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監理師理論輔導: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規定(2)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30 10:10:25
第十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現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交工驗收,未經交工驗收或者交工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九條 公路工程交工驗收前,質監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意見。
第二十條 公路工程竣工驗收前,質監機構對工程質量進行質量鑒定并出具質量鑒定報告。未經質量鑒定或質量鑒定不合格的項目,不得組織竣工驗收。
質監機構對質量鑒定結果負責。
第二十一條 質監機構可以通過招標投標方式委托具備資格的試驗檢測單位對公路工程質量進行檢測。
對國家重大公路工程建設項目質量鑒定中的檢測工作,交通部可以委托質監機構跨地區選擇試驗檢測機構進行。
試驗檢測單位對所檢測的數據負責。
第二十二條 交通主管部門應當為質監機構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經費。
第二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項目質量監督費。
質量監督費應當由質監機構在公路工程所在地銀行開設專戶,單獨立賬,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和挪用。
第二十四條 質監機構因工作需要對工程實體進行非常規試驗檢測和交工、竣工驗收檢測依法發生的試驗檢測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五條 公路工程發生質量事故,有關單位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交通主管部門和質監機構報告。對重大質量事故,當地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向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報告。特大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六條 質量監督人員應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清正廉潔。與被監督對象有利害關系的監督人員,應當回避。
第二十七條 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質監機構的監督管理。質監機構應當加強對質監人員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公路工程的質量缺陷、質量事故以及質監機構及其人員的違法行為向交通主管部門投訴和舉報。
第二十九條 交通主管部門對公路工程質量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質監機構在委托事項的權限內對公路工程質量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第三十條 建設單位未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的,責令限期補辦手續,并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對未經工程質量檢測或者質量檢測不合格的工程,按照合格工程組織交工驗收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勘察、設計單位未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勘察、設計的,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對單位處以罰款的,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發生重大公路工程質量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期限的,對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五條 質監機構違反本規定,對不合格的公路工程出具質量合格文件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試驗檢測單位違反本規定,對不合格的公路工程出具不真實的試驗檢測數據及意見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七條 交通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質監機構工作人員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者質監機構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八條 質監機構不按照本規定履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職責、承擔質量監督責任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視情節輕重,責令整改或者給予警告。
第三十九條 本規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暫行規定》(交公路發〔1992〕443號)同時廢止。本規定施行前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有抵觸的,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停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