只有能離開總裁后還能運轉良好的企業才是真正好的企業。
《當代經理人》:繁忙的工作之余,作為女孩子你有什么保養方法?
董思陽:我認為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每天12點之前我就會睡覺,第二天早上7點起來。每周無論再忙,我都會從周五到下周一中抽一天休息,約好友一起做做喜歡的事情,比如聊聊天,看看書等。再有,我認為補鈣對女性美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每天都會喝牛奶吃鈣片,另外我定期還會做美容和健身。一個良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事業的成功非常重要。
《當代經理人》:平時有什么愛好?
董思陽:我是AB型血,因此我的愛好有靜有動。我喜歡跳芭蕾,做瑜伽,打太極拳,休假的時候也經常在家看書,還喜歡潛水。潛在海水中和做瑜伽冥想時都可以令自己的心靈受到洗滌。晚上有時也喜歡出去開快車。
《當代經理人》:一般隨身攜帶的哪些書?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
董思陽:我平時出差喜歡帶一些關于佛教和經營管理方面的書。對我影響最大的書有兩本,一本是《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是它讓我明確了自己要做華人史上最杰出的女企業家這個偉大的夢想。
另外一本就是拿破侖·希爾《思考致富圣經》,這是一本有關成功哲學方面的書籍。里面的一句話“只要你能想到的,并且相信的,終將可以成為現實!”一直在激勵著我朝著那個夢想努力。
《當代經理人》:面對工作上的壓力,你如何調節?
董思陽:我信佛,因此喜歡禪定,在每天起床和臨睡的時候,禪定十分鐘,定下心來什么都不想,這可以讓自己有所沉淀。我的生活理念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把工作當作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工作沒有樂趣,生活就完全沒有意義。而且我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喜歡挑戰,不怕失敗。

韓華:像風一樣的女子
文/本刊記者 康勵鋒
步入我愛打折網的會議室,迎接我們的是午后柔和的陽光和像陽光一般柔和的我愛打折網 CEO——韓華,一個80后的創業女生。伴隨這一切的,還有她那爽朗的笑聲。
韓華喜歡笑。
她的笑,不是笑不露齒的婉約,而是開懷大笑的爽朗,燦爛如38°的盛夏陽光——一定要是很快樂的人,才能夠笑得那樣毫無保留。
她的笑為她帶來了很多朋友,也為她帶來了很多信心——“在創業初期,在很艱難時,即便兩天兩夜不睡覺,我也能笑出來,笑會把所有的困難與艱辛全部融解。”
擁有燦爛笑容的韓華,給她的客戶——我愛打折網的50萬會員,每天都帶來了好心情……
那些永恒的片斷
剛剛20出頭,就開始在異鄉創業,照說經歷坎坷無數。但是,在韓華的字典里,卻找不到“困難”兩個字。“我生性比較樂觀,所以從來都是看見困難但不會認為是困難,也不會過多地去記憶與困難有關的事情。所以當很多人問我在創業過程中是不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時,我都不知該怎么回答。或許大家認為創業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但我真的沒有感覺到艱難。我一直都覺得‘困難’是一個很復雜、也很模糊的概念,誰能給我解釋清楚什么樣的事情算是困難?如果說困難是難辦的事情,那么我天天都在與困難交手。”韓華說。
韓華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在其他同學到外面勤工儉學,刷盤子、刷碗時,她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源于大學二年級。那時,偶然的機會,她發現很多計算機媒體很注重大學生群體,于是聯合幾所高校向這類報紙要活動、要贊助,如和《計算機報》合作,給高校贊助了很多年報,然后再以優惠的價格把報紙訂給學生。“在你這訂幾十元,同學也高興,報紙也開心,幾年下來效益還是不錯的,我也有了自己的收入。”
通過定報紙,她總結出了生意場上的一個規律:有蛋糕大家一起分享,一定要各方都受益,這樣才可以把生意做好、做大。
畢業以后,憑借大學里積累的“生意經”,她很快得到了總經理助理的職位。但不安穩的她,硬是2004年辭掉工作、拿著東拼西湊起來的錢,開始了創業生涯。
盡管她一直都說自己不覺得創業很辛苦,但創業時的三個片斷還是會時常出現在她的腦海里:
片斷一:2004年她把工作辭掉,準備創業,為了省錢,過年時,給爸媽打電話撒謊說太忙回不去了。打完電話,她站在冬天的北京街頭,淚流滿面,那天天很冷……
片斷二:她是陜西咸陽人,喜歡吃米飯。剛創業時,因為太忙,所以一天到晚吃方便面的日子過了很久,那時她的垃圾桶里除了方便面的包裝沒有別的。現在想起方便面,她就頭疼……
片斷三: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進入她眼睛的就是黑眼圈。那時,她的最大愿望就是什么時候可以睡到自然醒。
韓華坦言,那段時間自己確實堅持不住,想放棄了,但在我愛打折上碰到了一個會員,會員對網站的信心,重新點燃了她的希望。“會員都對我們網站有信心,我怎么能沒有呢?”這個問題一直激勵著她。
像風一樣的女子
品味著創業的艱難,但她也享受著創業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是創業成功的喜悅,而是因為創業、所以自由的感悟。
韓華坦言,她是一個不愿意束縛自己的人,她希望自己像風一樣自由,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完全隨性。
跟韓華的相見,也充滿風一樣的色彩。當你坐在會議室里等著采訪她,而她的助理愧疚地告訴你,因為賭車她可能要晚到一些時,助理的話音還未落,她就會像風一樣出現在你的面前。“我是那種很隨性的人,在上班的時候,我突然想去美容,然后我就立馬去美容,我想去健身就去健身。如果我覺得工作累了,就會出去逛逛商場,然后回來再工作。我不愿意給自己做太多的規劃,生活應該給自己不斷地制造驚喜。”
我不是女強人
跟韓華跟交談,你會覺得她是那種很干練的女強人。
可是她并不愿意別人把“女強人”這個稱謂送給她。“我從來不去想什么女強人,我是個戀家的女人,躺在床上發呆和冥想是最快樂的時光。而且,如果碰到適合結婚的對象,我會立馬放棄現在的事業,去結婚、去渡蜜月,去作一個賢惠的妻子。”
對話韓華
《當代經理人》:為什么會選擇創業?為什么會選擇互聯網行業?
韓華:很小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打算,我覺得這是沉淀在我血液中的一種成分,大家都認為我應該有自己的公司,做自己的事業。
選擇互聯網是從市場需求出發的。中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多,他們口袋里的錢也越來越多。但是,在這些人中大多數不知該如何去享受生活,經常為吃喝玩樂犯愁。而商家也很苦惱,盡管天天在打廣告,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特色是什么?于是產生了消費者和商家的信息非常不對稱的局面,需要有一個平臺來嫁接消費者和商家的這種需求,達成一個消費者和商家共贏的局面。當時做網站的時候,就是希望我愛打折網能成為這個平臺。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