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論文:The Association Method Psychological "/>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主要著作:榮格自傳、未發現的自我、榮格性格哲學、榮格的智慧
相關論文:The Association Method Psychological Types
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
榮格家中一共有9個牧師,家庭中濃厚的宗教氣氛培養助長了榮格的神秘主義傾向,他有兩個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經常吵架,母親的性情反復無常。榮格常常是一個人玩,自己做各種模仿宗教儀式的游戲;他常常沉湎在夢、幻覺和離奇的想象中,他喜歡獨自面對美麗的湖光山色,享受與大自然默契的愉悅,領悟大自然給他的神秘啟示。
這一切使得榮格自小就非常內向、敏感。榮格曾經是弗洛伊德熱切的信徒,但兩人的親密關系畢竟不能掩蓋他們之間真實存在的思想上的分歧。他和弗洛伊德之間的友誼、合作和往來至1914年結束,但終其一生,他都保持著對 弗洛伊德真誠的敬意。
(一)榮格的生平
榮格生于瑞士康斯坦茨湖畔的凱斯威爾小鎮。父親是個牧師,母親是一位神學家的女兒,因此,他家里的宗教氣氛十分濃厚。這對他以后試圖在分析心理學中調和宗教傳統和現代科學有著重要的影響。
榮格于1900年從瑞士的巴塞爾大學醫學院畢業,同年成為蘇黎世大學伯格爾斯立精神病院的助理醫生。隨后幾年中,他和同事們做了大量的字詞聯想測驗,發現了神經癥和精神病患者確實存在壓抑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叢------后來被他稱為情結。1912年,他寫了《里比多的變形與象征》,用神話分析的方法來解釋 夢和幻想,提出了對里比多的不同于性欲的理解;1921年出版了《心理類型學》,標志著分析心理學的創立。30年代以后,他的論述除了涉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外,更是廣泛涉及人的本性、象征、神話、文學、藝術、煉金術和宗教等領域,從而使分析心理學成為人類20 世紀科學和文化史上最顯要的理論之一,他也成為20 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巨人之一。
(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思想
榮格把自己的思想叫分析心理學,是為了區別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個體心理學。同時,榮格認為,分析心理學實際上可以包括一切對潛意識心理現象的研究的學說。
1、字詞聯想實驗與情結理論
榮格和他的同事在1904年在伯格爾斯立精神病醫院對患者做了大量的字詞聯想實驗,并據此提出了著名的情結理論。榮格發現,患者對有些聯想詞會做出不同尋常的反應,包括反應時的延長、對反應詞的再現錯誤、對反應詞的重復。他把這些聯想詞叫做“情結指示詞”。也就是說,通過對這些詞的分析,就可以探測出患者心理的癥結所在。
榮格在聯想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情結理論。他認為,情結是構成整體人格結構的一個個獨立的單元,它是自主的,帶有強烈的情緒,因而有自己的驅力;情結是潛意識的,但足以影響意識活動;情結屬于個體潛意識的范疇,它是集體潛意識或原型和個人經驗相聯合而形成的;情結是人人都有的,但在內容、數量、強度和來源上因人而異。榮格認為,情結主要來源于童年的心理創傷和道德與人性的沖突。
2、人格結構理論
榮格把整個人格叫做“心靈”。他認為,心靈包含一切意識和潛意識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它由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三個部分組成。
意識是人的心靈中唯一能夠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識的核心,它由各種感知覺、記憶、思維和情感組成。意識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使人格結構保持同一性和連續性。同時,意識也在不斷發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這一過程叫做個性化(individuation)。榮格認為,個性化或人格的發展并不是以自我為主體的,人格的主體是潛意識的自性(the Self)。
個體潛意識是發生于個體身上的個體經驗。它的內容是情結,即潛意識中的情感觀念叢。個體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種內容、強度、來源等不同的情結所決定的。榮格認為,心理治療就是要幫助患者從情結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但是,他后來認為,情結不只是消極的,實際上它常常是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
集體潛意識(它位于心靈深處,是榮格提出的一個引起最多爭議的概念。它是我們人類原始祖先潛藏記憶的儲存庫,由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常常影響我們行為的各種本能和原型組成。基本涵義是,在人類歷史演化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祖先經驗的積淀,使人類據以作出特定反應的先天遺傳傾向。主要內容是本能和原型。)位于心靈的最深層。榮格常把它和原型、原始意象、本能的概念混淆使用。它一般是指,人類祖先經驗的積淀,是人類作出特定反應的先天遺傳傾向;它在每一世紀只增加極少的變異,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心理內容。
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為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維傾向。原型不能在意識中直接表現,但會在夢、幻想、幻覺和神經癥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陰影和自性。
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在公開場合展現出來的人格方面,使人能夠對外部世界作出恰當的反應,以得到社會的認可。但過分認可人格面具,會導致對真實自我的過分壓抑。因此,從心理健康的意義上看,必須在人格面具和真實自我之間保持平衡。
陰影是心靈中遺傳下來的最陰暗的、隱秘的方面。一方面,它與個體潛意識有聯系,包括一個人違背道德的所有的體驗,一方面與集體潛意識相連,包括心靈內部所有最受壓抑的或不發達的部分。
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即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阿尼瑪是男性心靈中的女性成分,阿尼姆斯是女性心靈中的男性成分。它們產生于男女在世代交往中對異性的態度和體驗。
自性是整個意識和潛意識的人格的代表,是人格發展力爭達到的最高目標。它具有超越功能,即產生一種使對立面趨于統一的力量,從而使人格的各個方面保持和諧平衡。
3、心理類型學
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中闡述了完整的心理類型學說。
首先,榮格把人的態度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類型。內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內部,易產生內心體驗和幻想,這種人遠離外部世界,對事物的本質和活動的結果感興趣。外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傾向客觀事物,這種人喜歡社交、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具體事物感興趣。
其次,榮格認為有四種功能類型,即思維、情感、感覺和直覺。感覺是用感官覺察事物是否存在;情感是對事物的好惡傾向;思維是對事物是什么作出判斷和推理;直覺是對事物的變化發展的預感,無需解釋和推論。榮格認為人們在思維和情感時要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于理性功能;而在感覺和直覺時沒有運用理性判斷,所以它們屬于非理性功能。
榮格把兩種態度和四種機能類型組合起來,構成了八種心理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 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型、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榮格劃分的這八種類型是極端情況,實際上個體的性格往往是某種性格類型占優勢,還有另外一種或兩種性格類型居于輔助位置。他的心理類型理論已被實驗心理學家證明是基本可信的。
4、心理動力學
人格結構要正常活動需要一個動力系統。榮格認為,心靈的能量來自外界或身體,但是,一旦外界能量轉化為心靈的能量,就由心靈來決定其使用。我們的感官不斷地從外界接受能量,每個心理系統也會從身體接受能量,它們使心靈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榮格所理解的心理能量是一種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他借用物理學的能量守恒原則來解釋心理,即能量在心理結構中可以轉移,并且可以把某一結構的部分特征也轉換過去。
榮格認為,心理能量有前行和退行兩種流動方向。前行是有意識地適應外部世界的方向,即努力與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退行則是潛意識地滿足內在的要求,即激活被排斥的潛意識內容以產生新的機能以適應現實。他認為,前行和退行的適當調整對于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榮格主張,心理的動力不僅遵循因果性原則,還符合目的性原則。因果性原則即承認過去的經驗對當前的行為具有影響;目的性原則即認為未來的目標和欲望也會對當前行為產生影響。
5、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榮格認為,心理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個性化,其中要經過一系列的發展階段。他早年把人生劃分成四個階段:(1)人生第一年;(2)童年期到青春期;(3)青春期到整個成年期;(4)老年期。
第一階段是童年期(從出生到青春期):最初是無序階段,兒童只有零散、混亂的意識;然后是君主階段,兒童產生了自我,出現了抽象思維的萌芽,但缺乏內省思維;最后是二元論階段,兒童出現內省思維,自我被分為主體和客體,兒童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階段是青年期(從青春期到中年):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年輕人需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但是,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榮格認為這一階段是“心靈的誕生”階段。要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必須克服童年期的意識狹窄,努力培養意志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外部現實保持一致,以便在世界上生存和發展。
第三階段是中年期(女性從35歲,男性從40歲開始直到老年):這是榮格最為關注的時期。中年人往往在社會上和家庭生活中都已經扎下根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是,卻面臨著體力的衰退、青春的消逝、理想的暗淡,從而出現心理危機。榮格認為,要順利度過這一時期,關鍵要把心理能量從外部轉向內部,體驗自己的內心,從而懂得個體生命和生活的意義。
第四階段是老年期:老年人易沉浸在潛意識中,喜歡回憶過去,懼怕死亡,并考慮來世的問題。榮格認為,老年人必須通過發現死亡的意義才能建立新的生活目標。他強調心靈的個性化實際上要到死后的生命中才能實現,意味著個人的生命匯入到集體的生命中,個人的意識匯入到集體潛意識中。
(三)對榮格分析心理學的評價
榮格和弗洛伊德一樣,雖然是受到很大爭議的心理學家,但是他們及其思想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1、分析心理學的貢獻
首先,分析心理學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其次,榮格開創了個體差異研究中的新領域。
再次,榮格的字詞聯想實驗和情結理論對西方心理學的影響很大。他的字詞聯想實驗經過后人的改進,成為當代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情結的概念是當代心理學普遍認可的基本概念。
最后,榮格式的心理治療理論對其他學派的心理治療家影響很大。榮格認為在心理治療中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不能過分拘泥于某種理論、概念和方法,而要完全站在為患者服務的角度,做到法無定法;二是強調對患者起治療作用的不是分析家的技術,而是分析家的人格,或者分析家與患者的相互作用對于治愈患者是至關重要的。
2、分析心理學的局限
榮格學說的核心和基石是集體潛意識概念,而集體潛意識是不可證明的“物自體”,其存在只能根據一些效應來推測。
榮格不愿拘泥于可知覺的、相互分離的、機械因果的現實世界,他的學說不可避免地具有較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榮格和弗洛伊德一樣,過分夸大了潛意識的作用,把意識降低到了附屬的地位,這不符合人類心理的現實,容易導致非理性主義。
總的來看,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是:第一,思想觀點呈現出多樣性。三個后榮格學派就反映了分析心理學內部的分歧和張力;第二,理論更多地與治療的實際相結合。后榮格學派的分析心理學家注重吸收和融合其他治療學派的思想和技術,如精神分析,特別是對象關系學派;人本主義和存在分析等;第三,在繼承榮格思想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發展。后榮格學派并非墨守成規,而是大膽地修正榮格的觀點。第四,加強了分析心理學的科學色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北京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中,非全日制研究生與高級研修班的報考要求存在關鍵差異。非全日制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和一定工作經驗,需通過全國統考入學;高級研修班則側重行...
2026年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分三類,非全日制為12月倒數第二個周末;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現可報名,申碩考試在5月中旬;中外合作辦學入學無考,托福/雅思考試時間靈活...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涵蓋金融學、體育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多所重點院校開設,非全日制、同等...
教師讀在職研很有意義。面對小學縮編、編制向初高中轉移的職業變化,在職研能提升專業能力、拓寬職業路徑、增加晉升優勢,還能幫教師以更從容的心態應對不確定性,是對抗職...
近期,多所醫學院校在醫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材料清單中新增單位推薦信要求,旨在強化對申請人職業背景和綜合能力的評估。單位推薦信需由考生所在單位正式出具,詳細說明其工作...
計算機在職研究生報考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需參加統考和復試,錄取后畢業拿雙證;同等學力先入學學習,再參加申碩考試,通過后拿碩士學位證。考生可依...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