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房時,除了考慮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外,對生活的質量也越來越注重,他們特別關注在商品房銷售的廣告中常見的“建筑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化率”等技術經濟指標。 建筑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筑物也計算在內,但應注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蓋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設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筑物(構筑物)所占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特別提示:對于發展商來說,容積率和建筑密度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容積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1、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1.6; 建筑密度:≤30%;綠地率≥35%; 2、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0; 建筑密度:≤40%;綠地率≥25%; 3、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0;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4、用地性質:居住(兼容商業金融、行政辦公);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0;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5、用地性質:商業、辦公(兼容旅館業)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4; 建筑密度:≤28%;綠地率≥35%; 6、用地性質:公共設施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質:商業金融、居住(兼容行政辦公)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5;建筑密度:≤26%; 綠地率≥35%; 8、用地性質:商業、辦公(兼容旅館業)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2.4;建筑密度:≤28%; 綠地率≥35%; 9、用地性質:住宅用地; 主要規劃指標:容積率:≤3.6; 建筑密度:≤22%;綠地率≥40%; 1、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1.4; 建筑密度: ≤20%; 綠化率: ≥45%; 建筑高度: ≤35米 集中綠地: ≥3000平方米 建筑間距系數:1.3。 2、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1.5; 建筑密度: ≤22%; 綠化率: ≥40%; 建筑高度: ≤35米; 建筑間距系數:1.3。 3、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 ≤0.7; 建筑密度: ≤20%; 綠化率: ≥45%; 建筑高度: ≤15米; 集中綠地: ≥5000平方米。 容積率: ≤1.8(6層) 建筑密度:30% 1、規劃用地性質:住宅及與其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 容積率:<1.8; 建筑密度:<22%; 建筑高度:多層<16米 小高層<35米 高層<60米; 綠地率:>40%。 2、規劃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容積率:≤1.5; 建筑密度: ≤20%; 綠地率:≥40%; 建筑高度(層數):≤35米。 3、規劃用地性質:住宅; 容積率:≤1.5; 覆蓋率:≤22%; 綠地率:≥40%; 建筑高度:小于35米。 房屋建筑系數==房屋建筑面積/房屋使用面積; 建筑系數規定不得低于30%(工藝流程或生產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例外);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例不得超過7%。 開發區內廠區綠化率需達到多少? 答:工業企業內部綠地率原則上控制在30%以內。 工業園區出讓地塊有哪些配套設施? 答:工業園區出讓地塊基礎設施配套標準為“五通一平”,“五通”即:道路、電力、電訊、供水、排水等。“一平”即地貌平整。 企業內部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用地要求? 答:企業所需生活服務設施、行政辦公用地面積之和,一般控制在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最多在10%以內。 企業內部可否建設職工住宅等設施? 答:企業內部原則不得建造成套職工住宅、專家樓、賓館和招待所等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