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公開選拔副廳級領導干部公共知識試卷(二)
來源:北京金路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發布時間:2008-03-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C.暫緩執行 D.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
20.馬克思寫作《法蘭西內戰》一書的背景事件是( )。
A.1831年里昂工人起義
B.1848年歐洲革命
C.普奧武裝干涉法國,義勇軍奔赴前線
D.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21.行政組織存在的前提是( )。
A.有法律依據 B.符合法律程序
C.職能目標確定 D.精簡、高效
22.對我國同鄰國之間存在的爭議,應該著眼于( )與穩定大局,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解決。
A.維護睦鄰關系 B.維護和平
C.維護兩國人民利益 D.維護兩國利益
23.“三大戰略、六大突破”的發展新思路,是在我區黨委( )上通過的。
A.七屆二次全會 B.七屆三次全會
C.七屆四次全會 D.七屆五次全會
24.《1998年我區扶貧攻堅實施方案》規定,我區今年要解決( )萬人口的溫飽問題。
A.160 B.150 C.110 D.100
25.《鹽鐵論》的編著者是( )。
A.桓寬 B.桑弘羊 C.王充 D.董仲舒
26.機關管理第一位的職能是( )。
A.參與政務 B.處理事務
C.搞好服務 D.協調關系
27.以下金融機構中,屬于我國政策性銀行的是( )。
A.中國人民銀行 B.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C.中國工商銀行 D.中國銀行
28.行政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A.行政目標 B.行政任務
C.行政效率 D.行政規定
29.我國是從( )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A.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
B.1956年基本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后
C.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
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30.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機構改革的原則是( )。
A.精簡、公開、競爭 B.精簡、公平、效能
C.精簡、統一、效能 D.精簡、競爭、效能
四、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科技勞動有如下主要特點( )。
A.探索性、創造性、復雜性、艱巨性 B.知識的積極性、繼承性
C.個體能動性和群體綜合性 D.求知解惑性與求新競爭性
E.思維的連續性
2.因特網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現在可以通過因特網( ),從而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
A.查找和發布各種信息 B.發送電子郵件和傳真
C.進行網上購物 D.進行遠程教學與疾病診斷
E.收看不同國家的電視節目
3.我國發展高技術及其產業的國家計劃是( )。
A.重點科技攻關計劃 B.863計劃
C.星火計劃 D.火炬計劃
E.燎原計劃
4.下列歷史事件中,首先在我區發生的是( )。
A.太平天國革命 B.據也教案
C.馬神甫事件 D.中法戰爭
E.二次革命
5.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要把群眾公認是( )的干部及時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A.堅持執行黨的路線 B.敢于開拓
C.能干事 D.實績突出
E.清正廉潔
6.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
A.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B.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C.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D.向有關新聞單位反映
E.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同志指出:各級領導干部更應該( ),在各方面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
A.自重 B.自省 C.自警 D.自愛 E.自勵
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 )的軍隊在諾曼底地區登陸,開辟第二戰場。
A.英國 B.土耳其 C.加拿大 D.芬蘭 E.美國
9.科學決策包含的主要內容有( )。
A.嚴格實行科學的決策程序 B.依靠專家運用科學的決策技術
C.依靠已有的經驗實施決策 D.建立一個結構合理的決策機構
E.領導者用科學的方法決斷
10.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三大作風是指( )。
A.實事求是的作風 B.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
C.艱苦奮斗的作風 D.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
E.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11.下列著作中,列寧撰寫的是( )。
A.《國家與革命》 B.《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C.《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D.《中國的戰爭》
E.《俄國在遠東的成功》
12.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