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企業生產進度控制難點和重點

來源:發布時間:2008-10-06 10:53:18

  在供應鏈管理下,企業的生產計劃編制過程有了較大的變動,在原有的生產計劃制定過程的基礎上增添了新的特點。
  (一)具有縱向和橫向的信息集成過程
  這里的縱向指供應鏈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而橫向指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
  在生產計劃過程中上游企業的生產能力信息在生產計劃的能力分析中獨立發揮作用。通過在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中分別進行的粗、細能力平衡,上游企業承接訂單的能力和意愿都反映到了下游企業的生產計劃中。同時,上游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也和下游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一道作為滾動編制計劃的依據,其目的在于保持上下游企業間生產活動的同步。
  外包決策和外包生產進度分析是集中體現供應鏈橫向集成的環節。在外包中所涉及的企業都能夠生產相同或類似的產品,或者說在供應鏈網絡上是屬于同一產品級別的企業。企業在編制主生產計劃時所面臨的訂單,在兩種情況下可能轉向外包:一是企業本身或其上游企業的生產能力無法承受需求波動所帶來的負荷;二是所承接的訂單通過外包所獲得利潤大于企業自己進行生產的利潤。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需要承接外包的企業的基本數據來支持企業的獲利分析,以確定是否外包。同時,由于企業對該訂單的客戶有著直接的責任,因此也需要承接外包的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來確保對客戶的供應。
  (二)豐富了能力平衡在計劃中的作用
  在通常的概念中,能力平衡只是一種分析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之間差距的手段,再根據能力平衡的結果對計劃進行修正。在供應鏈管理下制定生產計劃過程中,能力平衡發揮了以下作用:
  (1)為修正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提供依據,這也是能力平衡的傳統作用;
  (2)能力平衡是進行外包決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購的決策依據;(3)在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中所使用的上游企業能力數據,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擔的生產負荷,可以為供應鏈管理的高效運作提供保證。
  (4)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本企業和上游企業的能力狀態的實時更新使生產計劃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三)計劃的循環過程突破了企業的限制
  在企業獨立運行生產計劃系統時,一般有三個信息流的閉環,而且都在企業內部:
  (1)主生產計劃-粗能力平衡-主生產計劃
  (2)投入出產計劃——能力需求分析(細能力平衡)-投入出產計劃
  (3)投入出產計劃-車間作業計劃-生產進度狀態-投入出產計劃在供應鏈管硐?
  生產計劃的信息流跨越了企業,從而增添了新的內容:
  (1)主生產計劃-供應鏈企業粗能力平衡-主生產計劃
  (2)主生產計劃-外包工程計劃-外包工程進度-主生產計劃
  (3)外包工程計劃-主生產計劃-供應鏈企業生產能力平衡-外包工程計劃
  (4)投入出產計劃-供應鏈企業能力需求分析(細能力平衡)-投入出產計劃
  (5)投入出產計劃-上游企業生產進度分析-投入出產計劃
  (6)投入出產計劃-車間作業計劃-生產進度狀態-投入出產計劃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各循環中的信息流都只是各自循環所必需的信息流的一部分,但可對計劃的某個方面起決定性的作用。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生產控制新特點
  供應鏈環境下的企業生產控制和傳統的企業生產控制模式不同。前者需要更多的協調機制(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協調),體現了供應鏈的戰略伙伴關系原則。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協調控制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生產進度控制。生產進度控制的目的在于依據生產作業計劃,檢查零部件的投入和出產數量、出產時間和配套性,保證產品能準時裝配出廠。供應鏈環境下的進度控制與傳統生產模式的進度控制不同,因為許多產品是協作生產的和轉包的業務,和傳統的企業內部的進度控制比較來說,其控制的難度更大,必須建立一種有效的跟蹤機制進行生產進度信息的跟蹤和反饋。生產進度控制在供應鏈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研究解決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跟蹤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
  2. 供應鏈的生產節奏控制。供應鏈的同步化計劃需要解決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生產同步化問題,只有各供應鏈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保持步調一致時,供應鏈的同步化才能實現。供應鏈形成的準時生產系統,要求上游企業準時為下游企業提供必需的零部件。如果供應鏈中任何一個企業不能準時交貨,都會導致供應鏈不穩定或中斷,導致供應鏈對用戶的響應性下降,因此嚴格控制供應鏈的生產節奏對供應鏈的敏捷性是十分重要的。 
  3. 提前期管理。基于時間的競爭是90年代一種新的競爭策略,具體到企業的運作層,主要體現為提前期的管理,這是實現QCR、ECR策略的重要內容。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控制中,提前期管理是實現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有效途徑。縮小提前期,提高交貨期的準時性是保證供應鏈獲得柔性和敏捷性的關鍵。缺乏對供應商不確定性有效控制是供應鏈提前期管理中一大難點,因此,建立有效的供應提前期的管理模式和交貨期的設置系統是供應鏈提前期管理中值得研究的問題。
  4. 庫存控制和在制品管理。庫存在應付需求不確定性時有其積極的作用,但是庫存又是一種資源浪費。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實施多級、多點、多方管理庫存的策略,對提高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有著重要意義。這種庫存管理模式涉及的部門不僅僅是企業內部。基于JIT的供應與采購、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聯合庫存(pooling)管理等是供應鏈庫存管理的新方法,對降低庫存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控制體系和運作模式對提高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是供應鏈企業生產控制的重要手段。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監理工程師考試輔導資料

監理工程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一页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