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工程師基本理論與法規考試輔導三
來源:發布時間:2008-10-06 11:35:01
建設工程風險管理
了解:風險的定義與相關概念;風險的分類;風險量函數;風險概率的衡量。 熟悉:風險識別的特點和原則;風險識別的過程;風險評價的作用;風險回避;風險自留;風險對策決策過程。
掌握:建設工程風險與風險管理概念;建設工程風險的分解;風險識別的方法;風險損失的衡量;風險評價;損失控制;風險轉移。 1、風險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一)風險的定義 為學術界和實務界較為普遍接受的有以下兩種定義:
其一,風險就是與出現損失有關的不確定性; 其二,風險就是在給定情況下和特定時 間內,可能發生的結果之間的差異(或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 當然,也可以考慮把這兩種定義結合起來。 由上述風險的定義可知,所謂風險要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是不確定性,二是產生損失后果,否則就不能稱為風險。因此,肯定發生損失后果的事件不是風險,沒有損失后果的不確定性事件也不是風險。
(二)與風險相關的概念 與風險相關的概念有: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損失、損失機會。 1.風險因素 風險因素是指能產生或增加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的條件或因素,是風險事件發生的潛在原因,是造成損失的內在或間接原因,通常,風險因素可分為以下三種: (1)自然風險因素。. (2)道德風險因素。 (3)心理風險因素。 2.風險事件 風險事件是指造成損失的偶發事件,是造成損失的外在原因或直接原因,如失火、雷電、地震、偷盜、搶劫等事件。 3.損失 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計劃的和非預期的經濟價值的減少,通常以貨幣單位來衡量。4.損失機會 損失機會是指損失出現的概率。概率分為客觀概率和主觀概率兩種。 客觀概率是某事件在長時期內發生的頻率。客觀概率的確定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一是演繹法。 二是歸納法。 三是統計法, 主觀概率是個人對某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估計。主觀概率的結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對損失機會這個概念,要特別注意其與風險的區別。
(三)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損失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風險因素引發風險事件,風險事件導致損失,而損失所形成的結果就是風險 2、風險的分類風險可根據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有:
1.按風險的后果分 按風險所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將風險分為純風險和投機風險。 純風險是指只會造成損失而不會帶來收益的風險。例如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將會導致重大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如果不發生,只是不造成損失而已,但不會帶來額外的收益。此外,政治、社會方面的風險一般也都表現為純風臉。 投機風險則是指既可能造成損失也可能創造額外收益的風險。投機風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人們常常注意其有利可圖的一面,而忽視其帶來厄運的可能。 純風險與投機風險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在相同的條件下,純風險重復出現的概率較大,表現出某種規律性,因而人們可能較成功地預測其發生的概率,從而相對容易采取防范措施。而投機風險則不然,其重復出現的概率較小,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而預測的準確性相對較差,也就較難防范。 2.按風險產生的原因分 按風險產生的不同原因可將風險分為政治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技術風險等。 3.按風險的影響范圍分 按風險的影響范圍大小可將風險分為基本風險和特殊風險。 基本風險是指作用于整個經濟或大多數人群的風險,具有普遍性,如戰爭、自然災害、高通脹率等。顯然,基本風險的影響范圍大,其后果嚴重。 特殊風險是指僅作用于某一特定單體(如個人或企業)的風險,不具有普遍性,例如,偷車、搶銀行、房屋失火等。特殊風險的影響范圍小,雖然就個體而言,其損失有時亦相當大,但相 對于整個經濟而言,其后果不嚴重。在某些情況下,特殊風險與基本風險很難嚴格加以區分;撅L險與特殊風險的界定有時需要考慮具體的出發點。 3、風險量函數 所謂風險量,是指各種風險的量化結果,其數值大小取決于各種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潛在損失。與風險量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是等風險量曲線,就是由風險量相同的風險事件所形成的曲線,不同等風險量曲線所表示的風險量大小與其與風險坐標原點的距離成正比,即距原點越近,風險量越。环粗,則風險量越大。 4、風險概率的衡量 衡量建設工程風險概率有兩種方法:相對比較法和概率分布法。一般而言,相對比較法主要是依據主觀概率,而概率分布法的結果則接近于客觀概率。
(一)相對比較法 相對比較法由美國風險管理專家提出,表示如下: (1)“幾乎是0”:這種風險事件可認為不會發生; (2)“很小的”:這種風險事件雖有可能發生,但現在沒有發生并且將來發生的可能性也不大;(3)“中等的”:即這種風險事件偶爾會發生,并且能預期將來有時會發生; (4)“一定的”:即這種風險事件一直在有規律地發生,并且能夠預期未來也是有規律地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較大。 在采用相對比較法時,建設工程風險導致的損失也將相應劃分成重大損失、中等損失和輕度損失,從而在風險坐標上對建設工程風險定位,反映出風險量的大小。
(二)概率分布法 概率分布法的常見表現形式是建立概率分布表。為此,需參考外界資料和本企業歷史資料。在運用時還應當充分考慮資料的背景和擬建建設工程的特點。由此可見,概率分布表中的數字可能是因工程而異的。
5、 風險識別的特點和原則 (一)風險識別的特點 風險識別有以下幾個特點: (1)個別性。任何風險都有與其他風險不同之處,沒有兩個風險是完全一致的。 (2)主觀性。風險識別都是由人來完成的,由于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包括風險管理方面知識)、實踐經驗等方面的差異,同一風險由不同的人識別的結果就會有較大的差異。(3)復雜性。建設工程所涉及的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均很多,而且關系復雜、相互影響, (4)不確定性。這一特點可以說是主觀性和復雜性的結果。由風險的定義可知,風險識別本身也是風險。因而避免和減少風險識別的風險也是風險管理的內容。 (二)風險識別的原則 (1)由粗及細,由細及粗。 (2)嚴格界定風險內涵并考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3)先懷疑,后排除。 (4)排除與確認并重。對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確認的風險按確認考慮。 (5)必要時,可作實驗論證。
了解:風險的定義與相關概念;風險的分類;風險量函數;風險概率的衡量。 熟悉:風險識別的特點和原則;風險識別的過程;風險評價的作用;風險回避;風險自留;風險對策決策過程。
掌握:建設工程風險與風險管理概念;建設工程風險的分解;風險識別的方法;風險損失的衡量;風險評價;損失控制;風險轉移。 1、風險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一)風險的定義 為學術界和實務界較為普遍接受的有以下兩種定義:
其一,風險就是與出現損失有關的不確定性; 其二,風險就是在給定情況下和特定時 間內,可能發生的結果之間的差異(或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差異)。 當然,也可以考慮把這兩種定義結合起來。 由上述風險的定義可知,所謂風險要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是不確定性,二是產生損失后果,否則就不能稱為風險。因此,肯定發生損失后果的事件不是風險,沒有損失后果的不確定性事件也不是風險。
(二)與風險相關的概念 與風險相關的概念有: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損失、損失機會。 1.風險因素 風險因素是指能產生或增加損失概率和損失程度的條件或因素,是風險事件發生的潛在原因,是造成損失的內在或間接原因,通常,風險因素可分為以下三種: (1)自然風險因素。. (2)道德風險因素。 (3)心理風險因素。 2.風險事件 風險事件是指造成損失的偶發事件,是造成損失的外在原因或直接原因,如失火、雷電、地震、偷盜、搶劫等事件。 3.損失 損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計劃的和非預期的經濟價值的減少,通常以貨幣單位來衡量。4.損失機會 損失機會是指損失出現的概率。概率分為客觀概率和主觀概率兩種。 客觀概率是某事件在長時期內發生的頻率。客觀概率的確定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一是演繹法。 二是歸納法。 三是統計法, 主觀概率是個人對某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估計。主觀概率的結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對損失機會這個概念,要特別注意其與風險的區別。
(三)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損失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風險因素引發風險事件,風險事件導致損失,而損失所形成的結果就是風險 2、風險的分類風險可根據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有:
1.按風險的后果分 按風險所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將風險分為純風險和投機風險。 純風險是指只會造成損失而不會帶來收益的風險。例如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將會導致重大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如果不發生,只是不造成損失而已,但不會帶來額外的收益。此外,政治、社會方面的風險一般也都表現為純風臉。 投機風險則是指既可能造成損失也可能創造額外收益的風險。投機風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人們常常注意其有利可圖的一面,而忽視其帶來厄運的可能。 純風險與投機風險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在相同的條件下,純風險重復出現的概率較大,表現出某種規律性,因而人們可能較成功地預測其發生的概率,從而相對容易采取防范措施。而投機風險則不然,其重復出現的概率較小,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而預測的準確性相對較差,也就較難防范。 2.按風險產生的原因分 按風險產生的不同原因可將風險分為政治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技術風險等。 3.按風險的影響范圍分 按風險的影響范圍大小可將風險分為基本風險和特殊風險。 基本風險是指作用于整個經濟或大多數人群的風險,具有普遍性,如戰爭、自然災害、高通脹率等。顯然,基本風險的影響范圍大,其后果嚴重。 特殊風險是指僅作用于某一特定單體(如個人或企業)的風險,不具有普遍性,例如,偷車、搶銀行、房屋失火等。特殊風險的影響范圍小,雖然就個體而言,其損失有時亦相當大,但相 對于整個經濟而言,其后果不嚴重。在某些情況下,特殊風險與基本風險很難嚴格加以區分;撅L險與特殊風險的界定有時需要考慮具體的出發點。 3、風險量函數 所謂風險量,是指各種風險的量化結果,其數值大小取決于各種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潛在損失。與風險量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是等風險量曲線,就是由風險量相同的風險事件所形成的曲線,不同等風險量曲線所表示的風險量大小與其與風險坐標原點的距離成正比,即距原點越近,風險量越。环粗,則風險量越大。 4、風險概率的衡量 衡量建設工程風險概率有兩種方法:相對比較法和概率分布法。一般而言,相對比較法主要是依據主觀概率,而概率分布法的結果則接近于客觀概率。
(一)相對比較法 相對比較法由美國風險管理專家提出,表示如下: (1)“幾乎是0”:這種風險事件可認為不會發生; (2)“很小的”:這種風險事件雖有可能發生,但現在沒有發生并且將來發生的可能性也不大;(3)“中等的”:即這種風險事件偶爾會發生,并且能預期將來有時會發生; (4)“一定的”:即這種風險事件一直在有規律地發生,并且能夠預期未來也是有規律地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較大。 在采用相對比較法時,建設工程風險導致的損失也將相應劃分成重大損失、中等損失和輕度損失,從而在風險坐標上對建設工程風險定位,反映出風險量的大小。
(二)概率分布法 概率分布法的常見表現形式是建立概率分布表。為此,需參考外界資料和本企業歷史資料。在運用時還應當充分考慮資料的背景和擬建建設工程的特點。由此可見,概率分布表中的數字可能是因工程而異的。
5、 風險識別的特點和原則 (一)風險識別的特點 風險識別有以下幾個特點: (1)個別性。任何風險都有與其他風險不同之處,沒有兩個風險是完全一致的。 (2)主觀性。風險識別都是由人來完成的,由于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包括風險管理方面知識)、實踐經驗等方面的差異,同一風險由不同的人識別的結果就會有較大的差異。(3)復雜性。建設工程所涉及的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均很多,而且關系復雜、相互影響, (4)不確定性。這一特點可以說是主觀性和復雜性的結果。由風險的定義可知,風險識別本身也是風險。因而避免和減少風險識別的風險也是風險管理的內容。 (二)風險識別的原則 (1)由粗及細,由細及粗。 (2)嚴格界定風險內涵并考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3)先懷疑,后排除。 (4)排除與確認并重。對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確認的風險按確認考慮。 (5)必要時,可作實驗論證。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