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和本質
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
生態可持續發展: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與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在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包括控制環境污染和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球生態的完整性,保證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人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
經濟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以體現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它不僅重視增長數量,更追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社會可持續發展:以改善和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為目的,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應包括改善人類生活質量,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創造一個保障人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項權利的社會環境。
可持續發展理論比較本質的是創新,就是在價值觀上從過去人與自然的對立轉變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這種發展觀是一種以知識為內核,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前提、以社會文明為基礎的新型文明發展模式。
可持續發展的哲學意義:,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一旦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遭到破壞,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災難性后果;社會發展是目的性和規律性的統一,在把人類利益作為發展的比較終目標的同時應尊重自然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把人們的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改變了傳統認識論對主客體關系的處理,即不再只是把客體當作主體認識和改造、征服與獲取資源的對象,而主張在自然和社會發展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實現主體與客體,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共處。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09.05
5.建設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的含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從廣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
18
2009.05
4.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要堅持走......
18
2009.05
3.和諧世界 可用八個字來描述和諧世界的美好圖景: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具體來說,和諧世界應......
18
2009.05
2.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當前的初次分配不公問題主要是由于體制不健全和制度......
18
2009.05
1.社會信用制度(從三鹿奶粉事件看企業誠信) 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
18
2009.05
第6章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