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提供國際學校擇校、備考、國際學校說明會等信息服務!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耳熟能詳的口頭禪可能要“漸行漸遠”了。海南省教育廳于4月8日發布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第2季”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改革小學生考試成績呈現方式,逐步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避免分分計較。各市縣(單位)教育行政部門要減少統考統測,小學低年級不得組織學校統考。
相關信息引起眾多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關注,大家的觀點不一而足。
觀點
學生:考試之后比分數是慣例
“試卷發下來,我皺緊眉頭,心想,每次考試都考得上八十,有時還能上九十,這次怎么考得這么差?這該怎么辦才好呢?中午我回到家里,媽媽問我有沒有分考卷,我若無其事回答了一聲‘沒’。可是紙畢竟是包不住火的。星期六下午,我在看電視,忽然媽媽生氣地向我走了過來,批評了我,還用雞毛撣子打了我一頓……”這是一個小學生所寫的作文《考試之后》,足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
談及“考試成績”這一話題,多名小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每次考試之后,恨不能立刻知道分數。“最擔心的是考試成績不理想受老師和家長批評。”在海口28小讀五年級的羅倩倩說,如果哪次考100分,爸爸媽媽會笑逐顏開。可有時只能考90分出頭,爸爸媽媽雖然不致于拿出雞毛撣子,卻是要追著自己查原因的。
每次考試之后比較分數的高低,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已經成為學習生活的慣例。“如果同桌考100分,我只考90分,我會感覺很難過。”在海口十小讀三年級的陳軍說。而據其所在學校的老師說,如果按等級評價,無論是90分還是100分,都會是A等。
觀點
家長:考試分數是壓力也是動力
考試后不公布分數,只公布等級?很多家長對此表示難以理解。“孩子拿到卷子,看到分數,才能知道哪道題錯了,錯在哪兒。”學生家長羅女士認為,有比較才有差距,考試分數是壓力也是動力。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段,一個班50名學生,可能有40名都考90多分,如果以等級來評價,40名學生全是A,不僅孩子感受不到差距,家長也難以確定自家孩子所在班級的位置。
“給學生減壓是好事,但評優秀、升初中還是要看成績。”學生家長黃先生說,想跨區域到理想的優質初中讀書,語文、數學、英語全部是A,是入學門檻之一。“90分和100分相差這么多分,卻處于一個等級,89分和90分只差1分,卻被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評價有優點,也有其不足之處,關鍵時候就看出來了。”
觀點
校長:真正的減負是提高效率
海口市第九小學校長陳基華認為,取消“百分制”對于減負的意義其實不算太大,要想真正實現減負,讓孩子們輕松、快樂、有效地學習,關鍵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老師來說,要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閱讀、聽課、練習習慣等。
海口美舍學校負責人孔海亮高調支持小學實施綜合性評價,他希望廣大家長配合學校,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給孩子打造快樂成長空間。“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在很多方面,學習成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其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等,這些能力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孔海亮舉例說,學校專門搭建了個小舞臺,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之后的大課間時間,學生們會主動登上舞臺唱歌、跳舞、演講,人人有機會在臺上展示自己。學校還設了30多個興趣班,組織學生學習國際象棋、武術、演講、鋼琴等,鼓勵每一個孩子具備一到兩項特長。
觀點
部門:取消“百分制”是減負舉措之一
“小學考試取消百分制的目的是淡化分數,不要讓學生糾結于一分兩分之間的差距。這是減負舉措之一。”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有關負責人稱,在海口、三亞市,小學畢業測試早已取消“百分制”,至于平時測試何時取消“百分制”,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要求。要讓社會各界接受和理解是有過程的。
以海口市為例,2001年率先啟動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實驗,2004年,又同全省一起進入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而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從“試水區”向“深水區”發展。該市教育局要求更多學校參與“有效教學”實驗。同時,要求各學校嚴格規范考試次數和科目,規范評價標準;每學期統一組織的考試不得超過2次(期中和期末)。
育路中小學教育網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幼升小升學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