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轟轟烈烈的高考已經結束,各省市的高考狀元也早已經出爐,想必除了長相,大部分家長更好奇的還是學霸們的狀元秘籍吧!中小學階段是人生最為重要及塑型期,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各省學霸們的看法吧:
我們的傳統印象里,想要高考考出高分,甚至成為狀元,一定是在別人玩的時候,他們在學,別人學的時候,他們同樣在學……
畢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就算不頭懸梁,錐刺股,也得整日埋頭苦讀才對~
真的嗎?68位高考狀元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的可不是這樣哦~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經驗吧!
愛的滋養每一位學霸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愛的包容。他們的背后并不是“虎媽貓爸”。采訪中,99%的孩子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松、信任、像朋友一樣”。今年貴州的文科裸分狀元林中文在進入高中時本是班上中考分數倒數第二的學生,整個高一曾一度混沌度日,而從“學渣”到“學霸”的轉變,則因為老師的愛,從發掘文文的優點開始,耐心開導,才讓孩子慢慢恢復了學習興趣。畢業時,她給老師的信中寫道“謝謝您讓我發覺自己的才華,我必將以真善美回報社會”。啟示: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是我們做家長的能夠提供的最好教育。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系——“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沖突中消耗殆盡。在安全中孩子就能探索。足夠的寬容,允許不良;足夠的堅定,糾正不良。”
善于思考題海戰術是很多老師提高學生成績的法寶,但是想要真正的考出好成績,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而教育的本質是教會我們思考。陜西高考狀元成大力說,學習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你愿意靜下心來去思考,給自己一個目標,然后簡單一點去奮斗。很多人覺得學理科就是大量地刷題,陜西高考狀元王捷茹告訴大家不在于題做得多,而在于思考和琢磨。要尊敬每一道題,因為每道題都是出題老師根據知識點費心設計出來的,每道題都有它的靈魂,如果你根據它的知識點進行發散思維,那么做好一道題你會領悟到更多。啟示:我們無法逼孩子學習,卻可以培養孩子對思考的興趣,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學習的樂趣。
題不在多,在于總結96%的狀元并不贊成“題海戰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
甘肅狀元李曉彤每科都有一個“改錯本”,就是針對自己做錯的題、疑難的題、不會的題抄貼在“改錯本”上,然后分析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把它們消化掉。高三一年,基本上她每個學科都攢了兩三本錯題本。
重慶狀元鄭雅文認為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總結。相對初中,高中的學習進度更快,每次學習之后,應該把有用的東西挑出來,經過自己總結形成知識的主干和枝葉,形成重點。
浙江狀元傅睿也表示自己十分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習慣將各章知識點連成網狀記憶,而且這種聯系不是僅限于同一科目中,當今高考考的往往是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科目與科目間知識點的串連學習顯得更為重要。啟示:比起死讀書,傻做題,善于總結,找到方法,才是獲得高分的金鑰匙。
尊重孩子做家長的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常常會擅自做主插手孩子的生活,報補習班,禁止看電視……北京文科狀元的媽媽是這樣做的:“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強,我只需要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我從來不會對孩子提具體的要求,孩子提出的需求我都會支持,所以孩子興趣很廣,我覺得這樣挺好,能豐富自己的生活。”武漢的理科狀元是個游戲高手,從幼兒園就開始打CS,常常和爸爸一起玩,如今打DOTA2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啟示:尊重孩子的興趣,尊重他們的選擇,比起分數,孩子們的快樂更重要。
喜歡閱讀腹有詩書氣自華,龍應臺、莫言、毛姆、費曼……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典。這是很多狀元語文成績好的緣故。北京理科狀元周展平高考語文141分,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平常特別喜歡看書,閱讀面十分寬廣。即使到了高三,周展平每天中午都會去學校圖書館看書,每逢人大附中的圖書館進新書,周展平都會去挑選自己想讀的書。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曾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而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啟示: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更是理解人生的途徑。
強大的自控力,作息規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多高考狀元取勝的法寶,但這些學習習慣,卻依賴于他們強大的執行力。幾乎所有的高考狀元都有著十分規律的作息時間。他們該玩則玩,該學則學,從不妥協。四川理科狀元謝暢晚上從不熬夜,晚自習回家后就洗漱休息,基本不學習,十一點左右上床睡覺。他的老師說“平時,我們班上其他學生都在耍時,謝暢卻能靜得下來,完成自己沒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習上的自控力特別好,既勤奮又聰明。”啟示: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規律的生活作息,將令孩子受益終生。
熱愛運動鍛煉身體這項往往很容易被許多家長忽視,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狀元們都有保持運動的習慣。他們中有課間喜歡打籃球的,有喜歡踢足球的……四川高考狀元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跑步半小時。啟示:生命在于運動,學習是場持久戰,沒有強健的體魄如何能撐過12年。
高考狀元們能成為狀元背后也許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學習探索的地方,好比他們對于學習的堅持執著,勤奮努力……我們不能確定他們的未來,但是我們卻知道這些學生時代養成的良好習慣,必將在他們今后的路上令他們受益終生。每個狀元都是不同的,但他們好成績的背后卻又都是相似的。高考考驗的是孩子的大腦,更是孩子的心。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的孩子也會更出色。
掃描下列二維碼進行關注,實時推送相關新聞資訊!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