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法碩大綱民法法制史變化與核心知識點分析
中國法制史的考點變化也有三處,其中有兩處時刪除:民國的律師制度和判例解釋例,有一處是變更:明代的刑罰制度。這些知識點的變更幾乎不會構成考試的出題點,法制史的考察重點還會是清末以后的知識點。現在我們結合大綱進行全面中介一下核心知識點:西周法律制度 1、立法情況,要記憶理解“明德慎罰”的立法指導思想;知道《呂刑》是誰所作,它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意義,知道九刑的涵義,了解周公制禮的概況,記憶理解禮與刑的關系,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宗法制度有什么意義;2、刑事立法,記憶理解主要的刑法原則,直到有哪些主要罪名,這些罪名對應的犯罪行為是什么;3、民事立法,知道契約的種類(質劑、傅別),知道它們是什么含義、適用于哪些情形,直到西周的婚姻原則,了解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涵義,知道西周的婚姻關系成立須具備的基本要件,知道六禮、七出(去)、三不去的內容,把握嫡長子繼承的概念和特點;4、司法制度,對大司寇、獄、訟的作用要記清楚,記憶理解五聽的概念、特點和意義。對《法經》要全面把握,要清楚李悝變法與《法經》的制定情況,記憶理解《法經》的內容、特點和歷史地位,記憶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改法為律、連坐法、分戶令)和變法的歷史意義;漢朝法律制度,記憶理解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漢初黃老思想與“約法省刑”,記憶理解漢武帝時“德主刑輔”與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確立,知道“約法三章”的情況,了解《九章律》與“漢律六十篇”的基本情況,了解漢朝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了解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情況,重點把握刑罰適用原則,重點把握上請、“親親得相首匿”的涵義,知道漢朝的主要罪名;了解漢朝的經濟立法情況,如鹽鐵酒專賣、抑商制度和對外貿易立法的情況,把握漢朝的行政立法,了解漢朝的皇帝制度、中樞與地方行政機構、官吏管理制度和監察制度;重點把握漢朝的司法制度,記憶理解漢朝的訴訟與審判制度、春秋決獄和秋冬行刑;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況,了解曹魏律、晉律、北魏律、《北齊律》、《麟趾格》和大統式的情況,尤其注意其中首創的制度;2、刑事立法,重點把握“準五服以制罪”、“官當”、“八議”入律、“重罪十條”等制度,了解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情況;3、司法制度,了解中央司法機關的變化,重點把握登聞鼓直訴制度、死刑復奏制度和刑訊制度;唐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況,記憶理解唐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記憶理解立法寬簡、穩定、劃一,了解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關系,了解《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疏》、《開元律》、《唐六典》和《大中刑律統類》,尤其要注意它們中的特殊的地方,記憶理解唐律的特點與歷史地位;2、刑事立法,記憶理解唐朝的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重點掌握唐朝的五刑制度,重點掌握唐律的主要罪名:十惡并了解每種“惡”是指什么,記憶理解六贓和保辜制度;3、民事立法,了解唐律關于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了解所有權的有關規定,重點把握關于契約的規定,重點把握有關婚姻家庭與繼承的規定;4、行政立法,重點把握唐律關于三省六部制和御史臺的規定,了解有關官吏管理的規定(科舉制度、考課、致仕);5、經濟立法,了解唐律有關土地與賦役、鹽茶酒專賣制度和對外貿易制度的規定;6、司法制度,對唐朝的司法制度要全面把握,重點記憶理解唐朝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的有關規定,對“三司推事”、告訴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復奏、五復奏制度和法官責任制度都要記憶理解;清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況,重點理解清朝的立法指導思想:“詳譯明律,參以國制”,把握《大清律例》、《大清會典》、則例和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法規的特點;2、刑事立法,把握發遣、死刑制度、維護滿族特權的內容和文字獄的有關規定;3、經濟立法,對清朝海禁政策與對外貿易和專賣制度的有關規定要了解;4、司法制度,全面把握清朝的司法制度,對中央司法機關、訴訟程序與審判制度和秋審制度都要全面理解記憶;清末法律制度 1、“預備立憲”,對“預備立憲”的背景與“大權統于朝廷,庶政公諸輿論”的指導原則、《欽定憲法大綱》、諮議局與資政院和《十九信條》要全民理解記憶;2、修律活動,對清末修律的指導思想(“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要理解記憶,修訂法律館;對《大清現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和《大清民律草案》要全面理解記憶,對禮法之爭、清末修律的主要特點和歷史意義要全面理解記憶;3、司法制度的變化,對清末司法制度的變化要全面把握,要看細看懂,對領事裁判權制度與會審公廨、司法機關的調整和訴訟審判制度的改革都要全面把握; 南京臨時政府法律制度1、憲法性文件,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主要內容、特點及其歷史意義都要把握;2、其他革命法令,了解有關保障民權、發展經濟、文化教育、社會改革等方面的法令;3、司法制度,知道中央司法機關是什么,了解律師制度的有關情況,記憶理解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南京國民政府法律制度 1、立法概況,重點把握南京國民政府的指導思想,把握法律體系與《六法全書》的內涵和特點;2、憲法性文件與憲法,對《訓政綱領》、《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五五憲草”和《中華民國憲法》都要全面把握;3、刑事立法,記憶理解《中華民國刑法》的制定、內容和特點,了解刑事特別法的情況,4、民事立法,把握中華民國“民商合一”的立法體系、把握《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內容和特點;5、司法制度,了解普通法院系統和特種刑事法庭的情況;工農民主政權法律制度 把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制定、內容和特點,把握土地立法(《井岡山土地法》、《興國土地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的制定、內容,把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的有關內容,了解工農民主政權時期的司法制度;法制史的把握要把握每一個時代具體的制度。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