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來自官產學的智慧與掌聲
2006年11月4日上午8點半,籌劃運作歷時6個月的“2006年度管理中國總評選”活動,終于在“第15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開幕式上30多位官產學三界領導、貴賓與800多位企業家的矚目與掌聲中,及幾十家主流媒體記者的閃光燈下,走向最高潮——評選揭曉及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當14位因為卓越的管理成就而獲獎的企業家或企業代表,伴隨莊重的音樂及眩目的追光燈走上最前臺時,分別為他們頒獎的是:我國經濟界、企業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中國企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袁寶華先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女士,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以及本刊總編楊沛霆先生。
同時,在本次頒獎典禮臺下就座的貴賓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本刊編委會會長成思危,全國人大常委、國家科技部原部長朱麗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名譽會長林宗棠,中國女企業家協會會長趙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齊讓,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桂曉峰,中國科協原黨組書記高潮,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潘承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其文,以及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陽光衛視總裁陳平等數十位官產學三界領袖、名流。
而在此,我們更不會忘記此次評選的評委們。他們作為國內管理學界、商學教育領域的精英權威,在百忙要務中仍為此次評比傾注了大量智慧與精力,為本次評選的嚴肅、客觀、科學,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在此,我們謹致以誠摯的謝意與敬意!
管理,企業當前最嚴酷的挑戰
他們為什么會獲獎?他們為什么撥冗評審?他們為什么欣然頒獎?他們又為什么傾情抱以掌聲?——因為管理!
正如朱容基前總理曾指出的:擺在全黨和全民面前的最大任務,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還是管理!
在我們近期采訪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時,他對中國企業管理的整體現狀表達了擔憂:“如果企業內部管理不能真正做到有競爭力的話,其實還真會像吳敬璉所說的:經濟宏觀走強,企業微觀走弱。這其實蠻可怕的,也是非常危險的,F在國家提倡成為創新型國家,但只是突出技術創新,卻很少強調管理創新。我覺得:管理可能是中國企業更大的短板!
作為有著15年歷史的專業的管理媒體,《中外管理》雜志社責無旁貸要盡心竭力挖掘在中國的企業所取得的管理成就,找到那些標桿和榜樣,找到那些多年不倒的管理旗幟,讓盡量多的管理成就走向前臺,使眾多的中國企業在學習、借鑒與啟迪的過程中,提升管理的整體素質與能力。
而尤其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管理的內涵,早已不僅僅是100年前泰羅蹲在工廠計算工人的最高搬運效率。21世紀的管理,正在延展滲透到與企業相關的方方面面。
我們篤信“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的觀點:“管理的本質在于實踐!倍鴮嵺`是豐富多彩的,是創意無窮的。我們今年的評選,也正試圖多角度、多途徑、多層次地展示企業管理的豐富內涵,并記錄與展示伴隨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管理演變。
看點一:外企巨人,致力最佳公民
本年度杰出貢獻獎里,上榜的有兩家偉大的世界級公司。
股東至上+數一數二+崇尚變革+領袖搖籃+無邊界管理 = 哪家公司?當然是通用電氣。它能把公司做大,也能把公司做小,其靈活的變革能力使其成為中國企業界的標桿與寵兒。
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龐德明告訴我們:未來五年,通用電氣的資源要逐步進入中國東北和中西部去,配合中國的“十一五”計劃。而且通用電氣非常關心環境,為此它們將與清華大學、國家發改委共享一些環保技術。
讓我們看看另一家世界級公司。
人們以為微軟的成功在戰略,不過在它看來,人是主要的,戰略是次要的。它招募員工秉承四條原則,即:雄心、智商、專業技術知識和商業判斷能力。它用各種有趣而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極大地激發了高智商員工的創新熱情,這也使它成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公司。
2003年,陳永正作為微軟大中華區CEO,通過“用愛來反盜版”的方法,把公司和中國民眾在盜版立場上所形成的多年緊張關系化解于無形。2006年,微軟宣布:未來五年,它將投入1億美元,向中國企業提供累計1億美元的軟件技術支持。
通用和微軟,一位128歲,一位30歲,他們是以人為本、持續創新的管理旗幟。
來到中國后,他們一直致力于做最好的中國公民。在世界被鏟平的今天,每一家世界級公司都必須拿出他們的好東西與本土分享并融合。正如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龐德明對本刊所講:“我們把名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們要成為一個良好的企業公民,在哪兒都要做到這一點!
看點二:大型國企,創新中脫胎換骨
大型+傳統+資源+國企的疊加,意味著什么?一個字:難。而且它們的脫困,人們注定無法在西方MBA教材中找到答案。它們千瘡百孔,它們負擔沉重,它們局限繁多,它們還要面對能源、環境的壓力,成為一個胸懷“大我”的大企業:要根據科學發展觀,在減員增效的同時,還能構建和諧社會,承擔起國企應盡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種種難題,將強烈地考驗它們的管理能力和創新底蘊。
經過兩年的深入了解,我們驚喜地發現,他們取得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成就:
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大慶石油管理局經歷了一個特大型國企無法回避的震蕩、爭議、徘徊。最終,它用3年的時間,以文化感召了這支面臨變革的龐大隊伍。用“戰略雁陣”的模式為它的十萬多員工找到了方向。它經受住了二次創業的挑戰,走向市場,跨越海洋,闖蕩國際市場,在二十多個國家有了突破性進展。
再看看我們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山鋼鐵集團。1994年,它瀕臨虧損的邊緣,但它歷經十余年,通過自主創新起死回生,通過循環經濟設計,實現了節能、降耗、減污和增效。年利潤達到百億元,實現了鳳凰涅盤。近年,它又致力于打造“數字鋼鐵”,實現管理數字化。2006年5月,它建成投產了我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大規模鋼鐵生產線,改寫了歷史。
這兩家特大型國企,正在實踐創新中破解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難題。
看點三:汽車企業,學習中逆勢飛揚
在今年的中國企業管理特殊貢獻獎榜單,給人們留下極深的一個印象是:五家獲獎企業中,有兩家汽車企業。
2005年,持續下滑的汽車價格使得汽車企業利潤大幅度跳水,我國14個重點汽車企業集團的利潤下滑接近40%,而江淮汽車卻在這一年實現利潤7.4億元,利潤增長達28%,銷售收入連續15年以50%的幅度增長。這一切緣于:“它是我所見過的最接近學習型組織的企業!薄兜谖屙椥逕挕返淖髡、學習型組織概念的創始人彼得•圣吉如此評價它。
長城汽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汽車制造企業。2006年收到訂單超過2萬輛,再次刷新了中國汽車企業出口的記錄。去年,長城汽車的出口數量和創匯金額穩居全國第一。2007年,它要讓內外銷比例達到1∶1。這意味著一半的車要賣給老外,在中國汽車出口史上前無古人。
兩家汽車企業均聲稱:自己是學習型組織,而學習的標桿均為豐田。他們的主導產品均能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二次創新開發,最終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開發能力。
在如何通過學習型組織創造非凡業績方面,他們為中國企業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經驗。
看點四:軟件企業,管理創新的幕后英雄
在兩屆的評選中,我們從來沒有忽略一個事實: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管理突破都離不開信息化的輔助。去年,我們在軟件業中選擇了SAP和東軟集團。今年,用友軟件集團進入我們的視線。
截至2006年,近50萬家中外企業運行著它的軟件,數據顯示:連續四年它在中國管理軟件市場占有率第一,連續15年中國財務軟件市場占有率第一。2005年,它敏銳地意識到體驗成功、成熟的ERP應用已經成為用戶上ERP前關注的重點。它聯合三十多家ERP成功應用企業、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展開“體驗之旅”。它的體驗式營銷將眾多企業的經驗推向了全國。
專注、持續的自主創新、伙伴合作,使它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成熟管理的幕后英雄。
看點五:驚人的創新,贏天下
在專家評委會討論、設計評選標準時,創新成為了最無可爭議的關鍵要素。鄂爾多斯集團、鳳凰衛視有限公司進入中國企業管理特殊貢獻獎的榜單,均在這一要素上做到了搶眼。
比如:鄂爾多斯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用羊絨“溫暖”了全世界。然而,2003年它毅然邁向重工業,誓在硅合金事業上再造一個世界第一!由輕到重的產業跨越,其驚險與精彩仍在繼續。
比如:鳳凰衛視,它一系列的冒險和創新策略贏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它將悅目的、富有煽動性的形象與大眾的幻想結合,消除了意識形態堅硬的邊界,開創了越來越多促使國內業界群起仿效的運作模式。
創新精神應該超越行業。時代需要這種精神,中國企業更需要這種精神。
看點六:領導力,最稀缺的資源
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企業需要不斷變革創新,領導力就成為了世界范圍內的最稀缺的資源。因此,今年我們首次設置了最佳領導力獎,力圖給那些強有力的領導者以應有的價值承認,也力圖在中國企業界培養一種領導力文化。而GE全球副總裁龐德明在頒獎典禮所說“無論你有過多么好的價值觀、程序,如果沒有人實現的話,這都是一句空話,這就是我們公司能夠100年來長盛不衰的原因”,則無疑成為了我們此次增設領導力獎的絕佳注腳。
有預言家指出:在21世紀,女性的領導才能將獲得全社會的認可。當中國女企業家已占全國企業家總數的兩成時,我們需要“中國造”的女性領導榜樣。
是的,柯達在中國的成功,離不開葉鶯這位女帥卓越的溝通能力。這位全球商界的超級女聲的故事“泛濫”在各類媒體上,堪為商界亮麗一景。
而劉麗娟,在改革中勇挑重擔,把我國影視界“老前輩”長春電影廠從9年前發不出工資的窘境,打造成為東方的好萊塢——長影世紀城。“對人需要胸懷寬廣,做事要有膽識”是她的座右銘。她也由此成為了中國電影產業界中的一顆時尚之星。
評委會鐘情物美董事長張文中,不是因為他擁有中國企業中的最高學歷,而是他在成功面前始終保持著理性而開放的心態。不求最大,只求最好。
而東軟董事長劉積仁的當選,是因為他不僅能夠預見機會,而且敢于大膽選擇;不僅能引領大家在正確的路上奔跑,還深受員工愛戴。15年后,他所領導的公司已達萬人規模,是中國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軟件園。
在五位獲獎者中,常德傳是惟一一位國企領導者。今年,他已61歲。他是我們所見過的最有人格力量的領導者之一:十多年來,他不僅拒絕讓任何一名工人下崗,而且還使得青島港的業績持續攀升。因為他視國企為共和國的長子,理應盡忠盡孝。自他1988年掌門以來,青島港資產總值擴大了30倍,成為世界港口巨人。
正所謂:管理無邊界!實踐無邊界!成長無邊界!
2007年,我們期待在中國企業中發現更多的管理精彩與領袖風范,將他們閃亮呈現!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