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一)
來源:發布時間:2008-11-27
一、工序質量控制的概念
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工序所構成,工序質量是基礎,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要控制工程項目施工過程的質量,首先必須控制工序的質量。
工序質量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二是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從質量控制的角度來看,這兩者是互為關聯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質量(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產品是否達到有關質量標準。
工序質量的控制,就是對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控制和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控制,據此來達到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工序質量控制的原理是,采用數理統計方法,通過對工序一部分(子樣)檢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來判斷整道工序的質量是否穩定,正常;若不穩定,產生異常情況須及時采取對策和措施予以改善,從而實現對工序質量的控制。其控制步驟如下:
(1)實測:采用必要的檢測工具和手段,對抽出的工序子樣進行質量檢驗。
(2)分析:對檢驗所得的數據通過直方圖法、排列圖法或管理圖法等進行分析,了解這些數據所遵循的規律。
(3)判斷:根據數據分布規律分析的結果,如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曲線;是否再上下控制線之間;是否在公差 (質量標準)規定的范圍內;是屬正常狀態或異常狀態;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質量變異,還是系統性因素引起的質量變異等,對整個工序的質量予以判斷,從而確定該道工序是否達到質量標準。若出現異常情況,即可尋找原因,采取對策和措施加以預防,這樣便可達到控制工序質量的目的。
二、工序質量控制的內容
進行工序質量控制時,應著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進行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2.主動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工序活動條件包括的內容較多,主要是指影響質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等。只要將這些因素切實有效地控制起來,使它們處于被控制狀態,確保工序投入品的質量,避免系統性因素變異發生,就能保證每道工序質量正常、穩定。
3.及時檢驗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工序活動效果是評價工序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的尺度。為此,必須加強質量檢驗工作,對質量狀況進行綜合統計與分析,及時掌握質量動態。一旦發現質量問題,隨即研究處理,自始至終使工序活動效果的質量,滿足規范和標準的要求。
4.設置工序質量控制點控制點是指為了保證工序質量而需要進行控制的重點、或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以便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進行強化管理,使工序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