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省市年底出臺異地高考方案 門檻設置是重點
千呼萬喚,承載眾多期待的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的閘門終于緩緩開啟。
11月15日,歷經多次申請,非京籍家長看到了一點“等得來”的光亮: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異地高考方案原則上將在今年年底前出臺。”而在此之前,黑龍江已經率先亮明“門檻”,山東、福建、上海、天津、江蘇、廣東、安徽、浙江、湖北、海南、云南、江西12省市也明確表態,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具體方案最遲將于年底前公布。
各省市的頻頻表態似乎讓全國997.1萬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但“門檻”高低的爭論、戶籍地居民的抵制、公眾對“高考移民”隱患的擔憂卻顯示其背后博弈遠未結束,甚至是剛剛開始。
多省探路,推廣價值有多大
比照著教育部9月份提出的“滿足家長條件、學生條件和城市條件”的原則,近日黑龍江成為率先“吃螃蟹”的省份,第一個“就地高考”門檻破土而出。不到50字的規定表示,外省籍隨遷子女“須具有我省高中學籍且高中階段在我省連續就讀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即可2013年高考時在當地報名就地高考。
繼黑龍江之后,江蘇省明確表示,將在2013年開放隨遷子女就地高考,不過目前尚未公布就地高考的具體門檻。目前,其高考報名已于11月4日結束,符合條件的外省戶籍考生可以在江蘇就地高考方案出臺后補辦高考報名手續。
安徽省高考報名則將在11月20日開始,屆時將公布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條件,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將可與本省考生同時報名。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就政策出臺時間進行了明確回應。
在部分家長眼里,這些地區積極的政策推動讓曾經“難以逾越”“鐵板一塊”的戶籍掛鉤教育制度開始出現松動,甚至有了可以觀照的標準。但在更多人心中,改革環境的相對簡單也讓“先行一步地區政策的推廣價值變得有限”,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北上廣的政策沒有細化落地,這項政策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失敗了。”正如非京籍家長陳女士的憂慮,“各方面壓力太大,北京的準入‘門檻’一定會比黑龍江高很多,能不能符合標準仍是一個未知數。”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