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二級知識點寒假復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育路小編準備了歷史高二級知識點寒假復習,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識”,而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開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但丁,長詩《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
德意志的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就可以得救;②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影響: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法國:(領袖)伏爾泰——君主立憲、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盧梭——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峰,之后,又傳播到其他國家。
啟蒙思想的進步意義:①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②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歷史高二級知識點寒假復習,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高二級知識點寒假復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