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網
 自考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政策  復習指導  課程設置  自考試題  自考就業  考生故事  助學單位  自考論壇 
 公共課: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經濟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法學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文學類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高校招生  網絡課堂

自考大語(本科)2008年10月沖刺模擬試卷及答案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3-30 10:48:36  來源:育路網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自考圈
  • 論壇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多行不義必自斃”指的是 ( )

A.鄭武公 B.鄭莊公

C.共叔段 D.姜氏

2.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一文的動人力量主要來自 ( )

A.作者的真摯感情 B.文章結構的巧妙安排

C.選擇材料的豐富 D.語言的簡潔

3.在《選擇與安排》中,作者用“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作喻來說明 ( )

A.安排材料要顧全大局 B.選擇材料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C.安排結構要周密、嚴謹 D.提煉主題要正確、新穎

4.培根在他的《論學問》一文中,認為讀書為學的目的是 ( )

A.娛樂 B.裝飾 C.增長才識 D.權衡輕重,審察事理

5.茅盾在《香市》中寫重興香市的冷落情景時,采用的寫作手法是 ( )

A.反襯手法 B.對應手法 C.象征手法 D.暗示手法

6.《張中丞傳后敘》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

A.議論與敘事并重 B.議論與描寫并重

C.議論與抒情并重 D.議論與說明并重

7.在《諫逐客書》一文中,作者李斯先列舉繆公廣招賢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張儀、昭王用范雎的歷史事實,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結論,這里所采用的論證方法是 ( )

A.歸納法 B.演繹法 C.類比法 D.對比法

8.《故都的秋》的主旨是贊美北京的秋天,行文中卻兩次寫到江南的秋天,這里用

的表現手法是 ( )

A.對比 B.類比 C.襯托 D.象征

9.《種樹郭橐駝傳》中用種樹的道理來說明治民的道理,這種表現方法是 ( )

A.類比 B.對比 C.象征 D.暗示

10.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一文的記敘線索是 ( )

A.西山 B.宴游 C.始得 D.特立

1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的思想是在( )文章里提出來的。

A.《為人民服務》 B.《紀念白求恩》

C.《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D.《愚公移山》

12.《鄭伯克段于鄢》一文選自 ( )

A.《史記》 B.《戰國策》 C.《左傳》 D.《資治通鑒》

13.魯迅在雜文《燈下漫筆》里指出:“只要一翻孩子所讀的《鑒略》,——還嫌煩重,則看《歷代紀元編》,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國古”的中華,歷來所鬧的就不過是這一小玩藝兒”。這里的“小玩藝”指的是 ( )

A.《欽定二十四史》 B.《鑒略》

C.民不及牛馬和等于牛馬的地位 D.新近編纂的“歷史教科書”

14.《李將軍列傳》中“射石沒鏃”的細節描寫說明李廣性格中的 ( )

A.善射 B.驍勇善戰 C.臨危不懼 D.處變不驚

15.在李大釗的《“今”》一文中,作者舉屈原的《離騷》和打擊林肯頭顱的槍聲是為了說明 ( )

A.屈原和林肯的偉大

B.“現在”、“過去”、“未來”有一貫相連的永遠性

C.屈原與林肯的命運都是悲劇

D.屈原和林肯都是愛國者

16.下列作品中,屬于寓言性傳記文的是 ( )

A.《李將軍列傳》 B.《種樹郭橐駝傳》 C.《馬伶傳》 D.《五代史伶官傳序》

17.梁啟超在《論毅力》一文中,以操舟作比,將“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放在一起加以描述,在這里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

A.遞進 B.層遞 C.類比 D.對比

18.“鄭伯克段于鄢”這句話出自 ( )

A.《論語》 B.《春秋》 C.《戰國策》 D.《史記》

19.下列文章屬于書信體駁論文的是 ( )

A.《秋水》 B.《答李翊書》 C.《答司馬諫議書》 D.《報劉一丈書》

20.《始得西山宴游記》中寫西山的高峻,采用的表現手法是 ( )

A.側面襯托 B.正面描寫 C.對比 D.象征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 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在《選擇與安排》中,作者認為一篇完美的作品,在結構上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 )

A.層次清楚 B.輕重分明

C.選材典型 D.語言準確

E.主題鮮明

22.下列警戒性的名句出自《五代史伶官傳序》的有 ( )

A.憂勞可以興國 B.逸豫可以亡身

C.禍患常積于忽微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23.李斯在《諫逐客書》一文中,所列舉的輔成秦國帝業的客卿有 ( )

A.百里奚 B.商鞅

C.孫武 D.張儀

E.范雎

24.下列作家常被后人并稱的有 ( )

A.老子莊子 B.韓愈柳宗元

C.李白杜甫 D.王安石蘇軾

E.元稹白居易

25.莊子《秋水》一文的主要藝術特色有 ( )

A.對話方式

B.寓言形式

C.援譬設喻、連類而及、層見迭出

D.議論的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層推進

E.排比句、反詰句的配合運用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莫能如:

27.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少:

28.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

絕:

29.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隨意:

30.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31.抑不知生之志,蘄勝于人而取于人耶?

蘄:

32.瀚海闌干百丈冰。

瀚海:

33.手持尺牒榜鄉村。

榜:

34.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就:

35.蘇子愀然。

愀然: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鄭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

請回答:

A.這里寫出了共叔段怎樣的性格?

B.鄭莊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C.指出這里的中心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37.閱讀下面一段文字: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

請回答:

A.這段話的論點是什么?

B.這里采用的是怎樣的論證方法?

C.這里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38.閱讀下面一段話:

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所以我們只略談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辭書籍,在義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藝術的基本原則是寓變化于整齊,整齊易說,變化則全靠心靈的妙運,這是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請回答:

A.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B.“大匠能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的道理與中心論點有什么聯系?

C.這里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什么意思?

39.魯迅小說《風波》的最后一段是: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請回答:

A.為什么說這個結尾深化了小說的主題思想?

B.九斤老太的“康健”有何象征意義?

C.作者主要用什么描寫方法來刻畫六斤的形象?

五、作文(30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A 3.B 4.D 5.A 6.A 7.A 8.A 9.A 10.C

11.C 12.C 13.C 14.C 15.B 16.B 17.B 18.B 19.C 20.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B 22.ABCD 23.ABDE 24.ABCE 25.ABCDE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莫能如:沒有人能比得上 27.少:稍微 28.絕:橫渡

29.隨意:任隨 30.直:僅,只 31.蘄:同“祈”,求

32.瀚海:沙漠 33.榜:張貼 34.就:靠攏

35.愀然:神色嚴肅或憂愁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A.寫出了共叔段的貪婪狂妄和不斷擴張的野心。 

B.鄭莊公的性格特征是陰險狠毒、藏而不露。

C.中心人物是鄭莊公,次要人物是共叔段、公子呂。次要人物起到了襯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37.A.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B.采用的篩除法。

C.設問、排比。

38.A.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

B.這段話印證了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

C.意思是說作文之道千變萬化,誰都難以說盡,全靠各人在深刻領悟創作規律后的巧妙應用,決定于他的才智與努力。

39.A.小說正文通過辮子風波的正面描繪,反映了農民的愚昧落后;而小說的結尾,則說

明雖然經過了張勛復辟和反復辟的政治風波,但農村仍是死水一潭,這就進一步揭示了當時農村的落后和農民的麻木到了多么嚴重的程度——這就是對小說主題的深化。

B.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著封建、保守、復舊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C.主要是細節描寫。

40.A.一是“胸有成竹”說,即胸中要有鮮活完整的藝術形象;二是“得心應手”說,即要

在實踐中掌握熟練的藝術技巧。

B.“執筆熟視”:下筆之前要凝神結想;“所欲畫者”指的不是實物,而是映視在作者頭腦中的鮮活完整的形象。

C.“心識其所以然”,是指心中明白怎樣才能這樣的道理,“不能然”是指在實踐上還做不到這樣。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學之過也”,即缺乏實踐的緣故。

熱門資料下載:
<
自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自考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熱點專題
 
 自考熱點關注
                        MORE>>
學員報名服務中心: 北京北三環西路32號恒潤中心18層1803室(交通位置圖
咨詢電話:北京- 010-51268840/41 傳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網-中國新銳教育社區: 北京站 | 上海站 | 鄭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顧問:邱清榮律師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權所有| 京ICP證100429號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