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第十一章 能力
一、概念
1、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與活動是緊密相聯的。
2、才能——是一個人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
3、天才——一個人多種能力的最完備結合,是一種高度發展的才能。
4、*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共同能力,它是從事一切活動所必備的能力的綜合,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5、流體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較少依賴于文化和知識,而主要依賴于個人的先天秉賦。
6、 *晶體能力——是指與知識經驗的積累有關的能力,它取決于后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關系。
7、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條件,即我們一般所講的智力。
8、社交能力——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主要有人際關系敏感性、人際關系調整能力和自我協調能力。
9、離差智商——為了避免比率智商的不足,美國著名醫學心理學家韋克斯勒創制了新的智力量表,來衡量人們的智力水平,即離差智商。離差智商的依據是人群總體的智力水平呈正態分布,每一年齡都有一個分數為100的平均智商。智商分布的標準差約為15。用公式表示:IQ=100+15Z 。
10、信度——是衡量心理測驗的好壞的指標之一,指多次測量結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稱可靠度。
二、填空
1、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表現在 ①發展水平的差異;②表現早晚的差異;③結構的差異 。
2、某同學測驗得分100分,其同齡同學平均分為95分,標準差為5,智商為 115 。
3、標準化測驗包括 ①內容標準化;②施測過程標準化;③評分標準化;④解釋的標準化 。
4、能力群因素說是 美國心理學家塞斯頓 提出的。
三、問題
1、簡述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和聯系。
2、試述能力形成的條件。
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先天素質、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實踐的經驗以及個人主觀的努力,都對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①先天素質。人的各種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高級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特點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它們是能力發展的直接物質基礎。在心理學上,把這些造成人們之間天生差異的解剖、生理特點,稱為素質。素質是能力發展的自然基礎,決定著能力發展的潛力。
②環境和教育。學前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對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影響,尤其是早期環境。學校教育對能力形成和發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統的。
③實踐活動的影響。人的各種能力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最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事實證明,個人直接經驗的積累在人的能力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在多大范圍內和多深的程度上經歷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圍內和多深程度上形成應對事物的能力。
④主觀能動性。個人自身是能力的載體。一個人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他的主觀努力。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遠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經歷的范圍越廣、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應地獲得越大、越多、越廣和越深的發展。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成都在職研究生考公務員優勢顯著,報考階段有超30%碩士崗可癬筆試面試因專業學習更具競爭力;上岸后薪資定級更高(碩士定四級主任科員)、晉升更快(縮短職級晉升年限)...
四川在職研究生落戶政策以成都為例,45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在職研究生,提供畢業證及學歷認證材料,即便無房也可選擇本人或直系親屬合法穩定住所、單位集體戶或人才流...
會計非全日制研究生(MPAcc)報考無需學位證,大專及以上學歷等滿足條件即可報名,涵蓋考試流程、多院校招生信息,助力考生選擇。
武漢非全日制招生簡章涵蓋報考條件、考試流程、招生院校等信息,申請便捷,多采用遠程授課,為在職人士提供高效深造途徑。
浙江同等學力申碩通過率較高,得益于免試入學的政策。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先參加課程學習,本科畢業有學位滿三年可申碩,申碩考試科目少、難度低,多種因素共同提升了通過率。
40歲讀在職研究生不晚。學習沒有年齡限制,40歲時通過在職研究生提升學歷、拓展能力,既能適配職場發展需求,又能實現自我成長,且在職學習可平衡工作與生活,年齡不是...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