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共30分,每題3分) 1、小角度晶界 2、多型性轉變 3、離異共晶 4、穩定化合物 5、反應擴散 6、三次滲碳體 7、形變織構 8、動態再結晶 9、擴展位錯 10、二次再結晶 二、簡答題(共50分,每題10分) 1、共格晶界、半共格晶界及非共格晶界的特征,并繪出相應示意圖; 2、影響固態擴散的基本因素; 3、中間相的分類及其形成的控制因素; 4、金屬及合金的強化類型; 5、不同回復溫度下變形金屬所發生的微觀組織變化。 三、繪圖及計算題(55分) 1、繪出Fe-Fe3C 相圖,并標出相關參數(設室溫時鐵素體中的含碳量近似為0);(10分) 2、在題1基礎上,寫出25#鋼凝固至室溫過程中所發生的相變反應式,以及室溫下鐵素體和滲碳體的相對含量;(15分) 3、在題1基礎上,寫出含5%C的鑄鐵凝固至室溫過程中所發生的相變反應式,以及室溫下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及共晶萊氏體的相對含量。(15分) 4、寫出立方晶系{110}晶面族的全部等同晶面,并繪圖計算面心立方晶體{110}晶面的面間距。(15分) 四、論述題(15分) 論述再結晶后晶粒正常長大的影響因素。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