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理論與實務國際分工的發展條件(二)
來源:發布時間:2010-12-08 15:38:18
有關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理論與實務國際分工發展條件的輔導對考生的復習起到非常有效的幫助,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內容如下:
三、人口、勞動規模和市場制約著國際分工的發展
世界各國人口對國際分工的規模起著制約作用。首先,各國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會使貿易成為一種需要。其次,人口的質量也對國際分工的內容有重要影響。勞動規模也制約者國際分工,勞動規模越擴大,分工就越細密,一國不可能包攬一切,勢必要與別國進行分工。在人口和勞動規模具備的前提下,國際分工的實現受制于國際商品市場的規模。國際分工的發展史是同國際商品交換的發展齊頭并進的。
四、資本流動是國際分工深入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戰后,跨國公司的興起使資本輸出規模空前巨大。資本輸出是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的重要手段。跨國公司通過直接投資,按照規模經濟和生產要素配置優化的原則,對生產的各個環節加以全面的安排,把生產過程分散到世界各地,進行世界范圍的企業內部的分工。跨國公司大部分投資是投放到制造業部門,而且主要是投放到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水平型”的國際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要形式,國際分工逐步發展成為“水平型”的國際分工,使世界分工沿著越來越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五、上層建筑可以推進或延緩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
主要表現在:
1.建立超國家的經濟組織,調節相互的經濟貿易政策,促進國際分工的發展。
2.制定自由貿易政策、法令,推行自由貿易,加速國際分工的步伐。
3.通過殖民統治,強迫殖民地建立符合國際分工的經濟結構。
4.發動商業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使戰敗國接受自由貿易政策。
5.政治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正確認識國際分工的兩面性,積極參與國際分工。
(02與06年試題)
下列對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條件的表述,正確的有(ABDE )
A、社會生產力是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B、 自然條件是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的基礎
C、資本流動嚴重阻礙了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
D、上層建筑可以推進或延緩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
E、 勞動規模和市場制約著國際分工的發展
育路教育網預祝參加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的考生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