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
聯合國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間比較大的一個國際性組織,有193個成員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促成國際合作”等。聯合國遵循下列原則: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各國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來侵犯他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聯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的事件,等等。
聯合國有6個主要機構,其中聯合國大會是主要審議機構,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個會員國有一個投票權。大會每年舉行一次。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執行機構,是聯合國比較重要的機構,現由美、英、法、中、俄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它做出的決議,全體會員國應該接受并履行。
60年來,聯合國作為代表性比較廣、規模比較大、比較具權威的國際組織,是比較重要的國際論壇和開展多邊外交的場所。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促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和成就為國際社會所公認。其主要有:積極推進非殖民化運動,支持被壓迫民族自決和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防止和制止戰爭的爆發和擴大;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眾多問題,如環境、人口、生態、資源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聯合國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強。
但是,國際社會對聯合國諸如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各種丑聞、財政拮據、代表性不強等等問題的評判和指責也不絕于耳,尤其是應對非傳統安全和發展問題上更顯得“泥足巨人”。特別是自20世紀末以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聯合國應該發揮的作用,尚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甚至一度有所削弱,要求聯合國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經過多輪艱苦談判,各國終于在2005年9月的首腦峰會上通過了指導聯合國改革的《成果文件》,啟動了拖延已久的聯合國改革進程。
(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
1.發展中國家的含義
發展中國家也被稱為第三世界國家。所謂第三世界國家是指那些在歷史上受過殖民統治和剝削,獨立后經濟落后,在國際經濟政治中處于不平等、受剝削、受壓迫地位的亞非拉國家。第三世界是在戰后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走向聯合的產物。萬隆會議的召開、不結盟運動的誕生、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形成與發展的三個重要標志。
2.第三世界形成與發展的三個重要標志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有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第一次亞非會議”,是亞非國家在歷史上第一次自己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會議,表明亞非國家開始獨立自主地商討和處理自己的事務,標志著西方國家主宰亞非國家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此亞非國家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舉行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有25個國家參加,形成了以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為基本原則的不結盟運動。中國在1992年被接納為觀察員國。
1964年在聯合國第一屆貿易和發展會議上,七十七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聯合起來,發表了《七十七個發展中國家聯合宣言》,明確提出“建立一種新的公正的世界經濟秩序”的主張,自此被稱為“七十七國集團”。1996年成員國已增到132個,但仍沿用“七十七國集團”這個名稱。中國不是七十七國集團成員,但一貫重視發展同七十七國集團的合作。
3.發展中國家共同的特征
(1)歷史上有著相同的遭遇。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了民族獨立國家,同時又面臨著共同的任務。
(3)都屬于經濟不發達地區。
(4)是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基本力量。
4.發展中國家的作用
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不僅根本改變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戰后國際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第二,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第三,大批發展中國家加入聯合國,深刻地改變著聯合國的面貌,使這一國際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發生很大的變化。
第四,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上升,逐漸改變著世界經濟的面貌,成為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基本力量。
(三)南北關系(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8年考過)
1. 南北關系的含義及特征
南北關系是指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二戰后的南北關系已成為國際關系的核心問題,它的根本特征是南北雙方不公平、不合理、不平等的關系。其中包括國際生產、貿易中的不合理分工和不等價交換;國際資本流通和技術轉讓中剝削和被剝削的國際經濟關系;國際經濟、貿易組織中的不平等地位等等。南方國家主張通過南北對話來改變不平等的國際經濟關系,加強南北雙方的經濟合作,并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和斗爭。因此南北關系是在矛盾與合作中發展的。南北矛盾,是指廣大發展中國家與少數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2.冷戰后,南北關系新特點
第一,發展中國家的戰略地位下降。
第二,南北關系中的政治因素上升。冷戰時期,東西關系威脅
第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南北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
第四,一方面,由于科技革命的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斷涌現及產業集約化的發展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依賴性減小。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相互依賴進一步加深。
3.解決南北問題的根本途徑
第一,比較主要的是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第二,加強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經濟實力,以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第三,推動南北對話,改善南北關系。
(四)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的含義
發展中國家的相互關系即南南關系,相互間的合作即南南合作。
2.南南合作的新特點
第一,地區集團化趨勢加速發展。如東南亞國家聯盟從6國擴大到10國,并加強了經濟、政治、安全、文化方面的合作。非洲一體化開始起步,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場于1995年正式啟動,等等。
第二,合作內容的多樣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第三,不結盟運動和十七國集團調整了戰略,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作用。
3.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
第一種是區域性的經濟合作。成員國之間減免關稅,實行商品自由流通,對外統一關稅和實行共同市場。
第二種是貿易合作。七十七國集團在成立發展中國家全球貿易優惠制、建立發展中國家間貿易組織、建立發展中國家多國銷售企業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
第三種是貨幣金融合作,如加勒比開發銀行、安第斯開發協會、西非國家中央銀行等,他們向其成員國提供貸款和援助。
第四種是技術合作,如相互轉讓技術、出售專利、進行技術咨詢與培訓、交換、技術情報等,以及通過發展中國家合資經營、提供技術服務和勞務等方式,發展互利的技術合作。
4.南南合作的意義
第一,它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第二,經濟上的密切合作,促進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個發展中國家用一個聲音說話,對于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將產生重要影響。
第三,南方國家的團結合作,壯大了這些國家的力量,對于提高它們在南北對話中的地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有很重大意義。
在南南合作中,“金磚國家”(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的地位與作用令世人矚目。
考試須知:首發2012考研真題 ♦2012考研時間安排 ♦準考證下載入口
考前必看:應考須知 ♦考場查詢 ♦答題技巧 ♦考前準備 ♦如何拆試卷袋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2.01
2012年研究生政治考試考前預測 第一部分:馬原理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哲學依據(可能......
05
2012.01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性 第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
05
2012.01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性 第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
05
2012.01
一、我國憲法及其規定的基本制度 (一)憲法的特征 1.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
05
2012.01
一、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一)社會主義法律的含義和本質 1.法律的一般含義 (1)法律是由國家......
05
2012.01
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一)道德的本質 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