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你覺得新華聯能做到今天這個規模,平心而論,偶然因素是什么?必然因素是什么?
傅 軍:偶然因素,說白了,就是整個國家的改革開放的大環境。這是一個盛世,一個偉大的時代。過去5年你能有那么大把的機會進來,以后還有機會嗎?沒有了。所以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造就了中國民營企業的這種多元化和這種強大。
規律性、必然性的東西也有。我下海的時候,一無所有,但我有幾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第一個就是強烈的事業心。我如果圖享受,企業也做不大。第二個就是要會做人,做人是相當重要的。你這個人可不可交?你說的話算不算數?我愿不愿意跟著你干?我為什么要信你?這一切都是要靠做人。有的人特別考慮對方的利益,講情意、說話算數,該付錢就付錢,這種人朋友越來越多,路越走越寬。要是沒有人跟你干,別人不信任你,你有錢也難做。我發現很多人,做一筆買賣跟一個朋友吵架,把人都得罪了,所以路越走越窄,最后只能是無路可走。另外,一個人還是要有胸懷,沒有胸懷是做不成大事的。比如說你能不能稀釋股份?你能不能相信職業經理人?你能不能用本事比自己還大的人?你愿不愿意去感激對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你能不能高薪水、高待遇去激勵你的團隊?這些問題,太具體了,但很考驗一個企業家的胸懷。在新華聯,開始的時候我的股份是70%,現在是31%,我差不多拿出40%的股份給了390個高管。
《中外管理》:你現在的主要工作包括哪幾塊?
傅 軍:我現在集團總部的事有一個助理總裁兼人力資源部總監(即肖文慧)去分管,審批我基本上都不管,但是超過100萬的資金支付我還是要簽字的。
我現在的工作第一個是戰略。企業要上市,要跟摩根這些機構談,總得我出面。
第二個就是企業文化的營造和傳播。
第三個是一些政府公關。有一些地方,人家說你老板過來,我才跟你談,所以有一些事我還是要去。
最后一個是一些社會活動。有一些社會活動你完全不去既不可能,也不好。
《中外管理》:這么多年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傅 軍:是李嘉誠先生。他是我們華人的驕傲。我與李先生有過兩次溝通。我覺得他很有智慧,很大氣。他的戰略眼光真是了不起。你看他做的那些事,事先他都想了,我做這個事要做到一個什么程度?他還沒收購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怎么出售、怎么使它價值最大化。
《中外管理》:你感覺你現在心態怎么樣?
傅 軍:柳老師(柳傳志)說“要耐得住寂寞,要擋得住誘惑”,這句話有道理。我覺得企業擴張不能太過。但是,當一個企業家沒有進取精神的時候,就沒希望了。所以我認為我現在還是一種興奮狀態,追求進取。我覺得,能干為什么不多干呢?但是說實在的,我要為自己,我十年前就可以不干了。但我們處于這么好的一個時代,我覺得應該多發展。中國現在的民營企業,可以說沒有一家真正有資格驕傲。為什么?人家沃爾瑪3000多億美元,豐田去年的利潤是120億美元。我們營業收入還不到100億人民幣。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企業任重道遠。
我有一個想法,中國更多聰明的人、有本事的人應該直接去搞企業。這樣國家才會昌盛,中華民族才會有希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創造財富的人,要善待企業家。
《中外管理》: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你這十幾年來創業的歷程,你會怎么說?
傅 軍: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建功立業。創造財富、造福社會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