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法耀CHP直升班是由天津法拉古特學校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課程中心共同打造的高中大學連續直升項目。該項目以其優質的教育資源、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和嚴謹的學術氛圍,吸引了眾多有志于進入國內外頂尖大學深造的學生。以下是2025-2026學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法耀CHP直升班的入學政策詳解。
法耀CHP直升班主要面向初三應屆畢業生和高中各年級插班生招生,且在全國范圍內招生,不限學籍和戶籍。這一開放性的招生政策使得更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優秀學生有機會接受國際化的教育。
根據學校發布的招生簡章,2025-2026學年法耀CHP直升班計劃招收40名學生,招滿即止。由于報名人數有限,學校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材料審核和入學考試,因此建議盡早報名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法耀CHP直升班實行全年滾動招生,即全年任何時間都可以接受報名,學生可以隨時插班入讀。然而,為了方便學校進行招生宣傳、材料審核、入學考試等一系列工作,大部分學生的報名主要集中在春季開學之前(通常為前一年的9月到次年的2月之間)和秋季開學之前(通常為當年的3月到8月之間)兩個時間段。
1.直接到校報名:對于本地學生,可以直接前往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校園進行報名。學校會提供相關的報名表格和材料,家長和學生可以在校園內辦理入學手續。
2.電話報名:對于外地生或由于特殊原因無法親自前往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撥打學校招生辦公室的電話進行咨詢和報名010-51268841,或400-805-3685。
3.在線報名:學校可能還提供在線填寫基本信息的報名方式。家長和學生可以通過學校官方網站或指定的在線平臺填寫報名表,并提交相關材料。>>>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法耀CHP直升班預約看校入口
所有報名學生均須參加校方組織的自命題入學測試,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
1.學術筆試:側重于英語考察綜合能力,時長通常為60分鐘,總分100分。考察范圍包括數學(英語陳述)和英語。數學考試難度相當于當年的中考,英語要求較高。
2.學術面試:中英交流,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此外,如果申請學生具有雅思、托福、SSAT等成績單或北京中考成績,也可以在報名時提交給學校作為錄取參考。
法耀CHP直升班的學費為9.8萬元/年。除了學費外,學生還需要支付以下費用:
雜費:2000元/年。
住宿費:根據宿舍類型不同,雙人間為10000元/學期,單人間為17500元/學期。
餐費:學生每天需要支付60元(早中晚三餐),一個月大約需要2000元。
校服費:2950元/全套。
招生簡章: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法耀CHP直升班高中招生簡章
法耀CHP直升班為學生提供了以英語、商學、經濟學、人文社科等為主導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以下兩種升學路徑:
3+2+2模式:直接升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就讀大一大二,而后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合作海外名校就讀大三大四后兩年畢業。
3+4模式:以Cognia官方認證學校-法耀學校畢業生身份直接申請海外知名大學本科。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法耀CHP直升班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優質的教育資源,為有志于進入國內外頂尖大學深造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于即將選擇該校的學生和家長來說,了解北外國商法耀CHP直升班入學政策是關鍵一步。建議有意向的家庭提前咨詢、預約看校,并盡早準備相關材料和入學考試,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長您好!結合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升學路徑和教育資源等多方面來看,海南目前有兩所國際學校比較好,分別是海口哈羅學校和海南...
答在國際學校學習alevel課程的學生可以轉學其他國際課程嗎?可以,但需滿足前置課程要求、成績認證標準及目標學校的接收政策...
答關于國際學校有軍訓嗎這個問題,具體要看您給孩子選擇的國際學校類型:如果報考的是公立或者民辦學校開設的國際部或者國際班,那...
答國際學校招生有標準嗎?是不是掏錢就能讀?國際學校招生當然有標準,從國籍、戶籍到學術能力,從綜合素質到家庭背景,每一項要求...
答咨詢國際學校的都是哪類家庭?有明確海外升學規劃的家庭,希望孩子接觸國際化教育理念,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全球視野的家庭,或...
答國際學校看中考分嗎?國際學校是否看重中考分,要看你申請什么樣的國際學校,以及申請國際學校的時間。中考分是中考后申請公辦國...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