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際商務師考試國家市場轉變習題及答案
來源:來源于網絡 發布時間:2010-06-04 15:00:52
一、單選
1.關稅同盟比自由貿易區一體化程度更高,體現為:
A. 對非成員國實行統一的非關稅政策
B. 對非成員國實行統一的關稅政策
C. 消除了成員國經濟貿易政策方面的差異
D. 實現了區域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答案:B
2.國際價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條件是:
A.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世界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B.各國勞動生產率的不同
C.各國生產商品所用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D.各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答案:A
3.國際價值是在( )的基礎上形成的。
A.國際生產價格
B.國別價值
C.勞動生產率
D.勞動強度
答案:B
4.國際價值與國別價值( )。
A.在質上與量上都是完全相同的
B.在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則是不同的
C.在本質上是不同的,而在量上是相同的
D.在質與量上都是不同的
答案:B
5、( B )是經濟一體化較低級和松散的一種形式。
A、自由貿易區
B、優惠貿易安排
C、關稅同盟
D、經濟同盟
6、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最高組織形態是( D )
A、自由貿易區
B、優惠貿易安排
C、關稅同盟
D、完全經濟一體化
7、共同市場與完全經濟一體化相比,前者未實現( D )
A、生產要素在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動
B、統一的對外關稅政策
C、貨物在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動
D、統一的對外經濟社會政策
8、從需求方面考察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稱為( C )
A、貿易轉移效果
B、貿易創造效果
C、貿易擴大效果
D、貿易替代效果
9、關稅同盟理論是由(A )提出的。
A、范納和李普西
B、鮑里斯·塞澤爾基
C、小島清
D、德紐
10、大市場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B )
A、鮑里斯·塞澤爾基
B、西托夫斯基和德紐
C、范納
D、李普西
11、協議性國際分工理論的提出者是( C )
A、范納
B、德紐
C、小島清
D、李普西
12.按照貿易壁壘撤銷程度劃分,下列地區經濟一體化形式中,貿易自由化程度最高的是:
A. 關稅同盟
B. 自由貿易區
C. 經濟同盟
D. 共同市場
答案:C
13.商品國際市場價格圍繞國際生產價格上下波動,它是由國際市場上的()確定的。
A.國際價值
B.壟斷價格
C.供求關系
E. 國別價值
答案:C
14.目前,APEC屬于的經濟一體化的形式為:
A.優惠貿易安排
B.自由貿易區
C.關稅同盟
D.共同市場
答案:A
二、多選
1. 對于商品的國際價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其價值量受各國勞動強度的影響
B.是在國別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
C.本質上與商品的國別價值是不相同的
D.其價值量隨著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而變動
E.國際價值是由產生絕大多數國際貿易貿易量的那部分商品來調節
答案:ABDE
2.下列關于國際價值量的論述,正確的有:
A.國際價值量隨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而變動
B.國際價值量受各國勞動強度的影響
C.商品的國際價值量與國別價值量一般來說是一致的
D.國際價值量與貿易參加國的貿易量密切相關
E.勞動過程需要越多的知識含量,生產出的產品價值量就越高。
答案:ABDE
3.影響商品國際價值量的因素有:
A.勞動生產率
B.勞動強度
C.貿易參加國的貿易量
D.壟斷程度
E.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知識含量
答案:ABCE
(多選)
4.綜合發展戰略理論是:
A. 由鮑里斯·塞澤爾基提出的
B. 由西托夫斯基提出的
C. 關于發展中國家經濟一體化的理論
D. 關于發達國家經濟一體化的理論
E. 是關于南南合作的理論
答案:ACE
5.關稅同盟形成后帶來的靜態效果有:
A. 貿易創造效果
B. 貿易轉移效果
C. 可以減少行政支出
D. 使成員國獲取專業與規模經濟利益
E. 可減少走私
答案:ABCE
6、地區經濟一體化形式中實現了共同關境的有(ACDE)
A、完全經濟一體化
B、自由貿易區
C、關稅同盟
D、共同市場
E、經濟同盟
7.壟斷組織控制世界市場價格的直接方法有:
A.規定出口份額
B.采用劃撥價格
C.限制商品生產額和出口額
D.在市場上出口“剩余”產品
E.降低商品價格
答案:ABE
8.關稅同盟中,在關稅同盟成員國內:
A.廢除關稅與數量限制
B.建立對非成員國的共同關稅
C.生產要素可以自由移動
D.執行某些共同的經濟政策
答案:AB
三、名詞解釋:
1.貿易創造效果:貿易創造效果由生產利得和消費利得構成。關稅同盟建立后,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實行專業化分工。這樣,關稅同盟某成員國的一些國內生產品便被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產品的進口所替代,從而使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擴大了生產所帶來的利益;同時,通過專業化分工,使本國該項產品的消費支出減少,而把資本用于其他產品的消費,擴大了社會需求,結果使貿易量增加。
2. 貿易轉移效果:假定締結關稅同盟前關稅同盟國不生產某種商品而采取自由貿易的立場,免稅(或關稅很低)地從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家進口產品,關稅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員國該產品轉由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進口。如果同盟內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不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則進口成本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費支出擴大,使同盟國的社會福利水平下降,這就是貿易轉移效果。
3.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完全取消關稅和其他壁壘,并對非同盟國家實行統一的關稅稅率而結成的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