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1
赫拉克里特則進一步把“命運”稱為“邏各斯”,他宣稱命運本身就是那貫穿宇宙實體的‘邏各斯’。他認為“邏各斯”永恒存在著,萬物都根據“邏各斯”而產生,它是任何事物都應該遵從的。 ——摘自《歐洲哲學簡史》
材料2
當我們不知道自然規律的時候,自然規律是在我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地存在著并起著作用,使我們成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隸。一旦我們認識了這種不依賴于我們的意志和我們的意識而起著作用的(馬克思把這點重述了千百次)規律,我們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類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對自然界的統治是自然現象和自然過程在人腦中客觀正確地反映的結果,它證明這個反映(在實踐向我們表明的范圍內)是客觀的、絕對的、永恒的真理。
——摘自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材料3
承認自然界的必然性,并從其中引出思維的必然性,這是唯物主義。從思維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規律性等等,這是唯心主義。 ——摘自《列寧選集》第2卷,第167頁
材料4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他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們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
——摘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材料5
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更加突飛猛進。從1990年到2001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天然氣增長92%,鋼增長143%,銅增長189%,鋁增長380%,鋅增長311%,十種有色金屬增長276%.這樣的消耗速度,迅速耗盡了國內的資源。中國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儲量僅占世界1.8%,天然氣占0.7%,鐵礦石不足9%,銅礦不足5%,鋁土礦不足2%.到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靠國內資源來支撐今后的發展。從消費總量看,到2010年,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7%,鐵礦石,將達到57%,銅將達到70%,鋁將達80%.
我國的國內資源再也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我國的環境更難以支撐當前這種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我國現有荒漠化土地面積267.4萬多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萬多平方公里;我國18個省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我國目前的廢水排放總量為439.5億噸,超過環境容量的82%;我國七大江河水系,劣五類水質占40.9%,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我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我國尚有3.6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我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927萬噸,煙塵排放量為1013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為941萬噸,人民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
全人類正共同面臨著一場新的人口資源危機,全人類正共同面臨著一場新的文明轉型,如果沒有新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沒有新的全球資源配置體系的革新,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矛盾將會迅速激化,人類有可能越不過這次文明轉型的門檻。對中國而言,如果我們繼續沿著當前這種發展模式走下去,將難以解決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將難以解決區域分化和階層分化的矛盾,將難以解決全球環境惡化的矛盾。我們也許是幸運的一代人,能看到未來新文明的曙光,它將徹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也許是比較不幸運的一代人,因為我們可能將經歷一場人與自然徹底沖撞后的劫難。 ——摘自《環球時報》(2004年2月6日)
請回答:
(1)分析材料1、2、3,簡述“邏各斯”含義,并指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規律問題上的區別。
(2)分析材料4,結合所學知識,解釋“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的含義。
(3)分析材料5,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答案要點:
(1)材料1中的“邏各斯”是物質運動的內在聯系及規律,它是任何事物都應該遵守的事物內部固有的聯系。唯物主義往往把規律理解為意識之外獨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物的內在聯系,人們的意識可以反映認識與掌握規律,并指導實踐;唯心主義則從思維中引出規律,否認規律的客觀性,把規律完全看成主觀思辨的結果,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顛倒了規律與人的關系。
(2)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與自然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條件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與前提,人們可以運用已經獲得的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指導實踐,達到對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們違背了自然界的規律而任意發揮主觀的能動作用,那么就會受到自然界的報復,因而這種對自然界的勝利是一種暫時性的勝利,比較終將會對人類的存在和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因而,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
(3)我們國家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辯證地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一方面,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環境,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認真研究、掌握自然規律,并用其來指導我們的實踐,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治理大氣污染等嚴重的環境污染,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總之,我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人與環境的關系辯證的處理好,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反對破壞生態環境的粗放型發展,堅持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考試須知:2012考研時間安排 ♦應試技巧及考場須知 ♦首發2012考研真題
考前必看:準考證下載入口 ♦2012年考研考場規則 ♦2012考研考場查詢
復習備考:政治時事匯總 必背考點 預測試題 ♦ 英語作文預測 模板大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1.12
4.唯物辯證法就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因為它( ) A.認為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 B.......
30
2011.12
11.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
30
2011.12
6.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問題精髓的原理是( ) A.同一性和斗爭性關系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30
2011.12
一、單項選擇題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 A.運動的觀點和靜止的觀點 B.全面的觀點和......
30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預測試題及答案三(1) ......
30
2011.12
36、“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逐步修訂了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將“工農共和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