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監理工程師質量控制復習精華(九)
來源:發布時間:2008-10-06 09:55:04
第三節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為確保施工質量,監理工程師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控制與檢查。
就整個施工過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控制。就一個具體作業而言,監理工程師控制管理仍涉及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控制主要圍繞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
一、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控制
所謂作業技術準備狀態,是指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在正式開展作業技術活動前,是否按預先計劃的安排落實到位的狀況。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控制,應著重抓好以下環節的工作:
(一)質量控制點的設置
1.質量控制點的概念
質量控制點是指為了保證作業過程質量而確定的重點控制對象、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設置質量控制點是保證達到施工質量要求的必要前提,監理工程師在擬定質量控制工作計劃時,應予以詳細地考慮,并以制度來保證落實。對于質量控制點,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制定對策和措施進行預控。
承包單位在工程施工前應根據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要求,列出質量控制點明細表,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在此基礎上實施質量預控。
2.選擇質量控制點的一般原則
應當選擇那些保證質量難度大的、對質量影響大的或者是發生質量問題時危害大的對象作為質量控制點。
(1)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或環節以及隱蔽工程,例如預應力結構的張拉工序,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架立。
(2)施工中的薄弱環節,或質量不穩定的工序、部位或對象,例如地下防水層施工。
(3)對后續工程施工或對后續工序質量或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序、部位或對象,例如預應力結構中的預應力鋼筋質量、模板的支撐與固定等。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部位或環節。
(5)施工上無足夠把握的、施工條件困難的或技術難度大的工序或環節,例如復雜曲線模板的放樣等。
是否設置為質量控制點,主要是視其對質量特性影響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質量保證的難度大小而定。
3.作為質量控制點重點控制的對象
(1)人的行為 對某些作業或操作,應以人為重點進行控制。
(2)物的質量與性能 施工設備和材料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對某些工程尤為重要,常作為控制的重點。
(3)關鍵的操作。
(4)施工技術參數。
(5)施工順序。
(6)技術間歇。
(7)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8)產品質量不穩定、不合格率較高及易發生質量通病的工序應列為重點,仔細分析、嚴格控制。
(9)易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影響的施工方法。
(10)特殊地基或特種結構。
總之,質量控制點的選擇要準確、有效。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來進行選擇,另一方面也要集思廣益,集中群體智慧由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選擇時要根據對重要的質量特性進行重點控制的要求,選擇質量控制的重點部位、重點工序和重點的質量因素作為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和預控,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例題] :根據對重要的質量特性進行重點控制的要求,選擇質量控制的( )作為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和預控,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A. 所有工序
B. 重點工序
C. 一般部位
D. 重點部位
E. 重點的質量因素
答案:B、D、E
4.質量預控對策的檢查
所謂工程質量預控,就是針對所設置的質量控制點或分部、分項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和隱患,分析可能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發生質量問題。
質量預控及對策的表達方式主要有:
(1)文字表達;
(2)用表格形式表達;
(3)解析圖形式表達。
[例題] :質量預控及對策的表達方式主要有( )。
A. 用表格形式表達
B. 文字表達
C. 直方圖
D. 解析圖形式表達
E. 因果分析圖
答案:A、B、D
(二)作業技術交底的控制
承包單位做好技術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質量的條件之一。為此,每一分項工程開始實施前均要進行交底。作業技術交底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具體化,是更細致、明確、更加具體的技術實施方案,是工序施工或分項工程施工的具體指導文件。為做好技術交底,項目經理部必須由主管技術人員編制技術交底書,并經項目總工程師批準。技術交底的內容包括施工方法、質量要求和驗收標準,施工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可能出現意外的措施及應急方案。技術交底要緊緊圍繞和具體施工有關的操作者、機械設備、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工藝、工法、施工環境、具體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交底中要明確做什么、誰來做、如何做、作業標準和要求、什么時間完成等。
關鍵部位,或技術難度大,施工復雜的檢驗批,分項工程施工前,承包單位的技術交底書(作業指導書)要報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后,如技術交底書不能保證作業活動的質量要求,承包單位要進行修改補充。沒有做好技術交底的工序或分項工程,不得進人正式實施。
[例題] :承包單位做好技術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質量的條件之一。為此,每一( )開始實施前均要進行交底。
A. 單項工程
B. 單位工程
C. 分項工程
D. 分部工程
答案:C
(三)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
(1)凡運到施工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構配件,進場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時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由施工承包單位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的檢驗或試驗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進場。凡是沒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明及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場。如果監理工程師認為承包單位提交的有關產品合格證明的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檢驗和試驗報告,仍不足以說明到場產品的質量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可以在行組織復檢或見證取樣試驗,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允許進場。
(2)進口材料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
(3)材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
(4)對于某些當地材料及現場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承包單位事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的標準方準施工。
[例題]:當承包商提交的進場材料出廠合格證及檢驗、試驗報告不足以說明進場材料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可( )。
A.要求承包商將該材料運出現場
B.再組織復驗或見證取樣試驗
C.親自對該材料進行抽樣檢驗
D.向承包商下達停工指令
答案:B
[例題]:施工承包單位按照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的配合比進行現場拌和材料的加工。如果現場作業條件發生變化需要對配合比進行調整時,則應執行( )程序。
A.質量預控
B.承包商自檢
C.質量檢驗
D.技術復核
答案:D
(四)環境狀態的控制
1.施工作業環境的控制
所謂作業環境條件主要是指諸如:水、電或動力供應、施工照明、安全防護設備、施工場地空間條件和通道以及交通運輸和道路條件等。這些條件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施工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施工質量。
所以,監理工程師應事先檢查承包單位對施工作業環境條件方面的有關準備工作是否已做好安排和準備妥當;當確認其準備可靠、有效后,方準許其進行施工。
2.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控制
施工質量管理環境主要是指:施工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自檢系統是否處于良好的狀態;系統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檢測制度、檢測標準、人員配備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確;質量責任制是否落實;監理工程師做好承包單位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檢查,并督促其落實,是保證作業效果的重要前提。
3.現場自然環境條件的控制
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施工承包單位,對于未來的施工期間,自然環境條件可能出現對施工作業質量的不利影響時,是否事先已有充分的認識并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和采取了有效措施與對策以保證工程質量。
[例題] :施工環境狀態的控制是指施工作業環境的控制、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控制和( )。
A. 建設單位的“五通一平”
B. 施工進度管理環境的控制
C. 施工投資管理環境的控制
D. 現場自然環境條件的控制
答案:D
(五)進場施工機械設備性能及工作狀態的控制保證施工現場作業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及工作狀態,對施工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監理工程師要做好現場控制工作。
(1)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場檢查。
(2)機械設備工作狀態的檢查。
(3)特殊設備安全運行的審核。對于現場使用的塔吊及有關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進入現場后在使用前,必須經當地勞動安全部門鑒定,符合要求并辦好相關手續后方允許承包單位投入使用。
(4)大型臨時設備的檢查。
[例題]:在對進場施工機械設備的性能及工作狀態進行質量控制時,監理工程師的工作包括( )。
A.考查施工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可維修性 B.對于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機械設備應要求承包單位在使用前辦理相關手續
C.核對承包單位報送的進場設備清單 D.考查施工機械的性能參數是否與施工對象的特點相適應 ?
E.實際復驗重要工程機械的工作狀態
答案:B.C.E
(六)施工測量及計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
1.工地試驗室
2.監理工程師對工地試驗室的檢查
(1)工程作業開始前,承包單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工地試驗室(或外委試驗室)的資質證明文件,列出本試驗室所開展的試驗、檢測項目、主要儀器、設備;法定計量部門對計量器具的標定證明文件;試驗檢測人員上崗資質證明;試驗室管理制度等。
(2)監理工程師的實地檢查。監理工程師應檢查工地試驗室資質證明文件、試驗設備、檢測儀器能否滿足工程質量檢查要求,是否處于良好的可用狀態;精度是否符合需要;法定計量部門標定資料,合格證、率定表,是否在標定的有效期內;試驗室管理制度是否齊全,符合實際;試驗、檢測人員的上崗資質等。經檢查,確認能滿足工程質量檢驗要求,則予以批準,同意使用,否則,承包單位應進一步完善,補充,在沒得到監理工程師同意之前,工地試驗室不得使用。
3.工地測量儀器的檢查
施工測量開始前,承包單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測量儀器的型號、技術指標、精度等級、法定計量部門的標定證明,測量工的上崗證明,監理工程師審核確認后,方可進行正式測量作業。在作業過程中監理工程師也應經常檢查了解計量儀器、測量設備的性能、精度狀況,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之中。
(七)施工現場勞動組織及作業人員上崗資格的控制
1. 現場勞動組織的控制
勞動組織涉及到從事作業活動的操作者及管理者,以及相應的各種管理制度。
(1)操作人員:
(2)管理人員到位:作業活動的直接負責人(包括技術負責人),專職質檢人員,安全員,與作業活動有關的測量人員、材料員、試驗員必須在崗。
(3)相關制度要健全:
2.作業人員上崗資格
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如電焊工、電工、起重工、架子工、爆破工),必須持證上崗。對此監理工程師要進行檢查與核實。
[例題] :下列哪些人員屬于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 )
A. 瓦工 B. 電工 C. 起重工 D. 鉗工
答案:B.C
二、作業技術活動運行過程的控制
工程施工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檢驗出來的;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與制約的作業活動所構成,因此,保證作業活動的效果與質量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基礎。
(一)承包單位自檢與專檢工作的監控
1.承包單位的自檢系統
承包單位是施工質量的直接實施者和責任者。監理工程師的質量監督與控制就是使承包單位建立起完善的質量自檢體系并運轉有效。
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以下幾點:
(1)作業活動的作業者在作業結束后必須自檢;
(2)不同工序交接、轉換必須由相關人員交接檢查;
(3)承包單位專職質檢員的專檢;
為實現上述三點,承包單位必須有整套的制度及工作程序;具有相應的試驗設備及檢測儀器,配備數量滿足需要的專職質檢人員及試驗檢測人員。
[例題] :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 )。
A. 自檢 B. 復檢 C. 專檢 D. 強制檢 E. 交接檢
答案:A.C.E
解析: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以下幾點:
(1)作業活動的作業者在作業結束后必須自檢;
(2)不同工序交接、轉換必須由相關人員交接檢查;
(3)承包單位專職質檢員的專檢;
2.監理工程師的檢查
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檢查與驗收,是對承包單位作業活動質量的復核與確認;監理工程師的檢查決不能代替承包單位的自檢,而且,監理工程師的檢查必須是在承包單位自檢并確認合格的基礎上進行的。專職質檢員沒檢查或檢查不合格不能報監理工程師,不符合上述規定,監理工程師一律拒絕進行檢查。
(二)技術復核工作監控
凡涉及施工作業技術活動基準和依據的技術工作,都應該嚴格進行專人負責的復核性檢查,以避免基準失誤給整個工程質量帶來難以補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技術復核是承包單位應履行的技術工作責任,其復核結果應報送監理工程師復驗確認后,才能進行后續相關的施工。監理工程師應把技術復驗工作列入監理規劃及質量控制計劃中,并看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任務,貫穿于整個的施工過程中。
常見的施工測量復核有:
(1) 民用建筑的測量復核:建筑物定位測量、基礎施工測量、墻體皮數桿檢測、樓層軸線檢測、樓層間高層傳遞檢測等。
(2)工業建筑測量復核:廠房控制網測量、樁基施工測量、柱模軸線與高程檢測、廠房結構安裝定位檢測、動力設備基礎與預埋螺栓檢測。
(3)高層建筑測量復核:建筑場地控制測量、基礎以上的平面與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準檢測、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沉降變形觀測等。
(4)管線工程測量復核:管網或輸配電線路定位測量、地下管線施工檢測、架空管線施工檢測、多管線交匯點高程檢測等。
[例題] :技術復核是( )應履行的技術工作責任
A. 監理工程師
B. 承包單位
C. 監理單位
D. 建設單位
答案:B
(三)見證取樣送檢工作的監控
見證是指由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承包單位某工序全過程完成情況的活動。見證取樣則是指對工程項目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現場取樣、工序活動效果的檢查實施見證。
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部規定,在市政工程及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對工程材料、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承重墻體的砂漿試塊、結構工程的受力鋼筋(包括接頭)實行見證取樣。
[例題] :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部規定,在市政工程及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對( )實行見證取樣。
A. 工程材料
B. 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
C. 承重墻體的砂漿試塊
D. 結構工程的受力鋼筋(包括接頭)
E. 主要材料
答案:A.B.C.D
見證取樣的工作程序:
(1)工程項目施工開始前,項目監理機構要督促承包單位盡快落實見證取樣的送檢試驗室。對于承包單位提出的試驗室,監理工程師要進行實地考察。試驗室一般是和承包單位沒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第三方。試驗室要具有相應的資質,經國家或地方計量、試驗主管部門認證,試驗項目滿足工程需要,試驗室出具的報告對外具有法定效果。
(2)項目監理機構要將選定的試驗室到負責本項目的質量監督機構備案并得到認可,同時要將項目監理機構中負責見證取樣的監理工程師在該質量監督機構備案。
(3)承包單位在對進場材料、試塊、試件、鋼筋接頭等實施見證取樣前要通知負責見證取樣的監理工程師,在該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下,承包單位按相關規范的要求,完成材料、試塊、試件等的取樣過程。
(4)完成取樣后,承包單位將送檢樣品裝入木箱,由監理工程師加封,不能裝入箱中的試件,如鋼筋樣品,鋼筋接頭,則貼上專用加封標志,然后送往試驗室。
[例題]:按照施工過程中實施見證取樣的要求,監理機構中負責見證取樣工作的人員一般為( )。
A.監理員
B.專業監理工程師
C.總監理工程師代表
D.總監理工程師
答案:B
為確保施工質量,監理工程師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控制與檢查。就整個施工過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控制。就一個具體作業而言,監理工程師控制管理仍涉及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控制主要圍繞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
(四)工程變更的監控
工程變更的要求可能來自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或施工承包單位。為確保工程質量,不同情況下,工程變更的實施、設計圖紙的澄清、修改,具有不同的工作程序。
1.施工承包單位的要求及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承包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要求可能是:(1)要求作某些技術修改;(2)要求作設計變更。
(1)對技術修改要求的處理。所謂技術修改,這里是指承包單位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條件和自身的技術、經驗和施工設備等條件,在不改變原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的原則前提下,提出的對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的某些技術上的修改要求,例如,對某種規格的鋼筋采用替代規格的鋼筋、對基坑開挖邊坡的修改等。
承包單位提出技術修改的要求時,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工程變更單》,在該表中應說明要求修改的內容及原因或理由,并附圖和有關文件。
技術修改問題一般可以由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承包單位和現場設計代表參加,經各方同意后簽字并形成紀要,作為工程變更單附件,經總監批準后實施。
(2)工程變更的要求。這種變更是指施工期間,對于設計單位在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
首先,承包單位應就要求變更的問題填寫《工程變更單》,送交項目監理機構。總監理工程師根據承包單位的申請,經與設計、建設、承包單位研究并作出變更的決定后,簽發《工程變更單》,并應附有設計單位提出的變更設計圖紙。承包單位簽收后按變更后的圖紙施工。
總監理工程師在簽發《工程變更單》之前,應就工程變更引起的工期改變及費用的增減分別與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進行協商,力求達成雙方均能同意的結果。
這種變更,一般均會涉及到設計單位重新出圖的問題。如果變更涉及到結構主體及安全,該工程變更還要按有關規定報送施工圖原審查單位進行審批,否則變更不能實施。
[例題] :總監理工程師在簽發《工程變更單》之前,應就工程變更引起的工期改變及費用的增減分別與( )進行協商,力求達成雙方均能同意的結果。
A. 建設單位
B. 承包單位
C. 監理單位
D. 監督單位
E. 設計單位
答案:A.B
2.設計單位提出變更的處理
(1)設計單位首先將“設計變更通知”及有關附件報送建設單位。
(2)建設單位會同監理、施工承包單位對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變更通知”進行研究,必要時設計單位尚需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以便對變更作出決定。
(3)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變更單》。并將設計單位發出的“設計變更通知”作為該《工程變更單》的附件,施工承包單位按新的變更圖實施。
3.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要求變更的處理
(1)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將變更的要求通知設計單位,如果在要求中包括有相應的方案或建議,則應一并報送設計單位;否則,變更要求由設計單位研究解決。在提供審查的變更要求中,應列出所有受該變更影響的圖紙、文件清單。
(2)設計單位對《工程變更單》進行研究。如果在“變更要求”中附有建議或解決方案時,設計單位應對建議或解決方案的所有技術方面進行審查,并確定它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實際情況,然后書面通知建設單位,說明設計單位對該解決方案的意見,并將與該修改變更有關的圖紙、文件清單返回給建設單位,說明自己的意見。
如果該《工程變更單》未附有建議的解決方案,則設計單位應對該要求進行詳細的研究,并準備出自己對該變更的建議方案,提交建設單位。
(3)根據建設單位的授權監理工程師研究設計單位所提交的建議設計變更方案或其對變更要求所附方案的意見,必要時會同有關的承包單位和設計單位一起進行研究,也可進一步提供資料,以便對變更作出決定。
(4)建設單位作出變更的決定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變更單》,指示承包單位按變更的決定組織施工。
需注意的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無論是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及設計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或圖紙修改,都應通過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經有關方面研究,確認其必要性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發布變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實施。
為確保施工質量,監理工程師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控制與檢查。
就整個施工過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控制。就一個具體作業而言,監理工程師控制管理仍涉及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控制主要圍繞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
一、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控制
所謂作業技術準備狀態,是指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在正式開展作業技術活動前,是否按預先計劃的安排落實到位的狀況。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控制,應著重抓好以下環節的工作:
(一)質量控制點的設置
1.質量控制點的概念
質量控制點是指為了保證作業過程質量而確定的重點控制對象、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設置質量控制點是保證達到施工質量要求的必要前提,監理工程師在擬定質量控制工作計劃時,應予以詳細地考慮,并以制度來保證落實。對于質量控制點,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制定對策和措施進行預控。
承包單位在工程施工前應根據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要求,列出質量控制點明細表,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在此基礎上實施質量預控。
2.選擇質量控制點的一般原則
應當選擇那些保證質量難度大的、對質量影響大的或者是發生質量問題時危害大的對象作為質量控制點。
(1)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或環節以及隱蔽工程,例如預應力結構的張拉工序,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架立。
(2)施工中的薄弱環節,或質量不穩定的工序、部位或對象,例如地下防水層施工。
(3)對后續工程施工或對后續工序質量或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序、部位或對象,例如預應力結構中的預應力鋼筋質量、模板的支撐與固定等。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部位或環節。
(5)施工上無足夠把握的、施工條件困難的或技術難度大的工序或環節,例如復雜曲線模板的放樣等。
是否設置為質量控制點,主要是視其對質量特性影響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質量保證的難度大小而定。
3.作為質量控制點重點控制的對象
(1)人的行為 對某些作業或操作,應以人為重點進行控制。
(2)物的質量與性能 施工設備和材料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對某些工程尤為重要,常作為控制的重點。
(3)關鍵的操作。
(4)施工技術參數。
(5)施工順序。
(6)技術間歇。
(7)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8)產品質量不穩定、不合格率較高及易發生質量通病的工序應列為重點,仔細分析、嚴格控制。
(9)易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影響的施工方法。
(10)特殊地基或特種結構。
總之,質量控制點的選擇要準確、有效。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來進行選擇,另一方面也要集思廣益,集中群體智慧由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選擇時要根據對重要的質量特性進行重點控制的要求,選擇質量控制的重點部位、重點工序和重點的質量因素作為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和預控,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例題] :根據對重要的質量特性進行重點控制的要求,選擇質量控制的( )作為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控制和預控,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A. 所有工序
B. 重點工序
C. 一般部位
D. 重點部位
E. 重點的質量因素
答案:B、D、E
4.質量預控對策的檢查
所謂工程質量預控,就是針對所設置的質量控制點或分部、分項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和隱患,分析可能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發生質量問題。
質量預控及對策的表達方式主要有:
(1)文字表達;
(2)用表格形式表達;
(3)解析圖形式表達。
[例題] :質量預控及對策的表達方式主要有( )。
A. 用表格形式表達
B. 文字表達
C. 直方圖
D. 解析圖形式表達
E. 因果分析圖
答案:A、B、D
(二)作業技術交底的控制
承包單位做好技術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質量的條件之一。為此,每一分項工程開始實施前均要進行交底。作業技術交底是對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具體化,是更細致、明確、更加具體的技術實施方案,是工序施工或分項工程施工的具體指導文件。為做好技術交底,項目經理部必須由主管技術人員編制技術交底書,并經項目總工程師批準。技術交底的內容包括施工方法、質量要求和驗收標準,施工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可能出現意外的措施及應急方案。技術交底要緊緊圍繞和具體施工有關的操作者、機械設備、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工藝、工法、施工環境、具體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交底中要明確做什么、誰來做、如何做、作業標準和要求、什么時間完成等。
關鍵部位,或技術難度大,施工復雜的檢驗批,分項工程施工前,承包單位的技術交底書(作業指導書)要報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后,如技術交底書不能保證作業活動的質量要求,承包單位要進行修改補充。沒有做好技術交底的工序或分項工程,不得進人正式實施。
[例題] :承包單位做好技術交底,是取得好的施工質量的條件之一。為此,每一( )開始實施前均要進行交底。
A. 單項工程
B. 單位工程
C. 分項工程
D. 分部工程
答案:C
(三)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量控制
(1)凡運到施工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構配件,進場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時附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由施工承包單位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的檢驗或試驗報告,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準進場。凡是沒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明及檢驗不合格者,不得進場。如果監理工程師認為承包單位提交的有關產品合格證明的文件以及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檢驗和試驗報告,仍不足以說明到場產品的質量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可以在行組織復檢或見證取樣試驗,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允許進場。
(2)進口材料的檢查、驗收,應會同國家商檢部門進行。
(3)材料構配件存放條件的控制。
(4)對于某些當地材料及現場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承包單位事先進行試驗,達到要求的標準方準施工。
[例題]:當承包商提交的進場材料出廠合格證及檢驗、試驗報告不足以說明進場材料符合要求時,監理工程師可( )。
A.要求承包商將該材料運出現場
B.再組織復驗或見證取樣試驗
C.親自對該材料進行抽樣檢驗
D.向承包商下達停工指令
答案:B
[例題]:施工承包單位按照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的配合比進行現場拌和材料的加工。如果現場作業條件發生變化需要對配合比進行調整時,則應執行( )程序。
A.質量預控
B.承包商自檢
C.質量檢驗
D.技術復核
答案:D
(四)環境狀態的控制
1.施工作業環境的控制
所謂作業環境條件主要是指諸如:水、電或動力供應、施工照明、安全防護設備、施工場地空間條件和通道以及交通運輸和道路條件等。這些條件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施工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施工質量。
所以,監理工程師應事先檢查承包單位對施工作業環境條件方面的有關準備工作是否已做好安排和準備妥當;當確認其準備可靠、有效后,方準許其進行施工。
2.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控制
施工質量管理環境主要是指:施工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自檢系統是否處于良好的狀態;系統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檢測制度、檢測標準、人員配備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確;質量責任制是否落實;監理工程師做好承包單位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檢查,并督促其落實,是保證作業效果的重要前提。
3.現場自然環境條件的控制
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施工承包單位,對于未來的施工期間,自然環境條件可能出現對施工作業質量的不利影響時,是否事先已有充分的認識并已做好充足的準備和采取了有效措施與對策以保證工程質量。
[例題] :施工環境狀態的控制是指施工作業環境的控制、施工質量管理環境的控制和( )。
A. 建設單位的“五通一平”
B. 施工進度管理環境的控制
C. 施工投資管理環境的控制
D. 現場自然環境條件的控制
答案:D
(五)進場施工機械設備性能及工作狀態的控制保證施工現場作業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及工作狀態,對施工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監理工程師要做好現場控制工作。
(1)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場檢查。
(2)機械設備工作狀態的檢查。
(3)特殊設備安全運行的審核。對于現場使用的塔吊及有關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進入現場后在使用前,必須經當地勞動安全部門鑒定,符合要求并辦好相關手續后方允許承包單位投入使用。
(4)大型臨時設備的檢查。
[例題]:在對進場施工機械設備的性能及工作狀態進行質量控制時,監理工程師的工作包括( )。
A.考查施工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和可維修性 B.對于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機械設備應要求承包單位在使用前辦理相關手續
C.核對承包單位報送的進場設備清單 D.考查施工機械的性能參數是否與施工對象的特點相適應 ?
E.實際復驗重要工程機械的工作狀態
答案:B.C.E
(六)施工測量及計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
1.工地試驗室
2.監理工程師對工地試驗室的檢查
(1)工程作業開始前,承包單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工地試驗室(或外委試驗室)的資質證明文件,列出本試驗室所開展的試驗、檢測項目、主要儀器、設備;法定計量部門對計量器具的標定證明文件;試驗檢測人員上崗資質證明;試驗室管理制度等。
(2)監理工程師的實地檢查。監理工程師應檢查工地試驗室資質證明文件、試驗設備、檢測儀器能否滿足工程質量檢查要求,是否處于良好的可用狀態;精度是否符合需要;法定計量部門標定資料,合格證、率定表,是否在標定的有效期內;試驗室管理制度是否齊全,符合實際;試驗、檢測人員的上崗資質等。經檢查,確認能滿足工程質量檢驗要求,則予以批準,同意使用,否則,承包單位應進一步完善,補充,在沒得到監理工程師同意之前,工地試驗室不得使用。
3.工地測量儀器的檢查
施工測量開始前,承包單位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測量儀器的型號、技術指標、精度等級、法定計量部門的標定證明,測量工的上崗證明,監理工程師審核確認后,方可進行正式測量作業。在作業過程中監理工程師也應經常檢查了解計量儀器、測量設備的性能、精度狀況,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之中。
(七)施工現場勞動組織及作業人員上崗資格的控制
1. 現場勞動組織的控制
勞動組織涉及到從事作業活動的操作者及管理者,以及相應的各種管理制度。
(1)操作人員:
(2)管理人員到位:作業活動的直接負責人(包括技術負責人),專職質檢人員,安全員,與作業活動有關的測量人員、材料員、試驗員必須在崗。
(3)相關制度要健全:
2.作業人員上崗資格
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如電焊工、電工、起重工、架子工、爆破工),必須持證上崗。對此監理工程師要進行檢查與核實。
[例題] :下列哪些人員屬于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 )
A. 瓦工 B. 電工 C. 起重工 D. 鉗工
答案:B.C
二、作業技術活動運行過程的控制
工程施工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最后檢驗出來的;施工過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與制約的作業活動所構成,因此,保證作業活動的效果與質量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基礎。
(一)承包單位自檢與專檢工作的監控
1.承包單位的自檢系統
承包單位是施工質量的直接實施者和責任者。監理工程師的質量監督與控制就是使承包單位建立起完善的質量自檢體系并運轉有效。
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以下幾點:
(1)作業活動的作業者在作業結束后必須自檢;
(2)不同工序交接、轉換必須由相關人員交接檢查;
(3)承包單位專職質檢員的專檢;
為實現上述三點,承包單位必須有整套的制度及工作程序;具有相應的試驗設備及檢測儀器,配備數量滿足需要的專職質檢人員及試驗檢測人員。
[例題] :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 )。
A. 自檢 B. 復檢 C. 專檢 D. 強制檢 E. 交接檢
答案:A.C.E
解析:承包單位的自檢體系表現在以下幾點:
(1)作業活動的作業者在作業結束后必須自檢;
(2)不同工序交接、轉換必須由相關人員交接檢查;
(3)承包單位專職質檢員的專檢;
2.監理工程師的檢查
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檢查與驗收,是對承包單位作業活動質量的復核與確認;監理工程師的檢查決不能代替承包單位的自檢,而且,監理工程師的檢查必須是在承包單位自檢并確認合格的基礎上進行的。專職質檢員沒檢查或檢查不合格不能報監理工程師,不符合上述規定,監理工程師一律拒絕進行檢查。
(二)技術復核工作監控
凡涉及施工作業技術活動基準和依據的技術工作,都應該嚴格進行專人負責的復核性檢查,以避免基準失誤給整個工程質量帶來難以補救的或全局性的危害。技術復核是承包單位應履行的技術工作責任,其復核結果應報送監理工程師復驗確認后,才能進行后續相關的施工。監理工程師應把技術復驗工作列入監理規劃及質量控制計劃中,并看作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任務,貫穿于整個的施工過程中。
常見的施工測量復核有:
(1) 民用建筑的測量復核:建筑物定位測量、基礎施工測量、墻體皮數桿檢測、樓層軸線檢測、樓層間高層傳遞檢測等。
(2)工業建筑測量復核:廠房控制網測量、樁基施工測量、柱模軸線與高程檢測、廠房結構安裝定位檢測、動力設備基礎與預埋螺栓檢測。
(3)高層建筑測量復核:建筑場地控制測量、基礎以上的平面與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準檢測、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沉降變形觀測等。
(4)管線工程測量復核:管網或輸配電線路定位測量、地下管線施工檢測、架空管線施工檢測、多管線交匯點高程檢測等。
[例題] :技術復核是( )應履行的技術工作責任
A. 監理工程師
B. 承包單位
C. 監理單位
D. 建設單位
答案:B
(三)見證取樣送檢工作的監控
見證是指由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承包單位某工序全過程完成情況的活動。見證取樣則是指對工程項目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現場取樣、工序活動效果的檢查實施見證。
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部規定,在市政工程及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對工程材料、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承重墻體的砂漿試塊、結構工程的受力鋼筋(包括接頭)實行見證取樣。
[例題] :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部規定,在市政工程及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對( )實行見證取樣。
A. 工程材料
B. 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
C. 承重墻體的砂漿試塊
D. 結構工程的受力鋼筋(包括接頭)
E. 主要材料
答案:A.B.C.D
見證取樣的工作程序:
(1)工程項目施工開始前,項目監理機構要督促承包單位盡快落實見證取樣的送檢試驗室。對于承包單位提出的試驗室,監理工程師要進行實地考察。試驗室一般是和承包單位沒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第三方。試驗室要具有相應的資質,經國家或地方計量、試驗主管部門認證,試驗項目滿足工程需要,試驗室出具的報告對外具有法定效果。
(2)項目監理機構要將選定的試驗室到負責本項目的質量監督機構備案并得到認可,同時要將項目監理機構中負責見證取樣的監理工程師在該質量監督機構備案。
(3)承包單位在對進場材料、試塊、試件、鋼筋接頭等實施見證取樣前要通知負責見證取樣的監理工程師,在該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下,承包單位按相關規范的要求,完成材料、試塊、試件等的取樣過程。
(4)完成取樣后,承包單位將送檢樣品裝入木箱,由監理工程師加封,不能裝入箱中的試件,如鋼筋樣品,鋼筋接頭,則貼上專用加封標志,然后送往試驗室。
[例題]:按照施工過程中實施見證取樣的要求,監理機構中負責見證取樣工作的人員一般為( )。
A.監理員
B.專業監理工程師
C.總監理工程師代表
D.總監理工程師
答案:B
為確保施工質量,監理工程師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控制與檢查。就整個施工過程而言,可按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控制。就一個具體作業而言,監理工程師控制管理仍涉及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控制主要圍繞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
(四)工程變更的監控
工程變更的要求可能來自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或施工承包單位。為確保工程質量,不同情況下,工程變更的實施、設計圖紙的澄清、修改,具有不同的工作程序。
1.施工承包單位的要求及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承包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要求可能是:(1)要求作某些技術修改;(2)要求作設計變更。
(1)對技術修改要求的處理。所謂技術修改,這里是指承包單位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條件和自身的技術、經驗和施工設備等條件,在不改變原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的原則前提下,提出的對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的某些技術上的修改要求,例如,對某種規格的鋼筋采用替代規格的鋼筋、對基坑開挖邊坡的修改等。
承包單位提出技術修改的要求時,應向項目監理機構提交《工程變更單》,在該表中應說明要求修改的內容及原因或理由,并附圖和有關文件。
技術修改問題一般可以由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承包單位和現場設計代表參加,經各方同意后簽字并形成紀要,作為工程變更單附件,經總監批準后實施。
(2)工程變更的要求。這種變更是指施工期間,對于設計單位在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中所表達的設計標準狀態的改變和修改。
首先,承包單位應就要求變更的問題填寫《工程變更單》,送交項目監理機構。總監理工程師根據承包單位的申請,經與設計、建設、承包單位研究并作出變更的決定后,簽發《工程變更單》,并應附有設計單位提出的變更設計圖紙。承包單位簽收后按變更后的圖紙施工。
總監理工程師在簽發《工程變更單》之前,應就工程變更引起的工期改變及費用的增減分別與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進行協商,力求達成雙方均能同意的結果。
這種變更,一般均會涉及到設計單位重新出圖的問題。如果變更涉及到結構主體及安全,該工程變更還要按有關規定報送施工圖原審查單位進行審批,否則變更不能實施。
[例題] :總監理工程師在簽發《工程變更單》之前,應就工程變更引起的工期改變及費用的增減分別與( )進行協商,力求達成雙方均能同意的結果。
A. 建設單位
B. 承包單位
C. 監理單位
D. 監督單位
E. 設計單位
答案:A.B
2.設計單位提出變更的處理
(1)設計單位首先將“設計變更通知”及有關附件報送建設單位。
(2)建設單位會同監理、施工承包單位對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變更通知”進行研究,必要時設計單位尚需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以便對變更作出決定。
(3)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變更單》。并將設計單位發出的“設計變更通知”作為該《工程變更單》的附件,施工承包單位按新的變更圖實施。
3.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要求變更的處理
(1)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將變更的要求通知設計單位,如果在要求中包括有相應的方案或建議,則應一并報送設計單位;否則,變更要求由設計單位研究解決。在提供審查的變更要求中,應列出所有受該變更影響的圖紙、文件清單。
(2)設計單位對《工程變更單》進行研究。如果在“變更要求”中附有建議或解決方案時,設計單位應對建議或解決方案的所有技術方面進行審查,并確定它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實際情況,然后書面通知建設單位,說明設計單位對該解決方案的意見,并將與該修改變更有關的圖紙、文件清單返回給建設單位,說明自己的意見。
如果該《工程變更單》未附有建議的解決方案,則設計單位應對該要求進行詳細的研究,并準備出自己對該變更的建議方案,提交建設單位。
(3)根據建設單位的授權監理工程師研究設計單位所提交的建議設計變更方案或其對變更要求所附方案的意見,必要時會同有關的承包單位和設計單位一起進行研究,也可進一步提供資料,以便對變更作出決定。
(4)建設單位作出變更的決定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變更單》,指示承包單位按變更的決定組織施工。
需注意的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無論是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及設計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或圖紙修改,都應通過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經有關方面研究,確認其必要性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發布變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實施。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