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知識點總結
歷史的問題在于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于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二歷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知識點一 “蒸汽時代”的到來
1.條件
(1)17世紀末,英國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2)18世紀,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應用機器進行生產成為可能。
(3)科學技術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
2.進程
(1)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瓦特制成單動式蒸汽機,大大提高了蒸汽機的功率。
(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聯動式蒸汽機,能夠適應不同工廠的需要。
3.影響
(1)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采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
(3)在工業化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英、法、美等國家成為工業國家。
(4)蒸汽動力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應用,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蒸汽機廣泛應用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1)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革新。蒸汽動力的應用,直接導致了蒸汽機車、輪船的發明,帶動了鐵路的出現,開辟了交通運輸的新紀元。?
(2)帶動了許多工業部門的發展。到19世紀40年代,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普遍推廣使用了蒸汽機,蒸汽機不但在紡織、采礦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還被推廣到冶金、印染、機械、化工等一系列工業部門。?
(3)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帶動了機器技術體系的成熟及各類產業組織數量的增加,產業技術及機器生產向城市聚集,吸收了大量農業人口流入城市,開始了近代意義上的城市化進程。?
(4)推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改變了人類以人力、畜力、水力作為主要動力的歷史,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完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使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
(5)推動了生產方式的進步。蒸汽機的應用為實現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變革提供了強大杠桿。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典等國先后實現了從手工作坊到機械化大生產的變革,這是人類勞動組織形式的重大改變,在這之后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6)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革。蒸汽機的應用和機械工業的發展,既造就了龐大的無產者隊伍,同時也養肥了資本家,使社會階級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日益分裂成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無產階級和工業資產階級。
【題1】 在19世紀上半期,歐洲流行著這樣的說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機)是英國人。”對這句話的準確理解是( )
①當時使用蒸汽機的都是英國人 ②以蒸汽為動力的機器是英國人發明的 ③當時的英國已廣泛使用蒸汽機 ④蒸汽機的出現是英國工業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解答該題的最佳方法是排除法。①說法錯誤,因為18世紀末開始,工業革命擴展到法、美等國,隨著工業革命的擴展,使用蒸汽機的不再都是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也開始使用蒸汽動力。②說法錯誤。美國人富爾頓制成了以蒸汽為動力的汽船。③正確。19世紀上半期,英國已完成工業革命,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蒸汽機也廣泛推廣開來。④正確,體現了工業革命后動力的巨大變化。因此正確選項應為③④,即D項。
知識點二 電氣革命的出現
1.條件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2.進程
(1)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成為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一種新能源。
(2)長距離的輸變電技術也日趨成熟。
3.影響
(1)出現了新的技術革命浪潮,促進了工業的迅速發展,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也稱為電氣革命。
(2)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3)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成了壟斷組織的形成。
(4)電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蒸汽動力和電力產生過程的不同點與相同點有哪些??
(1)不同點?
①蒸汽動力主要由機修工瓦特改良產生,主要是生產實踐的總結,是技工的創造;而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是建立在電磁學理論基礎上的,即電力是科學理論發展的產物,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起來。?
②蒸汽動力主要在英國完成,而電力是由多國的科學家共同創制出來的。?
(2)相同點?
①都源于社會生產需要,也就是說兩種動力的產生都是時代呼喚的結果。?
②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反復實踐,通過科學實驗得以產生,投入生產生活領域。
【題2】 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現的重大發明分別是( )
A.蒸汽機 電動機 B.電動機 蒸汽機
C.電動機 內燃機 D.蒸汽機 內燃機
答案 D
知識點三 信息技術的發展
1.概況
(1)1946年,美國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
(2)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加緊了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3)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了包括四個站點的網絡,促進了互聯網的產生。
(4)20世紀90年代以后,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2.評價
(1)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會開始出現。
(2)信息經濟在世界各地全面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3)傳統產業借助互聯網提高管理水平,并通過全球營銷和采購擴大市場。
(4)互聯網時代,人們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樂趣。
(5)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發生著改變。
(6)網絡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現代信息技術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1)20世紀中葉,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與計算機科學為基礎的理論科學成果促進了科學思維的變化。科學家們將信息作為人類歷史上物質與能量之后的第三個開發對象進行研究,信息科學技術革命就這樣開始了。
(2)電子計算機的創制和通信技術的進步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其不僅為自動化和控制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且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如數據處理、設計實驗、自動控制、經營管理、通訊聯絡等方面。電子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相結合成為電子網絡技術,使信息傳遞與匯集成為可能。
(3)各國對高科技迫切的社會需要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末,處于“冷戰”時期的美國擔心蘇聯的人造衛星破壞其軍事通信系統,加緊了對信息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結果導致互聯網的產生。1969年10月美國首先搭建成功了電話線連接起來的第一個實驗網絡,這是因軍事需要而研發成功的。
【題3】 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緊了對信息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直接原因是( )
A.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第一臺計算機
B.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C.20世紀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紛紛出現能源危機
D.20世紀中期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促進了科學思維的變化
答案 B
解析 20世紀60年代,美蘇處于“冷戰”對峙時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后,引起了美國人的恐慌,害怕蘇聯人的人造地球衛星會破壞其軍事通信系統,所以加緊了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62“瓦特和蒸汽機”插圖和P63“‘薩凡納’號輪船”、“早期的蒸汽火車”插圖及[資料回放]。
【信息解讀】 瓦特改良蒸汽機,大大改進了交通運輸工具,出現了輪船和火車,發展了交通運輸業,密切了世界之間的聯系,世界日益聯系為一個整體。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話,闡明了蒸汽機問世帶來的巨大影響,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史料應用】 1.瓦特萬能蒸汽機問世的意義有( )
①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 ②促使工業革命開始,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浪潮 ③推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④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④項工業革命開端的標志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選項。
【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63“法拉第和電磁感應實驗裝置(模型)”插圖和P63[歷史縱橫]及P64“19世紀巴黎的電力鐵路”插圖。
【信息解讀】 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奠定了發電機的研制理論,為18、19世紀的電的發明奠定了基礎;電的廣泛應用,改進了交通工具,出現了電力火車。總之電的發明,推動了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史料應用】 2.從18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用于工業發展的動力發生怎樣的變化?對人們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案要點 20世紀初,電力已經取代蒸汽動力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電力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用電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電車和電話加強了人們的聯系,電影和電視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等等。
【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65“互聯網宣傳畫”插圖和P65[歷史縱橫]。
【信息解讀】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奠定了信息技術的基礎。美國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史料應用】 3.信息化時代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主要包括( )
①使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聯系更加緊密 ②知識密集型產業在經濟生活中日益重要 ③傳統產業脫胎換骨 ④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引起一場學習的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題解答的關鍵是理解教材中的知識。
思考:你覺得應該怎樣評價蒸汽機的發明和電力的應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P64)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從蒸汽機到互聯網知識點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