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國際教育,提供高質量的擇校服務。
微信小程序
國際學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國際學校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中英教師進出口:以“別人家”的教育為鏡

來源:新浪教育 發布時間:2015-09-30 10:17:06

  丹尼爾站在講臺上,身子向前一探,一袋彩虹糖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向著圍坐在教室左后角三張桌子旁的中國學生飛去。

  一個男生站起身,接住了來自英國的外教給予隨堂測驗優勝小組的獎勵。他的T恤蹭過背后的黑板報,上面寫著 “鳴戰鼓,亮刀槍,同學們,上戰場,上戰場,與敵逢,自古來,勇者勝……”

  這是2015年北京市豐臺區英語夏令營的一個鏡頭。包括丹尼爾在內的34名英國外教跟從豐臺區14所學校選拔出的300名中學生聊搖滾,后者則讓他們的英國老師們感受了“撕名牌”的樂趣。

  對丹尼爾而言,這更像是“預熱”,幾天后他將離開北京,到2000多公里外的貴州省六盤水市進行為期一年的英語教學。

  在此之前,丹尼爾對六盤水一無所知,借助網絡查詢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夏令營主辦方的介紹,他干脆地答應了前往這個“人少、有歷史、有景觀、有特色”的中國西南城市。

  而另外103名英國外教將前往上海、蘇州、濟南、武漢、重慶等16個城市任教。豐臺營里的34個英國青年去上海的最多,有10人,蘇州、佛山、重慶各4人。

  這個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同以英國文化協會為主的多所機構聯合開展的“外籍教師引智項目”始于2005年,英方負責在全境遴選以英語為母語的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來華擔任英語教師,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則負責對接國內的公立學校和教育機構。

  教育出口“向下走”

  被納入中英人文交流機制框架的教育雙向交流,最近5年呈現“向下走”的趨勢。

  2011年10月,中英兩國政府在英國簽署《中英教育伙伴關系行動計劃》,一致同意未來將“在基礎教育領域加強政策對話和研討,組織中小學教師培訓,開展漢語教學合作及優秀中小學結對項目”。

  2014~2015年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牽頭的、包括“外籍教師引智項目”在內的多個英籍教師項目,已累計吸引英國青年教師191人,分布在中國21個省、40多個城市的150余所中小學,直接受益學生達6萬余人。

  在夏令營里,來自豐臺區長辛店一中的帶隊老師很羨慕英國的年輕同行,“孩子們都不愿意下課。”

  “Relax(放松)”,“Fun(樂趣)”是丹尼爾和搭檔麗貝卡的板書,他們把一幅幅電影海報做成PPT,讓學生一邊聊電影一邊記單詞:Romance(愛情片)、Science Fiction(科幻片)、Comedy(喜劇)。

  更具故事性和沖突感的橋段發生在英國。

  英國漢普夏郡伯翰特中學引入了5名中國老師,請他們用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執教50名13到14歲之間的9年級(相當于中國初中二年級)學生一個月,然后讓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在考試中“一決高下”。

  這場教育實驗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動,并派出一個攝制組跟蹤拍攝,制作出名為《我們的孩子是否足夠堅強》的紀錄片。

  丹尼爾的第一反應是“過分夸大”——他與被媒體稱為在課堂上擁有“暴君式的控制力”的中國老師相識,“很好的人,對課堂紀律的要求能夠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在80歲的英國人約翰·萊斯特看來,中式教育對紀律的強調并不稀奇,“我上學的時候,正趕上二戰結束不久,在學校都要求遵守紀律。”

  而丹尼爾對中國學生的印象是“尊敬師長、求知欲強,但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所欠缺”。他曾讓孩子描述心中的英雄,“幾乎都是卡通人物。”

  “中國能從英國及西方學到的是鼓勵學生更有創造性,更加獨立,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孫進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理查德·斯賓塞的孩子曾在中國上學。他認為,“讓英國孩子參與中式教學的實驗,能讓英國學校清楚地看到與中國(學校)的差異,那些紀律良好的中國孩子,在數學、科學這些可比較的學科中,比英國孩子的學習進度領先兩三年。”

  英國需要一堂中國課

  斯賓塞的評價,同英國官方教育機構的決策不謀而合。

  2014年3月4日結束訪華行程的時任英國教育和兒童事務部副部長莉茲·特魯斯在《每日電訊報》撰文,題目是“英國的學校需要一堂中國課”。

  她寫道:“就上海而言,炫目的基礎設施或許是它的外在形象,初次造訪者會被其驚人的建筑震驚。但是它的摩天大樓,它的雄心勃勃,都建立在數學之上。這樣一種對這門學科的尊重,以及每一個孩子對此持有的信念,是真正啟發我們的。”

  而在被上海小學生當面“震驚”之前,2013年12月3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2)結果。數據顯示,上海中學生的數學、閱讀、科學能力均為世界第一。

  數學成績方面,上海學生平均得分613分,英國學生僅為494分。

  更有英國成人教育服務機構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由于缺乏基本數學技能,英國成人每年因購物時沒發現商家找的零錢不夠,而多花了超過8億英鎊的冤枉 錢。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認為,數學差導致工資水平降低、公司利潤減少、政府稅收削減,每年帶來200億英鎊的經濟損失,這相當于GDP的1.3%。

  當數學關乎經濟前景,英國教育系統與中國啟動了為期兩年、花費1100萬英鎊的交換學生項目,以期結束“15年的停滯”。這是英國首次推廣中國國家教育體系的教學法。隨后,“九九乘法表”、上海小學生使用的教輔材料“一課一練”都走出了國門。

  2014年9月底,英國教育部選派72名小學數學教師到上海考察;隨后來自上海的數學教師分批赴英,在試點學校授課4周。

  質疑一直存在。《衛報》的專欄作家西蒙·詹金斯認為:“中國的學校都是些考試工廠,英國人又何必要復制這種模式?”他說,“中國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 到英國人開設的私校里去,中國的學生也都擠破頭到英美的大學中留學[微博]。他們都意識到,從長遠看,依靠強制、程式化的學校并不能帶來創新、競爭力以及快樂。”

  但隨著越發頻密和深入的交流,中英兩國教育界人士都意識到,項目的意義絕非簡單復制和粗暴移植。

  中國駐英大使館教育處公參沈陽說:“通過教育交流和經驗分享,中英兩國的教師共同致力于發現兩國教育系統的差異,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伯翰特中學的斯圖里奇校長也認為,無論對于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這段經歷都是無與倫比的財富。

  別人家的教育是“鏡子”

  自2003年以來,已有200名英國志愿者赴中國新疆、甘肅、江西等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公立學校,做一年英語教師。

  2014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將加強中英青少年交流納入重要教育成果。

  而一項名為“中英伙伴學校交流計劃”的教育合作項目將在2015年11月開始。30所中國中學將與英方合作學校開展以“科技、工程、數學、語言、體育、藝術和創新力”等為主題的交流活動。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英國文化協會主辦的項目,計劃在2016年至2017年新增項目學校70所;2017年至2018年,將從中英校際交流活動開展較少的省份再選出100所學校,重點扶持。

  目前在耶路撒冷工作的英國教師安娜·布倫斯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在教學方式中,并沒有對或錯的定論。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教育文化,這反映出社會價值觀的傳承。”

  但“向不同的教育體系學習,對于學校的領導層來說總是好事,優秀的教師會一直探尋最佳教育學生的方式”。英國學校工會副總干事凱森·詹姆斯說。

  2014年10月初,結束中國考察的72名英國教師開了小結會。他們肯定了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如珠心算、撲克和乘法口訣的價值,也發現了中國基礎教育的“政治優勢”。

  “上海學習第一天,教授講課就提到教育規劃綱要。幾乎每個學校都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發展規劃。反觀英國,我們不喜歡的部長剛下臺,我們喜歡的副部長最近又成了環境大臣,教師真無所適從。”

  “這是中國最大的優勢,政治體制穩定,政策方向一致,難能可貴。”一位教師說。(張欣)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報名正在進行中,為避免疫情結束后出現扎堆咨詢,無學位等情況,建議家長登記搶先報名咨詢!)
國際學校預約看校/在線報名入口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國際學校院校庫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開放日免費預約
    電話咨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微信咨詢
    15910788502

    張老師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最新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 色在线中文字幕大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伊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