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異地高考”新政能否順利啟程?(3)
如何從 “ 上得了 ” 到 “ 上得好 ”
目前,福建仍有8.5%的隨遷子女在民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校就學。這些學校一定程度緩解了城區義務教育資源緊缺狀況,但辦學條件相對簡陋,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不高。
為解決這一問題,福建于2012年起向民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校劃撥人均公用經費,外來工子女就讀這些民辦學校將免學雜費。
但對于公辦教育資源本就緊缺的福建省,短期內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從師資方面,缺口大,教師負擔過重,“放開高考,不僅直接影響高中,初中、小學也將受到間接影響。”專家指出,新政勢必使得外來工子女大量流入,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受的影響更大。據了解,此前福建一些地方由于接收外來工子女,原先教師超編的地方如今反成缺編。如泉州鯉城區江南第三中心小學,按標準應配備教師30人,現僅15人,另請代課教師14人。晉江、石獅二市教師編制缺口更大。
“原來新區規劃時,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按照現在的政策,教育容量明顯不足。”以泉州豐澤區東海、城東片區為例,原來以18萬人口規劃配套相應教育資源,現人口已達幾十萬,外來工人口及其子女還在不斷增加,原先規劃的教育用地、學校數及規模已遠遠滿足不了現實需求。
同時,由于外來工子女流動性大,給教育、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帶來很大難題。福州七中一名教師告訴記者,外來工子女隨父母務工流動就讀學校的改變比較大,何時走,何時來沒法預測。這一方面使得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難以科學規劃教育事業發展,難以準確掌握外來工子女新學期就讀具體人數,合理安排師資和經費;另一方面給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據介紹,開放異地高考,中考中招是最直接波及的一環。由“3年完整的高中學習經歷”反推回來,隨遷子女是否需要在福建參加中考進入本地高中等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對于這些具體條件,目前尚未明確。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