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各國分稅制的情況來看,目前國際上常見的分稅制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分稅級次為兩級和"/>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國際上的分稅制
從世界各國分稅制的情況來看,目前國際上常見的分稅制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分稅級次為兩級和兩級以上的分稅制類型
根據分配級次的不同,分稅制類型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兩級分稅制,一種是中央政府、州(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縣(府、郡、自治州、盟、旗)政府三級分稅制。
2.完善程度為徹底型和不徹底型的分稅制類型
在各國稅收實踐中,實行分稅制的國家基本上可劃分為徹底分稅制與不徹底分稅制兩種形式。
徹底分稅制(亦稱“完全分稅制”)是指:徹底劃分中央和地方稅收管理權限,不設置中央地方共享稅的一種分稅制制度。采取這種分稅制的,大多是聯邦制國家,如美國等。它具有如下特點:政府首腦由民眾選舉產生并對選民負責,政府事權明晰,民眾意愿對政府行為有較大的影響,稅權和事權對應密切,稅收管理權限劃分清楚,中央與地方稅務機構分設。一般來說,實行這種制度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作為支撐。如果民眾沒有對立法、執法的有效建設和監督權力,實行徹底分稅制只會帶來官本位下的腐化和短期行為,使地方經濟受到損害。因此,在法制建設不太完善的國家和時期,設想實行徹底分稅制,是行不通的。
不徹底分稅制(亦稱“不完全分稅制”)是指:稅收管理權限交叉,設置中央稅、地方稅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的一種分稅制制度。它既具有固定性的特點又具有靈活性的特征。采用這種分稅制的,大多是管理權限比較集中的國家,如英國、日本等。
3.集權為主的、分權為主的、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類型 稅權分配程度為集權為主的、分權為主的、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分稅制的類型
目前世界上實行的分稅制主要有3種類型:
其一,集權為主的分稅制
這種類型以英國、法國、瑞典為代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1)政治集權、經濟干預。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法國也是一個具有200年歷史傳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瑞典也不例外;這類國家在經濟管理上的共同點就是推行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
(2)稅權集中。國家干預經濟政策決定了稅收管理體制的高度集中,如英國、法國、瑞典的法律都明確規定,稅收立法權歸議會,稅收條例、法令由財政部制定,地方政府負責執行。
(3)中央稅收為主體。這些國家的中央稅收占絕對優勢,如在英國,以所得稅、公司稅為主要稅種的中央稅收占稅收總額的75%以上,以財產稅為主要稅種的地方稅收僅占稅收總額的25%以下,而且近些年來地方稅收入比重仍在下降,最低時竟下降到不足1%。在法國,以增值稅、所得稅為主要稅種的中央稅收占稅收總額的85%左右,而以財產稅為主要稅種的地方稅收僅占稅收總額的15%以下。由于地方政府的稅種小、收入少,對中央政府的依賴性很大。例如,法國在一般年份,中央補助占地方預算收入的50%以上。高度集中的稅收管理體制,雖然有利于集中財力實現預期經濟目標,有利于運用稅收杠桿調節經濟,但卻較嚴重地壓抑了地方政府組織收入和促進市場競爭,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在近幾年的稅制改革中也大多采用了這種模式。
其二,分權為主的分稅制
這種類型以德國、原南斯拉夫為代表,其特點是:
(1)三級政府,三級預算,相對獨立。中央(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定稅權、分稅分管。稅法由聯邦議會統一立法,具體條例、法令由財政部制定,但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機動權,如規定起征點、加成減稅、開征某些捐稅等。聯邦、州和地方三級稅務機構只有工作關系,沒有統屬領導責任。
(2)共享稅是主體,稅種分為各級政府的固定稅和共享稅兩大類。作為共享稅的是幾個大稅種,包括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共享稅收入占全部稅收總額的70%。固定稅都是一些小稅種。聯邦政府的固定稅種主要是關稅,州政府的固定稅種主要是財產稅,地方政府的固定稅種主要是土地稅等。各級政府的固定稅加上分得的共享稅,占全部稅收總額的比例分別是:聯邦48%,州34%,地方13.6%,歐共體抽3%。在這些國家,雖然聯邦政府規定,經濟發達的州要支援經濟條件較差的州,以求平衡,經過支援和協調仍感財源不足的,聯邦可從增值稅分成比例中拿出1.5%給予補助,但主要還是要求嚴格貫徹“一級政府、一級財政”,自求平衡的原則。這種分成分稅制能較充分地發揮各級政府理財辦事和推動市場自由競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宏觀管理。
其三,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分稅制
這種類型以美國、日本為代表。此類國家在沿襲各自歷史傳統和信奉的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了大致相同的分稅制特點。主要包括:
(1)有比較完善的中央和地方兩個稅收管理體系。美國建立了聯邦、州、地方三級稅收管理體系。聯邦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公司所得稅為主,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60%左右;州以銷售稅等為主,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25%;地方以財產稅等為主,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15%左右。日本建立了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三級稅收管理體系。中央稅有所得稅、法人稅等26種,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63%;都道府縣稅有居民稅、事業稅等15種,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16%;市町村稅有居民稅、固定資產稅等17種,各項稅收約占稅收總額的21%。這種稅收體系,既能使中央有較強的宏觀調控能力,又保證了地方政府的經濟自主權。(數據為2006年)
(2)有比較靈活的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的調控措施。美、日兩國地方政府雖然都有自己的稅收來源,但由于社會公益事業等支出龐大,仍然入不敷出,需要中央政府給予補貼。對此,美國是通過轉移支付進行彌補的。美國的轉移支付,主要包括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補助和非專項補助,與此相應,地方得到的補助金包括聯邦補助金和州補助金,一般來說,聯邦和州補助金占地方預算收入的76.5%。日本實行的是包括下撥稅、讓與稅和國庫支出金的分稅制。從性質上看,下撥稅類似非專項補助,讓與稅類似專項補助,國庫支出金則類似委托支付。一般情況下,通過接受補助,地方政府的收入反而占稅收總額的60%以上。綜合上述,兩國通過轉移支付制度將中央和地方三級財政聯結成了一個共同的利益整體,補助金制度是中央政府監督和調控地方政府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手段。
(3)有比較健全的稅收管理體系。美國三級財政體制中、聯邦、州、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征稅制度。聯邦稅法由國會制定和修改,州和地方政府也都有獨立的課稅權。三級政府三套稅務機構,各司其職,互不干預,沒有領導關系,只有業務聯系。日本也實行三級征管制度,稅收立法權歸國會,地方稅收,原則上只限“地方稅法”中所列的法定稅種,但經過自治區大臣批準,地方政府也可以新設法定以外的普通稅。在機構上設有國稅廳、國稅局和稅務署,三級稅收分別征管,但上下有監督和指揮的關系。可見,美、日兩國因國情的差異,分稅制也各具特色。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也多采取這種模式。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會計非全日制研究生(MPAcc)報考無需學位證,大專及以上學歷等滿足條件即可報名,涵蓋考試流程、多院校招生信息,助力考生選擇。
武漢非全日制招生簡章涵蓋報考條件、考試流程、招生院校等信息,申請便捷,多采用遠程授課,為在職人士提供高效深造途徑。
浙江同等學力申碩通過率較高,得益于免試入學的政策。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先參加課程學習,本科畢業有學位滿三年可申碩,申碩考試科目少、難度低,多種因素共同提升了通過率。
40歲讀在職研究生不晚。學習沒有年齡限制,40歲時通過在職研究生提升學歷、拓展能力,既能適配職場發展需求,又能實現自我成長,且在職學習可平衡工作與生活,年齡不是...
藝術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備考攻略:核心目標為考點精準化、答題規范化和時間高效化。公共課(政治、英語)需抓重點:政治側重時政與高頻考點,強化答題框架;英語聚焦閱讀與寫...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什么科目?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各有特點。考生在選擇報考方式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如專業基儲外語水平、備考時間和職業發展需求等,綜合...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