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你知道嗎?孩子面對數學抓耳撓腮時,除了開動腦筋,動動手指,解題效果也會超乎你想象噢。
剪刀手竟然是解題利器?
做運算、解幾何及代數問題時,讓孩子用手指去描繪問題中的數學要素,他們能更易理解并解答問題。比如,用手指沿著三角形的邊畫一畫,大腦就能優先處理這方面的信息。
相較語言,手勢「化靜為動」,可以更加靈活直觀地培養數感,幫助孩子形象記憶,并能簡易方便地進行思維再現。
這種方法可上溯至 20 世紀初:那時,蒙臺梭利(Montessori)讓孩子在砂紙制成的數字卡上,移動食指描紅。不僅聽、說、記,還調動孩子的觸覺等多種感官能力,了解數字的概念。
不僅如此,大家熟知的拍照經典手勢,剪刀手,也是解題時的利器呢。
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這道題可能要算上一會兒。一項研究顯示,假如算題時加上手部動作,孩子能算得更快更準。
像這樣,在算式 2 和 9 下方用手比 V ,再用食指劃一道弧線指向等號另一邊的橫線。
在測試中,學習過這種手部動作后的學生,在解答不同類型的數學題時都有更好的成績表現。
學數學手指小游戲
小愛還推薦整理了幾個小游戲,看完動動手指跟孩子一起試試喲~
一張圖巧記單位進率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長度單位的進率換算最容易出錯。伸出你的手,看完這張圖,保證你不再混淆。
大拇指對應「千米」,食指對應「米」,依次類比下去。因為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最大,所以進率是 1000,一千米 = 1000米 。而其他四根手指的距離相等,進率都是 10。
用手比框算周長
用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成一個長方形。兩根拇指是寬,兩根食指是長。周長就等于大拇指的長度加上食指的長度,兩者之和乘以2。這樣演示之后,再跟孩子講計算周長的公式,周長 =(長 + 寬)x 2,是不是瞬間就能記住啦。
求某一邊時,將一只手拿開,能夠更形象地告訴孩子,周長除以 2 再減去長,就剩下寬。
9 的乘法口訣,伸出左右手,記得又快又牢。
比如,4 x 9,除了背誦四九三十六,你還可以這樣。彎曲左手的第 4 個手指,這時十根手指中,彎曲手指的左側是 3 ,右側是 6 ,剛好是乘積 36。
不是巧合哦,彎曲其他手指也來試試看。彎曲的手指從左數第幾就表示幾個 9,彎曲手指左側手指數表示乘積的十位數字,右側表示乘積的個位數字。
zxxzxb_yuloo添加關注公眾號,或下拉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