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3第六單元知識點: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2016-12-09 08:54:08 來源:精品學習網

   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必修3第六單元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知識點概述

  主要知識點是三民主義的創立和發展,注意比較新三民主義和舊三民主義的不同之處.

  知識點總結

  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的背景:

  (1)鴉片戰爭以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2)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不同的救國主張,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改良,使中國免遭列強侵略、擺脫危機。

  (3)19世紀末,當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的時刻,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

  2、三民主義的創立:

  (1)1895年,孫中山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豐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孫中山同黃興、宋教仁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中國同盟會。

  (3)在《中國同盟會總章》中,孫中山提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不久,又將這個綱領進一步闡發為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為目標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

  3、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1)民族主義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清朝封建統治;

  (2)民權主義指“創立民國”,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3)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主張核定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

  二、三民主義的實踐活動

  (1)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孫中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實踐。

  (2)1912年,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認國家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三、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1、原因:

  (1)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援助。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影響與幫助下,孫中山決定吸收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改組國民黨。

  (2)孫中山本身的與時俱進的精神。

  (3)當時革命斗爭形式的需要。

  2、過程: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宣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建主張,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3、基本內容: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有兩方面含義:一為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為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則指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影響及評價:新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有著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軍閥統治,這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國民革命時期的旗幟。此后,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在全國展開。但是,新三民主義仍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

  常見誤區提醒

  (1)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反對滿洲貴族的統治;到了新三民主義才提出反對帝國主義。

  (2)三民主義的地位:民族主義是革命的前提;民權主義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義是革命的補充。

  (3)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比較。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二歷史必修3第六單元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歷史必修3第六單元知識點: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 亚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欧美在线不卡黑配白 | 日本国产性爱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