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二知識點: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7-03-14 16:17:4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下面育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希望大家在空余時間進行復習練習和學習,供參考。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發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編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海國圖志》,成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與《海國圖志》: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啟迪了人們的思想。

  二、維新思想

  1、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

  (1)康有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借助孔子宣傳變法,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其思想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2)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反對因循守舊。

  (3)嚴復:翻譯《天演論》,根據進化論宣傳變法。

  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推動了變法運動的進行,促進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1)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宣傳“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發表《文學革命論》。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

  (3)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導白話文。

  (4)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把反封建與白話文結合起來。

  (5)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言論:陳獨秀-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2、新文化運動影響:思想解放,民眾覺醒,文化轉型,馬克思主義傳播。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五四前: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五四后: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宣傳;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思想解放,工人運動,中共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

  以上就是高二歷史知識點: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歷史高二知識點: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资源在线播放站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va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