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知識點寒假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歷史的問題在于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于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知識點寒假復習,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促成了新航路的開辟,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春秋時期,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奠定了基礎,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
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作出“楚辭”體,又稱“騷體”。他的代表作《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
漢代流行的文學體裁,稱為“賦”。東漢的張衡代表作《二京賦》,是漢賦中的佳作。
唐朝的詩歌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被后人稱為“詩仙”,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等;另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后人稱為“詩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別”
詞是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著名的詞作家有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等。“多情自古傷離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花自飄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者,辛棄疾的作品表達了恢復中原的雄心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到元代,有元曲。以關漢卿、馬致遠等人的創作成就最高。
中國的小說興起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的短篇小說稱為傳奇;宋代說話藝術盛行,編出了許多話本,供說書人做底本;明清時期,小說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在眾多的作品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四部(四大名著)長篇小說最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也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漢字:源于圖畫,至商代形成完整體系。演變脈絡: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
魏晉的楷書具有定鼎之功,王羲之貢獻最大。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各具特點。
草書具有審美價值,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朝的張旭、懷素等,都是草書大家。
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唐朝顏真卿,北宋蘇軾,元朝趙孟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書,也備受世人喜愛。
到了元代,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成熟階段。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二歷史知識點寒假復習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知識點寒假復習: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