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據材料分析擴大國內需求的長期戰略方針【材料1】
杜林認為:“在一切經濟問題上‘可以區分兩種過程,即生產過程和分配過程’。此外,以膚淺著稱的讓·巴薩伊還加上了第三種過程,即消耗過程,消費過程,但是他和他的門生在這方面都說不出什么道理。可是,交換或流通只是生產的一個項目,使產品到達比較后的和真正的消費者手中所必須經歷的一切,都屬于生產。”
——轉引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496頁
【材料2】
盡管“防冷派”和“防熱派”交鋒激烈,但如果仔細領會其觀點背后的含義,會發現他們的爭辯,比較終結論都落在了“內需不振”這個共同的擔憂之下。
3個月前還樂觀提出總需求U形反轉的宋國清坦言,現在自己也加入了“看冷”的“大合唱”中,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2004年5月~8月宏觀調控力度過大的“百日調控周年效應”所導致的“國內實際投資增長接近于零”,使得中國經濟內需不振現象越來越“搶眼”。
——《瞭望新聞周刊》2005年8月8日第32期
【材料3】
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于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加劇,圍繞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請回答:
(1)根據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的理論,指出杜林的錯誤所在。
(2)擴大國內需求為什么成為我們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
(3)如何正確處理內需和外需的關系?
【答案要點】
(1)物質資料生產包括生產(直接生產過程)、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其中,直接生產過程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比較終目的和動力。杜林的錯誤在于:第一,把生產和流通混為一談,把生產和交換合而為一;第二,把分配與生產并列,并把分配看作與生產過程不相干的、完全外在的過程。
(2)立足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們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發展階段,國民儲蓄率較高,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同時我國市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貿易沖突不斷,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也有條件主要依靠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3)正確處理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既要繼續擴大投資需求,保持固定資產投資以合理的規模和速度增長,更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國外需求。要把擴大國內需求和合理利用國外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考試須知:2012考研時間安排 ♦應試技巧及考場須知 ♦首發2012考研真題
考前必看:準考證下載入口 ♦2012年考研考場規則 ♦2012考研考場查詢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1.12
40備據材料分析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材料1】 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公布人類發展報告和世界發展指標說......
30
2011.12
備據材料分析我國的壟斷與競爭機制【材料1】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
30
2011.12
【材料1】 2004年11月,胡錦濤主席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工作午宴上指出,我們......
30
2011.12
備據材料分析我國非公有制經濟
【材料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國內......
30
2011.12
33 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問題上,毛澤東提出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錯誤口號,也有......
30
2011.12
31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澤東思想的三大基本點之一,試述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