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Hanshuishi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8
《神農本草經》
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的天然晶體。主產于山西、河北等地。全年可采,采挖后,去凈泥沙、雜石,研碎生用,或煅用。
【性能】辛、咸,寒。歸心、胃、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
【應用】
1.熱病煩渴、癲狂。本品入心經能清瀉心火以除煩,入胃經而清瀉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者,常配石膏、滑石用,如三石湯(《溫病條辨》)。取本品清瀉心胃實火而可用治傷寒陽明熱盛之癲狂,多配黃連、甘草用,如鵲石散(《普濟本事方》);若配天竺黃、冰片等藥用,可治痰熱躁狂,如龍腦甘露丸(《姚僧坦集驗方》)。
2.口瘡、熱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2.《本經逢原》:“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本經》治腹中積聚,咸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咸能降火也。《金匱》風引湯,《和劑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熱也。”
【現代研究】
1.臨床研究:用寒水石配地榆、大黃、冰片研細末,香油調敷,治療帶狀皰疹120例,療效顯著(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1,6:362);用由寒水石、冰片、熊膽、血竭組成的寒冰痔瘡膠丸納入直腸內,治療痔瘡130例,有效率為95.37%
2.其他:本品《神農本草經》名凝水石,據考證應為芒硝的天然結晶體。但近代所用之寒水石,在北方多為紅石膏(主含硫酸鈣),在南方多為方解石(主含碳酸鈣)。