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異地高考”新政能否順利啟程?(2)
教育資源面臨挑戰
“如此低的門檻,滿足了外來務工人員多年來愿望,促進他們子女隨遷就學,但對當前有限教育資源來說是一種挑戰。”福州七中一位老師說。
據了解,這所學校地處福州城鄉結合部,許多農民工子女在這里讀書,“原來不少學生初中沒念完就轉回老家去了,高考放開后,他們不用回去了,還會促進更多農民工把子女隨遷來就學。”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原本打算回原籍地高考的隨遷子女準備留下來。
“福建的高招原本就激烈,考上重點大學幾率本就低,高考放開后,這種競爭必將更激烈。”對于放開“異地高考”,本地一些家長[微博]表示擔憂,“現在高考錄取率雖很高,但一本錄取率卻很低!”
記者了解到,目前政策中僅要求報名者有一定年限學習經歷。盡管如此,還有一些隨遷子女家長表示,鑒于福建重點院校錄取率,不太愿意來福建高考移民。
低門檻對教育資源挑戰加大。福州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本來就少,特別是上優質校更難,隨遷孩子與本地戶籍學生爭奪有限的普高名額,矛盾將會日益凸顯。“如果不加以引導和有序統籌,一些隨遷子女較多的流入地教育資源將不堪重負,影響這些地方的教育發展,也會直接影響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對于放開高考,教育部門底氣在于福建省高考報名人數逐步減少,2009年以來,福建省連續4年出現高考報名人數下降。主要原因是適齡人口出生率下降,2012年高考人數再創新低,與去年比減少了近萬人。如果外來工子女增加的話,可實現“一增一減”平衡。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