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調劑要求改為"原則上,調劑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與調入專業相同相近,或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相近。"。調整給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權,尤其是允許一些跨專業調劑,顯然是積極回應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大方向要求。
比如環境工程專業,該專業在三個學科門類下都存在,分別是理學、工學和農學。
往年,即使專業名相同,即使都叫環境工程,但不同學科門類下的同名專業是不允許互相調劑的!但今年可以相互調劑了!也就意味著大家調劑機會更多!
類似存在于多個學科大類下的專業或者交叉學科專業會是同樣的處理方法,大家可以去查詢一下自己的專業在不在其中。
優先一志愿合格生源,簡單理解就是當一志愿錄取人數不足,再組織開展調劑。防止一些學校為爭取高分調劑學生而惡意排除一志愿考生的行為發生。
變化三:禁止通過其他渠道接收調劑考生
前幾年不少學校會開通預調劑系統,今年嚴禁通過其他渠道接收調劑考生。即所有調劑考生都必須經過研招網調劑系統,保證調劑過程公平。
招生單位要明確,調劑的具體細則、接收條件,初試的具體考察內容,成績要求等。
增加了“招生單位發布需考生確認擬錄取或復試通知時,需充分考慮考生學習、工作、休息時間等因素作出合理安排,給考生預留充裕的確認時間。
對于沒有按時確認的考生,招生單位應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逐一聯系確認,不得簡單以“逾期不接受視為自行放棄”對待。”
如上便是關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調劑政策有變化,調劑的這些變化是總體向好的,流程更加規范,標準更加統一,也就更便于廣大考生監督。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本站內容,獲取考研新信息。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分析2020-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國家線,揭示了熱門專業分數線持續走高、冷門專業相對穩定的趨勢,并指出新興專業存在政策紅利但競爭加劇。針對2026屆考生,文...
非全日制研究生概念:1)學歷≠學位,前者為學習經歷(如本科、研究生),后者為學術認證(學士、碩士、博士);2)碩士研究生分學術型(學碩,重研究)和專業型(專碩,...
2025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已近尾聲,有意報考2026年非全日制碩士的在職人士需提前關注。本文系統梳理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核心信息。
非全日制研究生國企認可度持續提升。政策層面,教育部明確“同權同效”,國企招聘不得設“全日制”門檻,中央直屬企業已率先落實,但地方國企仍存隱性限制。優勢崗位包括技...
教師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需滿足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部分院校允許專科畢業滿2年者報考,但需加試或提供工作證明。教育類及管理類專業對工作經驗有額外要求,在職教師需提供...
非全日制研究生跨專業報考限制條件,如專業背景、工作經驗、加試科目等,并提供了材料準備清單,包括學歷證明、工作經歷、研究計劃等。文章還指出復習誤區,并強調專業輔導...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