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爾卡特并購朗訊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2沃爾瑪改革商品包裝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3英特爾啟用新標識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4IBM全球采購總部遷居深圳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5高盛20億收購雙匯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6Google發布中文名“谷歌”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7國美收購永樂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8雅芳首獲中國直銷牌照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9柯尼卡美能達停產膠卷相機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10芝華士12年風波
影響力:★☆ 創新力:☆
調整力度:☆ 綜合評價:★
專家說榜
能力戰略的確立是并購的價值所在——尹傳高
阿爾卡特和朗訊在并購前不同程度地都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財務問題,品牌定位的迷失,戰略能力的缺陷等,面對在新形勢下的國際并購浪潮,兩家公司覺得并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在未來市場的新定位。可以預期的結果可能是:
一、品牌定位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正經歷一場整合大潮,比如,2005年10月,愛立信宣布收購英國電信設備廠商馬可尼,2006年6月,諾基亞和西門子宣布將成立一家電信設備合資公司。如果不通過合并提升自身實力,阿爾卡特和朗訊都將面臨更強勁的挑戰。
二、戰略目標更好的期待。并購后由于奠定了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其品牌優勢將可以帶動其戰略目標的實現,并購后的銷售預測是阿爾卡特—朗訊的年銷售額將達到195億歐元(約合250億美元),這樣的目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贏局。
三、競爭優勢因為內力的提升而進一部的增強。合并后的公司將成為市值達330億美元的跨大西洋電信設備提供商,這會大大增強其競爭實力。
對中國供應商來說,沃爾瑪只是個開始——劉暉
對沃爾瑪來說,綠色采購一方面能節約開支,另一方面能為其贏得較好的口碑,增強其在世界各地的品牌競爭力,可謂一舉兩得。
對中國企業來說,隨著“Made in China”的旗幟插遍全球,中國商品在沃爾瑪銷售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保守估計也占60%以上。所以沃爾瑪此舉必然給中國的供應商們帶來巨大壓力。
但是,中國企業應該看得更遠一點,如果中國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必須樹立社會責任感,必須保障員工利益。沃爾瑪只是一個開始,今后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提出類似的要求。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與其事到臨頭措手不及,不如練好內功及早準備。
英特爾發展進入新階段——繹明宇
更換標識標志著英特爾平臺化轉變進入新的階段。從2005年1月19日英特爾宣布公司轉型開始,英特爾進行了一系列包擴組織架構、產品線在內的調整,目的是轉向四個重要市場細分領域,即移動、數字家庭、企業與醫療保健。而對于象英特爾這種消費者無法直接在百思買或沃爾瑪購買其產品的企業,它需要向新客戶宣傳其產品的價值,而大張旗鼓的換標不僅標志著其平臺化轉變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也是向消費者進行宣傳的好方式。
另外,這也標志著英特爾與AMD的競爭將轉向更廣闊的戰場。英特爾宣布其面向數字家庭的全新平臺——歡躍技術之后,其死對頭AMD也緊跟著發布“Live”品牌,以此應對英特爾的歡躍。兩大處理器巨頭角逐的戰場正由PC轉向家庭娛樂平臺。
發現企業品牌無形資產的真正價值——艾西南
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河南漯河市的肉食品加工企業,總資產22.23億元,負債15.56億元,凈資產6.67億元,2006年3月以10億元的底價在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掛牌拍賣全部股權,高盛集團以20.10億元的價格中標,這個價格是雙匯凈資產的301.35%。但是,時至12月,商務部的批復還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之中。
這個外資并購事件向人們提出了四個問題:
一是企業品牌等無形資產的價值發現。過去忽視了無形資產,導致企業價值的低估。雙匯集團是一家處于完全競爭行業的企業,成交價竟達到了凈資產的300%以上。然而,中國石油等一大批壟斷型優質企業以接近凈資產的價格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出售,損失巨大.
二是外資并購的反壟斷審查并不能從根本上保護我國的產業安全,應當改革現行金融體制,培育本土企業整合產業的能力。在本土企業中,沒有哪家企業具有大規模產業整合的自有資本,而對于高盛來說,20.10億元人民幣只是一筆很小的投資。
三是應當明確規定商務部進行反“壟斷審查”的時間期限,防止喪失良好商機。雙匯集團雖然行業排名第一,但市場份額只有3%,商務部竟然八個多月還沒有完成“反壟斷審查”,效率哪去了?
谷歌讓我們不爽——李光斗
“Google,我們愛你,但我們不愛‘谷歌’”,“‘谷歌’這個名字,讓我們不爽!更讓我們失望!”網友對“谷歌”的強烈反應說明了一切。Google的初衷是好的,將“谷歌”解釋為“豐收之歌”的意思,用詩意的方式寓意豐富多彩的搜索體驗,寓意用戶搜索的過程就是收獲的過程。但網友們并不買賬。
Google的英文原義是“10的100次方”,表示Google對寬廣信息世界的高度敬畏。但中文名并沒有延承這一核心價值。如果僅僅按照音譯的標準,“谷歌”這一翻譯值得稱道。但Google作為互聯網品牌,起了這樣一個名字,就顯得讓人難以理解。
第一,“谷歌”與互聯網毫無關聯,缺乏行業特點,與互聯網風馬牛不相及,不能引起網友的關聯記憶。反而倒很像通俗歌曲名;第二,“谷歌”有Google“想當然”式的自娛自樂策劃思想,即把“谷”聯想為硅谷。但中國字往往一字多義,谷既可以是硅谷,也可以山谷,IT人士和農民伯伯的聯想自然不同。你是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消費者(網民)認為你是什么才最重要;第三,Google還缺乏在中國做市場的經驗。拋開名字本身不談,Google發布中文名之后,有多少網友知道呢?如果換做蒙牛,事件的聲勢早就會造起來了,而不是僅僅通過一個簡單的發布會。
Google的這次事件,多少暴露了跨國公司不善中文,不善于洞察中國消費者內心的致命弱點。Google應該多向可口可樂、捷達、金利來、佳能學習。
國美并購永樂的動力——李肅
國美并購永樂,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國美和永樂的合并反映了家電連鎖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客觀要求。
一般來說,零售企業當達到一定規模后,就具備了與供應商“砍價”的地位。所以,企業規模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或抗風險能力。大零售企業為改善自身地位,競相增設網點,但如果網點過密,就會抬高經營成本,吃掉了利潤,也損害了競爭力。所以,家電零售企業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網點布局合理化,實現集約化經營。
從企業的經營績效看,中國家電零售業的盈利模式過度依賴“租金”類收入。數據說明,各企業主要是靠主營業務之外的業務收入獲利,即“價外費”(如進場費、廣告費、促銷費、店慶費等)。連鎖企業通過擴大規模提高向供應商壓價的能力,再通過低價格吸引顧客,營造“人氣”,然后索取“價外費”。顯然“價外費”收入和網點數量、銷售規模成正比。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